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水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2021-09-26 03:48戈仲夷
中国新通信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制度

戈仲夷

【摘要】    智慧供水的建设时实现企业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供水在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就智慧供水的整体规划和开发措施提出了相关的意见,总结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条件。以期对我国信息化建设,在智慧供水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智慧供水   整体规划    制度

引言:

通过建立智慧供水能够促进我国供水企业数字化发展的进展,是供水企业实现管理上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战略的关键步骤。也是未来城市供水体系发展的方向。所谓的智慧供水,就是通过各种数据收集仪器对水体水压等关键数据进行收集。利用无线网、水压仪表等在线监测仪器,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掌握供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并通过合理的方式整合城市供水系统与管理部门供水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供水网,充分掌握供水数据。同时这种方法能够将海量的供水数据收集,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供水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应对方法。为城市供水的智慧化进展提供更加高效、科学的发展策略。为供水企业的生产,营销,管理,运输,服务等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支持,使企业的运行达到一种智慧的形态[1]。

一、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在供水行业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国内新建的很多中大型供水站基本上都使用了自动化供水技术,并被定义为自动化水厂。在供水厂中采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各项操作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各个环节串联一起。能够实现供水厂生产实现自动化、管理化模式,有利于提高全厂的经济水平和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建设模块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以提高生产的效率,优化服务品質。自来水供水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项目,需要不断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优化和系统的完善。同时,公司也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知识的拓展以及创新的延伸,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和实现公司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信息化管理成为公司管理的核心层,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保证本公司的科技水平领先于同行,保持管理技术的领先。

信息化建设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公司的董事长,管理总部门作为信息的汇总处,属于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将会对信息收集进行统一的分析,并传递给下一级拥有分级调动权限的管理部门,这一阶段通过自身的权限分管着整个系统的运行工作,并将工作指导下发到第三阶段[2]。这一阶段的领导拥有整个供水系统实际操作的权限,对本部的生产信息进行实际操作。

二、智慧供水的整体规划

2.1指导思想

信息化建设要以企业发展为基础,站在企业战略实现的角度以平台、互联、服务智慧化为方针[3]。其中设备物联化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方针,主要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供水企业各个环节串联的目的。例如,将供水生产和供水管理以及营销等各环节,通过物联网信息的方式关联在一起,加强人物、物人之间的联系,实现各个环节的物联化,是物联网技术在供水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此外还有平台智慧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化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供水行业的各个应用方面也如雨后春笋,应接不暇。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也面临着严重的信息危机,因此,就要创建更加智慧的平台,来满足日渐增长的对应用平台和系统的需求[4]。对潜在的风险提前预警。

管理扁平化、服务前置化以及客户便捷化也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针,管理扁平化就是在传统的信息传递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递,通过计算机共享技术实现信息共享。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金字塔形式的信息传递方式,形成了一种更快捷更高效的信息化传递手段,使现代信息处理实现扁平化的改变。以此来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对发生的问题做出更快的反应。通过实施智慧供水,企业能够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掌握可以为用户提供哪方面的服务,以及服务的范围和深度。使服务更加精细化,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同时也能够将服务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减少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智慧供水的实施还能够简化供水的流程,使供水流程更加高效、流畅提高办事效率。如此一来便方便的供水的服务[5]。例如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极大的简便了查询、购票的步骤使得服务手段更加多种多样,让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做到想做的事,改变了传统的排队、咨询电话等单一较复杂的服务模式。在这五种方针的落实指导下,服务向精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2.2基本原则

既要加强外部信息化建设与内部供水系统之间的关系,也要加强供水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做好原有系统与新系统之间的联系,加强管理统筹,实现各部门的集约模式[6]。同时还要积极进行与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形成一种与供水业务高度融合的供水服务框架。发展供水的信息化首先就要以公司发展为基础,满足服务、管理的原则,从原有的信息化管理向智慧供水的全方面信息化建设发展。同时还要不断适用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社会和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基础,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信息技术的发展重点由网络铺设转移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不断加强城市的管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发挥出实实在在的作用。同时智慧供水要本着实用、好用的原则,利用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供水系统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严格的制度创新带动信息化建设化的发展。

体系的创新和管理的控制是实现信息化供水的前提,要转变传统的供水观念,发展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对供水系统进行管控,通过可控化的手段对信息管理进行控制,将管理指导逐级下发,并进一步探讨信息化技术与管理之间的关联充分结合供水企业的业务。

坚持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在实现信息化管理之前,很多企业都实现了供水管理阶层的自动化。然后要保证投资的效果,充分利用原有系统的优势,并不断进行系统的创新,实现新增系统和原有系统的数据共享。同时还要加强各项数据管理理念的植入,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7]。提高自身的防御措施,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预防措施,强化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生产管理过程的自主可控性,完善管理系统,保证信息的安全。

2.3总体框架

智慧供水涵盖了企业的各个环节,智慧供水首先要制定一套专门的标准,这种标准包括数据采集收集的标准,在物联网和互联网中运用的标准以及相应生产规划管理的标准。此外还要以智慧供水大数据为中心,建立一个完整的供水系统。智慧供水又分为智慧生产系统、智慧管网以及智慧服务。建立完整的监控系统,对水源情况、设备运行情况以及供水的管理进行监管。并针对资源管理、物资采购控制以及自动化办公制定智慧管理,以此來提高对供水系统工程的管控,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

三、系统开发

3.1开发构架

微服务是智慧化供水中效率最高的一种服务框架。主要原因是这种服务构架能够做到在自身的程序中进行工作,利用这种特性我们就能够将服务与微服务构架之间区分,如此一来便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在公开型的服务中,很多服务进展都会受到内部进程的限制,如果想要增加某一服务环节就要停止所有正在进行的进程,缩小服务进程的范围。而在微服务框架中要想在增加某种服务功能可直接增加,并不影响整个进程的正常运行。微服务拥有自身独立的业务开发。它能够增强核心,实现无限拓展,将多种功能充分结合,实现持续发展。

3.2数据收集

智慧供水系统中大数据平台是重要的数据支撑,是供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能够实现智慧供水的高效率进行。供水大数据平台能够实现海量数据运行数据的收集,同时能够实现多个渠道信息来源和数据的实时收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3.3安全保障

不论在任何工作中,安全总是最重要的一环,安全建设管理在供水信息化建设中也是重中之重,他贯彻了供水信息化建设的全部过程。随着我国供水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已经拥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但是仍存在影响安全的因素。其中种类繁多的网络设备是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当前网络使用设备多种多样,从网络系统到防火墙。每一种设备都拥有独特的安全管理系统。此外,访问方式的多样化也会导致安全管理复杂。并且网络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处在一种不停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新的操作系统也会产生全新的安全配置。

四、结束语

智慧供水不仅仅是一套软件系统,更是城市供水发展的基础,是站在整个城市供水系统发展的角度向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供水模式的一种更先进更科学的供水模式。信息化是实现智慧供水的关键,是由传统供水模式向信息化供水进展的必经之路。整个实现的过程需要长期的优化和改善,需要不断更新换代,智慧是没有终点的,同时也是我们供水工作人员终身所追寻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朱波,郑飞飞,刘业政,姜元春,穆利. 面向智慧城市的合肥智慧供水规划与建设[J]. 中国给水排水,2021,37(06):143-148.

[2]李纪玺,杨峰,王思琦,钱春明. 智慧水务——基于工业互联网进行二次供水设备服务化延伸经验[J]. 中国质量,2020(11):13-16.

[3]谢晋,张晔明,蒋怀德.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供水运管体系研究和构建[J]. 城镇供水,2021(01):74-77.

[4]梁涛,韩超,张志果. 建设智慧供水全流程监管“一张网”的思考[J]. 给水排水,2020,56(06):157-162.

[5]廖光伟,张春萍,武治国,许荔娜,杨大明,孙美琴. 供水管网DMA分区在实际案例中的研究[J]. 供水技术,2020,14(02):8-13.

[6]王成荣. 智慧校园供水管网监控系统设计[D].青岛科技大学,2020.

[7]魏柯朋,钱爱君. 智慧水务系统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2):96.

猜你喜欢
制度
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完善
夏朝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制度的笼子》
某些单位的制度
《制度的笼子》
制度“上墙”更要“上心”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