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
[摘 要]自2018年起,榆林学院文学院新闻学专业开始以毕业设计取代沿袭多年的毕业论文。榆林学院在参照深圳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经过三年多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体系,并且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该校毕业设计作品选题的本土化亮点出发,阐述其运作过程与保障机制,同时反思目前存在的问题,意在为同类型新闻院系的毕业设计推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毕业设计 选题 本土化 制度保障
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媒介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能力研究”(课题编号:SGH18H414)。
本科生毕业考核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考查的是学生结合专业所学知识,深入认识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办法的能力,也是评判其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指标。多年来,国内的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多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来完成。然而本科生研究能力不足,缺乏学术写作训练,使得毕业论文水平良莠不齐,普遍存在选题没有新意、研究没有方法、结构不成体系、表达含糊不清的现象,毕业论文蒙混过关的问题被社会各界反复诟病。
为落实学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凝练新闻学专业特色,强化地方性,突出应用型,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榆林学院多次组织专业教师赴汕头大学、深圳大学、西安欧亚学院考察学习。2018年5月,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结合其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作品组织实施方案》,毕业论文改革由此启动。迄今为止,已有三届毕业生参与其中,累计完成文字系列报道十三个,纪实短片三部,共十六个项目。《榆林日报》、省内影响力较大的新闻自媒体“贞观”“上郡”及榆林电视台等均刊发、播出了多个毕业设计作品,新媒体平台的作品单篇阅读量普遍达到三万以上,特稿《孤独之旅:一个陕北家庭的西安求学迁徙之路》在微信公众平台及“今日头条”累计阅读量超十三万。不仅提高了榆林学院在社会上的认知度,还获得了新闻兄弟院校及媒体专家的广泛好评。
选题突出本土化,追求深度
毕业设计工作的启动在每年六月份,即新闻学专业学生大三课程结束之后。要求学生以四到五人的规模组队共同完成毕业设计项目,每队安排两名专业指导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作品形式主要为文字系列报道及新闻纪实短片。前期,学生与指导教师有两到三个月的选题环节,在这期间小组会循环“开选题会——现场调研——讨论可行性”的过程,不断推翻选题,直到最终确定。
选題过程中,指导教师最看重项目选题是否具有本土化、区域化的特点。目前来看,最近三年的作品非常优秀地完成了这一任务。文字报道《巨响之后——“7.16特大爆炸案”十八周年重回马坊》是以2001年发生在榆林市横山县马坊村的爆炸案(该爆炸案造成了80人死亡,百余人受伤)为中心,探访当年惨剧发生的原因,以及十八年来在灾难阴霾中生活的人们的哀愁与重生;《行走在生老病死之间——陕北阴阳先生系列报道》聚焦阴阳先生这一在陕北有广阔生存空间的古老职业,展现他们的日常生活、职业内容及未来传承,以厘清科学与迷信的边界,帮助人们理性看待这一行业;《一切为了孩子——榆林西安双城生活系列特稿》的关注群体为往返于榆林和省会西安之间的求学家庭,为了让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无数家住榆林的父母付出了时间、金钱与耐心,夫妻分离,两地奔波,他们的爱与愁、得与失在稿件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此外,在凸显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对选题进行深度挖掘,也是项目小组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走马观花式的采访是无法获取真实信息的,只有扎得足够深、跑得足够多,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负责《调查报道:被掩埋与被遮蔽的榆林城市垃圾》这一项目的学生起早摸黑,跟随环卫工人和垃圾运输司机走遍榆林多个垃圾填埋场,在臭气熏天的环境拍摄照片,完成采访。《摸黑与寻光——榆林煤矿工人职业现状调查报道》小组同采煤工人一起,深入地下八百多米的煤矿作业面,记录他们的挖煤生活,诸如此类的采访经历,不胜枚举。调查报道中,掌握浮在表面的信息是容易的,但是毕业设计作品的要求是兼具特色与深度,这就注定了学生必须融入现场,融入所关注的群体之中,进行深入采访。
用制度保障毕业设计项目顺利完成
毕业设计项目考查的是学生深入新闻事件,调查、剖析、解读新闻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练成的,既需要学生在前三年的日常专业课学习中不断实践,逐步积累,又需要教师在项目的各个环节做严格的制度要求,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最终的“大考”。
1.实操能力锻炼:课内外共同提升
近年来,在摸索学生实操能力锻炼平台建构的过程中,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走出了一条“课内+课外”的联动模式。
“课内”指的是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将实操能力与理论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采、写、编、评、摄”等能力。例如,“新闻采访”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定采访对象,在新闻演播室实时展示,完成一期完整的人物访谈节目;“新闻写作”课程的期末作业为,针对某个有调查空间的新闻选题开展长篇幅的深度报道;“新闻摄像”与“出镜记者与现场报道”这两个课程则要求学生组队拍摄新闻纪录片并进行两次以上的视频新闻出镜报道。此外,“新媒体实务”“新闻摄影”“数据新闻”等课程也都有形式不一的实践要求。
“课外”主要是指在整合校园资源的基础上搭建新闻学专业“新雨新闻工作室”。该工作室的运营项目包括报纸《新雨报》、视频团队“新雨视界”,以及微信、微博等官方新媒体账号。这些课外实训项目可保障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有足够多的机会全方位地锻炼新闻选题能力。目前,主体部分是《新雨报》,每学期出四期,每期四个版面,分别为“校园新闻”“人物专访”“追踪调查”“新闻评论”。每期报纸抽取大二新闻班十名左右学生完成,两位专业指导教师在选题、采访、写稿、排版等各个环节全程跟踪。《新雨报》已成为了毕业设计的“预热”环节。
2.毕业设计考核制度:全流程跟踪
虽然学生有三年的实操能力锻炼时间,但作为一项时间跨度长达一年的大型报道项目,考核制度的确立也极其重要。第一,要保证项目稳步推进,按时完成;第二,要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展示。
首先,流程追踪方面。在小组与指导教师确立项目选题之后,新闻学专业组织开题答辩会,邀请专业教师与媒体工作者对选题进行价值与可行性的评估,每位同学撰写个人开题报告,小组项目负责人上台答辩,阐述选题理念及操作方法,答辩通过后方可进入实操环节。此后,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按月汇报项目进度,提交个人采访手记,指导教师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进行调整。
其次,最终考查环节。毕业设计的最终成品并不是单一的系列报道或新闻短片,还包括配套的书面资料及公开答辩环节。书面资料方面包括小组项目文本、个人开题报告、个人项目报告等,按照学术论文的体例装订成册,以保证整个项目的完整性与思辨性。每年四月份,学校的公开答辩环节会更加隆重,在校内多媒体报告厅开展,组织新闻学专业的所有学生到场观摩,由榆林传媒中心记者及来自深圳大学的教师与专业教师组成评委团进行提问,小组成员登台展示,教师现场打分。整个答辩过程就是对学生多媒体综合展示能力的考验,答辩PPT、项目海报、项目展示册及项目视频花絮等均包含其中。
反思:如何形成稳定的可持续模式
我国新闻学专业的奠基人李良荣教授在谈及新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曾表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新闻专业的学生唯有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辨是非、辨真假,才能够在将来走上媒体或是其他宣传工作岗位时,凭借自己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事物的深刻洞见,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从目前三年的实践经验来看,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改革是成功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社会、观察生活、锻炼专业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了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除了正面反馈之外,一些隐藏的问题也浮现出来,亟待解决。
1.深度参与,指导教师分身乏术
畢业设计环节不是学生单方的努力,还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整个项目的持续时间长达一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从讨论选题到规划采访,再到最终的稿件(短片)修改及组织答辩,逐一完成。而为了保障学生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有效把控项目整体的规划性,指导教师会在每一个环节亲力亲为,悉心指导。
项目前中期,教师需保证每周与学生开会讨论,以了解项目进度,帮他们理清思路,把握方向,即使是假期也不能中断。进入后半年,尤其是项目定稿、答辩的前夕,面对每个项目小组五篇,单篇平均一万字以上的改稿任务,以及编辑排版、展示排练等要求,指导教师需经常和学生一起讨论,工作到深夜。另外,教师还要兼顾日常教学工作与科研任务。目前,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只有六位,人员有限,而每年的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45人左右,且从2019年开始招收新闻专升本专业的学生,学生人数又翻了一倍。虽然每个学校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人数一定是远少于学生人数的,但在高强度的投入要求下,如何在保证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的同时,又能保证教师的指导落在实处,这一矛盾的调和仅靠教师的工作热情是不够的。
2.区域受限,选题挖掘困难
榆林作为陕西省下辖地级市,地处省内最北边,与内蒙古与山西接壤。虽然能源产业繁荣,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但产业结构单一,没有任何本土的商业媒体,不论是从整体的新闻环境还是从城市生活的多样性来说,都存在短板。在地理位置上,榆林与省会西安及关中、陕南等地区的城市群距离较远,出行不便。
因此,学生在寻找有本土化特色的选题时,能够同时满足体量大、意义深远且有足够的代表性等这些条件的新闻选题总量有限。目前完成的十余个项目中,已经出现了个别选题新闻性较差,泛泛而谈的状况,未来要想能继续保持本土化、区域化的特色,以及选题的竞争力与独特性,可能较为困难,毕业设计必将面临选题范围拓展的问题。而若要将选题拓展到省内乃至国内其他城市,作为一个全自费的项目,学生至少长达一个多月在陌生城市调研采访,不仅采访困难会成倍提升,生活、交通等成本也会大大增加,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参与毕业设计项目的积极性。
总体来说,毕业设计的推进是一个在摸索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基础层面是学生与教师的尽心投入,默契配合。但是,院系及校方在资金、制度方面的大力支持也极其重要,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套稳定且可持续践行的模式,从而使学校的办学更有特色,吸引力增强,使学生成为优秀的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良荣.读无字之书,做有心之人——推荐深圳大学新闻毕设作品集《新闻的名义》[J].新闻记者,2019(4):96.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文学院 陕西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