张宪胜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十分重要。王崧舟老师《去年的树》一课彰显了“语用”浸润的诗意课堂本色,本节课以读促写,以写助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作者是日本著名童话作家新美南吉。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和树的真挚情谊。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和素养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到底“语用”回归的语文课长什么样?今天当我们再次反观王崧舟老师的这堂课时,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一、创设情境,在朗读中享受诗意课堂
在教学中围绕学生兴趣点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审美感受力的培养以及深层次的审美体验的获得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如果善于运用情境创设,这将会是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关系的有效桥梁。
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时,尤其注重情境的创设、语言的渲染。课堂开始,王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天天”的情境——“鸟儿可能会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最终创设了六个不同的情境:在这种生动的情境中,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鸟儿和大树之间深厚的情谊,从而为接下来走进课文、深入挖掘课文意旨创造了前提。
古人强调“因声求气”,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必须扎实掌握的基本功。王老师不仅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学生对朗读方法的学习与掌握,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引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让學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感受、想象……在诗意语文的世界中徜徉,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另外,王老师每一次设置的朗读内容,都是带着学生有目的地去读。不论是“读得正确、流利”,还是“读出味道,读出感情”,又或者是“带着问题去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读理解了课文,感受到了课文所传达的深层情意,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朗读的方法。
因此,情境创设下的朗读教学,不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也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落实读写,强化语言训练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被看作是通向语文之门的两大“门神”。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当前,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是什么样的读写结合方式能够真正让学生接受并且有所得?其中,读写结合点与切入点的选取至关重要。
在这堂课中,王老师从课文的“空白处”入手,引导学生填词、补句、写话,且每一次的读写练习都是建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以写的形式把课文的“空白”补出来,这样的训练,才能真正使学生有表达的欲望,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由此,语言训练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而语言训练背后的目的,也就顺其自然地达成了。
另外,王老师每一次读写结合选取的切入点也不尽相同。在这堂课中,总共设置了三次“写”的内容,第一次是让学生在体会“天天”的含义后,写一写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写的时候用上“特别”这个词;第二次是让学生在文中加上能够反映鸟儿、树根等心情、表情和感情的提示语;第三次是让学生写一写当鸟儿面对灯火的时候的内心独白。三次练笔,层层深入,一次比一次更精彩,直至学生切切实实体会到鸟儿和树之间的深厚情谊,由此,学生的语言训练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精设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皮亚杰曾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思维的参与,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强化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关键点之一。而在课堂中,教师提问的问题是发展学生思维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问题设计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知道结果,而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思考,思考的过程比结论更重要。
首先,问题的设计要始终以学生为出发点。王老师的课堂是舒服的,这种舒服很大程度来自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语言,能够瞬间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你觉得……”“谁愿意……”“你的感觉是……”等这样的提问方式,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的提问,更能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师生对话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其次,问题本身应当是有价值的,问题设置得太简单,或者太难,或者琐碎、粗糙,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有针对性的,并且问题和问题之间也有关联性,尤其是在课堂上设置的三次练笔的环节,每一个环节提出的问题都指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深入学习,这三次练笔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过程。
反观我们当下的语文课堂,往往是老师问的多,导致学生的思维容易被牵制,有时会出现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的情况。所以,课堂问题的清晰、明确、有针对性,不仅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想象充斥的诗意课堂
《去年的树》这篇童话用平淡简洁的语言书写深厚的情谊,文本本身就蕴藏着广阔的想象空间,王老师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把学生带进丰富的想象中。
首先,课堂以“天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鸟儿与树设计了“天天”的场景。“天天”词虽简,意却丰,经过王老师一番充满诗意的“雕琢”,为文本建构了丰厚的意象:一只鸟、一棵树、一首歌、一份深厚的情谊,在美丽的画面之外给人真挚的情感体验。
其次,王老师抓住课文的“留白”处,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展开想象,对课文进行“二次创作”——补白。在课堂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想象鸟儿看着灯火时候的心理:在“不写心理”中感受平淡背后的深厚;而后,王老师追问“为什么不写?”,让学生明白,正是课文这留白之处,才给我们留下那么多想象的空间,才让这个故事读起来那么耐人寻味。课文用最平淡的语言把我们带进最深厚的情感世界中,而我们用最丰富的想象完成了对课文的深入研读。
五、培养审美意识,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王老师的课堂以“诗意”著称,有诗的课堂,必定是“美”的课堂:美美地读、美美地看、美美地感觉、美美地欣赏……在这种诗意课堂的熏陶中,学生的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绪跟随着文本,跟随着老师,跟随者作者在想象的天空自由驰骋,最终又落地成花。这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审美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此外,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同样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载体。王老师的这堂课非常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尤其是在课堂最后,简单地回忆了鸟儿与树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主人公之间的深厚情谊,体会这种跨越时间、生命的永恒价值。这份“深厚”,或许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它的深刻内涵,但有了这颗种子,这份“深厚”将会在学生的生命中慢慢成长,慢慢开花……
六、结束语
一堂好课,不在于轰轰烈烈,更不在于巧言善词,只在于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王老师的这堂课,没有太多的花拳绣腿,但就是在这诗意的设问、点拨、总结中,在“天天”的情境中,遇见“痴情的鸟儿”,遇见“去年的树”,遇见一对“好朋友”,遇见作者,遇见自己……由此,这份感动和诗意便悄然无息地渗入学生的生命中。
王老师的课堂,是“语用”回归的课堂,但又不是“唯语用”的课堂。在这堂课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有对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
总之,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掌握语言规律,在此基础上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言语经验。通过这堂课我们能够看到,只要教师始终树立“语用”意识,强化学生的语言训练,相信语文课堂必将焕发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山东省郓城县张营镇曙光小学)
责任编辑:韦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