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安 葛均筑 侯海鹏 张鑫 刘春林
摘 要:通过开展10个水稻品种2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19年不同品种的有效积温显著高于2020年,产量也显著高于2020年,其中津原89和津育粳22的光能生产效率、积温生产效率和产量表现最好。2019年和2020年津原89的产量分别为10789.5kg/hm2、10057.4kg/hm2,津育粳22的产量分别为10583.4kg/hm2、10225.7kg/hm2。
关键词:小站稻;品种;光温;利用效率;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7-0102-04
Comparison of Yield and Light and Temperatur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Different Xiaozhan Rice Varieties
YANG Yongan1 et al.
(1Tianji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Center, Tianjin 301508, China)
Abstract: The selection of varieties is the foundation of “Xiao Zhan Rice” high yield and quality,10 rice varieties were test in 2 year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ing, the effective accumulation temperature of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 in 2019 year were higher than in 2020 year, and the yield were as well, Light energy production efficiency,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yield of Jinyuan89 and Jinyujing22 varieties were best. The yield of Jinyuan89 was 10789.5kg/hm2和10057.45kg/hm2 in 2019 and 2020 year, the yield of Jinyujing22 was 10583.4 kg/hm2 and 10225.7 kg/hm2.
Key words: Xiaozhan rice; Variety; Light and temperatur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Yield
水稻的生長规律主要取决于品种自身遗传特性[3],由于水稻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产量、品质结果都不相同[1-2]。天津小站稻是中国第1个粮食作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国内优质大米中的翘楚,是天津农业一张闪亮的名片。天津地区日照充足、积温较高、无霜期长,且雨热同季,作为一季粳稻生产来讲,水稻前期营养生长充分,后期灌浆时气温适宜,水稻籽粒饱满,从而有效地保障了“小站稻”的品质[4],一直以来小站稻主要以品牌授权的形式使用“小站稻”商标,市场化运营不足,品牌建设迟缓,宣传薄弱,导致天津“小站稻”品牌的市场知名度越来越低[5]。近年来,天津小站稻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种植面积摆脱了长期以来徘徊不前的局面,单产及总产屡创新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内稻米竞争进人品牌时代的背景下,天津小站稻在现有基础上,优化稻米品种结构,加强品种创新、种植创新以及培育市场,对促进天津小站稻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于2019年和2020年在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玉米良种场)水稻试验田开展小站稻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田土壤属于盐碱潮土,土壤粘重,有机质17.0g/kg,全氮1.0g/kg,有效磷49.05mg/kg,有效钾283mg/kg,pH7.9,全盐0.6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10个,分别为金稻919、金稻777、津粳优2001、津育粳22、津川1号、津原U99、津原89、津原香98、隆优619、津原E28,分别来源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天津市水稻原种场、天津市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270m2(长×宽=30m×9m),插秧规格为30×10cm,每穴3~5株,人工插秧。
1.4 田间管理 2019年4月12日播种,5月22日插秧。2020年4月10日播种,5月10日插秧。基施底肥施可丰23-13-6长效缓释肥料600kg/hm2,分别在水稻返青、分蘖、孕穗期每次追施46%尿素97.5kg/hm2。病虫害防治用无人机喷洒,在水稻分蘖期使用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治二化螟等害虫。分蘖盛期施用氯虫苯甲酰胺和三环唑防治虫害及稻瘟病、稻曲病等。破口期施用三环唑、氟环唑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等。始穗前试验田全部用防鸟网覆盖。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1 气象要素 从天津市气候中心获取气象数据,包括日均温、降雨量、辐射总量等指标,计算水稻生育期间光合有效辐射、光能生产效率、有效积温、温度生产效率。
光合有效辐射=Σ太阳辐射日总量×生育期天数;
有效积温=Σ(日均温-生物学下限温度)×生育期天数;
温度生产效率=籽粒产量/生育期间有效积温;
光能生产效率=籽粒产量/光合有效辐射;
1.5.2 产量及产量构成 在水稻收获期,每个品种选取10穴,调查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穗空粒数、穗瘪粒数及千粒重,全部收获测产并测定收获水分。
1.6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9处理试验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能和积温对不同参试品种生产效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2019年水稻生长季有效积温明显高于2020年,在所有参试品种中,隆优619生长季有效积温在2年间差异最大,2020年有效积温减少了9.73%。不同品种2年的光温生产效率也显著不同,其中,2019年津原89光能生产效率和积温生产效率最高,分别为0.24g?MJ-1、4.70kg?hm-2?℃-1;2020年津育粳22的光能生产效率和积温生产效率最高,分别为0.23g?MJ-1,4.76kg?hm-2?℃-1。2020年与2019年相比,津川1号光能生产效率和积温生产效率同比增量最大,较上年分别增加16.82%、20.99%,增加了0.02g?MJ-1和0.6kg?hm-2?℃-1;津原U99同比增量最小,较上年减少8.39%和4.77%,减少了0.02g?MJ-1和0.21kg?hm-2?℃-1。说明不同年份不同水稻品种的光温生产效率明显不同。
2.2 不同参试品种的生育期 由表2可以看出,2019年和2020年隆优619生育期相差较大,生育期差9d,主要因为隆优619属于早熟稻,可以晚插秧,2019年5月4日播种,比其他品种晚播20d,2020年统一播种和插秧。还可以看出,津粳优2001抽穗和齐穗期较早,比其他品种早10d左右,其余品种2年的生育时期相差不大,生育期都保持在170d左右。
2.3 不同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 由表3可知,2019年和2020年津原香98株高最高,分别为122.6cm、120.8cm,其2019年穗长也最长,为24.7cm,穗总粒数最多,分别136.4粒/穗和149.4粒/穗;津原U99 2年的株高相差较大,较上年增高13cm,2019年结实率最高,为92.9%,2020年穗长最长,为25.5cm;其余品种2年的株高基本持平,2020年水稻品种的平均穗长和穗总粒数高于2019年,但结实率低于2019年。
2.4 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 由表4可知,不同水稻品种的有效穗数2019年普遍高于2020年,隆优619除外,津育粳22的有效穗数2020年最高,为6.26百万穗/hm2;2019年每穗实粒数津原香98最高,为117.9粒/穗,2020年金稻919最高,为1127.8粒/穗,其次是津原香98,为115.6粒/穗;2019年不同水稻品种的千粒重显示出高于2020年千粒重的趋势,其产量也显著高于2020年,2019年津原89的产量最高为10789.5kg/hm2,其次是津育粳22,為10583.4kg/hm2,最低产量的品种为津川1号,6396.0kg/hm2,2020年以津育粳22产量最高,为10225.7kg/hm2,其次是津原89,为10057.4kg/hm2,产量最低的品种是津川1号,为7318.4kg/hm2。由此可以看出,津原89和津育粳22产量表现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品种多元化推动了农业种植发展,保证农业粮食生产安全。减少生产风险是稳产优质的前提,当种植品种单一时,易受外界环境与植物病害影响[6]。水稻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是决定生产中应用和推广的重要评价指标[7],是种质资源性状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其他特性评价的基础,其中高产稳产、优质、高抗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8]。通过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光温生产效率、生育性状、农艺性状和产量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品种生育期均属天津地区春稻和晚稻型品种,抗病性较好。
本试验对10个粳稻品种通过2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19年不同品种的有效积温显著高于2020年,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也显著高于2020年的产量。其中津原89和津育粳22的温度生产效率和光能生产效率最高,产量也最高,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株高合适,茎秆粗壮,不易倒伏,综合性状较好。隆优619的生育时期较短,属于早熟稻或麦茬稻品种。津粳优2001和津原香98的穗粒数较高,但结实率有待提高。
基金项目:天津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ITTRRS2018029)。
作者简介:杨永安(1983—),男,汉族,山东省莘县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试验示范、技术推广。
收稿日期:2021-06-06
参考文献
[1]谢立勇,林而达.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对稻、麦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03):659-664.
[2]赵提.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5(19):56,61.
[3]王延宝.论水稻品种选育环境与品种适应性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3):152.
[4]刘建,崔晶,王松文,等.水稻不同饱满度种子的外观和食味特性[J].分子植物育种,2018,16(15):5029-5034.
[5]杨宁,王春水.天津小站稻生产现状及产业振兴的策略[J].天津农林科技,2020(03):40-42.
[6]崔弘,刘迪,宋振伟,等.北方优质粳稻品种产量、品质对温光响应特征及适应性[J/OL].分子植物育种:1-11[2021-04-24].
[7]刘桂珍,宋刘敏,王福军,等.2017年河南省沿黄优质粳稻品种展示结果分析[J].中国种业,2018(10):62-64.
[8]王士梅,朴钟泽,朱启升,等.水稻新品种(系)农艺性状及品质的综合评价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4467-446.
(责编: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