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与国宝的命运

2021-09-26 00:28武玥潼
中华手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赏赐皮箱珍宝

武玥潼

摘 要: 作为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的一生跌宕起伏,极具传奇色彩。溥仪的一生关系着诸多国宝的命运,许多至今仍流亡海外的国宝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溥仪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国宝的处置方法是不同的。本文将就溥仪人生的各个阶段对国宝的不同处置展开详细探讨。

关 键 词: 溥仪;国宝

一、逊清时期的溥仪对国宝的处置

众所周知,在辛亥革命胜利后,清朝皇室与中华民国政府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件》,规定:大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不废,共和国待君主之礼永远相待;每月所用400万元,由共和国专款拨用。[1]此后溥仪退位,变成了逊清皇帝。

起初,溥仪在皇宫里面关起门来当自己的“小皇帝”,日子过得还算惬意,但自从逊位以来,清宫内的吃穿用度始终按照从前的标准,丝毫未曾减少用度。据记载,仅是平时内务府的赏赐年支出竟都达到了八十七万零五百九十七两银子。[2]更不用说其他的开销了。此时,习惯了锦衣玉食的溥仪为了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大婚的顺利进行,便把目光看向了宫内的国宝,开始以各种名义变卖珍宝以及秘密向宫外运输国宝。

实际上,溥仪从1921就开始命人清点宫中诸宝了。他第一次想要通过出售国宝来换取资金是他大婚之前,由于宫内缺少资金,于是溥仪便打起了《四库全书》的主意,溥仪的想法一经传出,一群学者便联名抵制,溥仪为了平息众怒便没有敢卖掉这部国宝。从这以后,溥仪在表面上都没有再公开卖过国宝。

清朝皇室流传下来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这么多的珍宝,要怎么以不被世人反对诟病的方式秘密运输出去呢。溥仪想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他挑选了他最为信任的人——溥杰。根据宫廷档案记载,从1922年9月到1923年1月,溥仪几乎每天都以“鉴赏”为名,欣赏古玩文物之后就印上“宣统预览之宝”,然后再把宝物赏赐给浦杰。溥杰当时作为溥仪的伴读,可以自由出入宫内外。刚开始,溥仪每隔几天“赏赐”溥杰一次,到后来,更加毫无惧惮,几乎每天都“赏赐溥杰”,赏赐的数量越来越多,价值也越来越不菲。“在大约半年多时间,包括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内,清朝历代皇帝收藏的稀世书画珍品共一千三多件被偷运出宫。”[2]后期这些文物珍宝被秘密转运到天津的租界内。

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溥仪被迫离开逊清皇宫,搬至其生父载沣所居住的醇亲王府。其后,溥仪又私下联系日本使馆,秘密离开北京,前往天津。

二、天津时期的溥仪对国宝的处置

溥仪在日本人的帮助下秘密潜达天津之后,直接入住了日租界内的张园。这时,溥仪购买了大量奢侈的生活用品,“我在这十里洋场上见什么喜欢什么,喜欢什么买什么,像钢琴、钟表、收音机、西装、皮鞋、眼镜,买了又买,不厌其多。”[3]溥仪在天津的七年时间,对外赏赐的珍宝也是不可计量的。其中有不少国宝几经辗转最后到了外国人的手中。

为了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溥仪开始通过各种人脉出卖自己盗运出宫的珍宝。溥仪一直想要当回他的满清皇帝。他在天津时频繁地与其他各国公使和国内想要复辟清室的人联系。来找溥仪献言进策的人大多都在讨论着要如何复兴清朝,因此溥仪都会给予他们许多珍贵的赏赐。时间长了,其中就掺杂不少投机取巧的人。很多人为了溥仪的赏赐,便来溥仪身边说着一些拥护清室的言语,溥仪听了很开心,于是又拿出珍贵的国宝打赏这些人。

溥仪在天津时期对各类军阀的拉拢和收买以及为了满足他奢侈无度的开支而变卖的国宝,导致了大量的古玩珍宝散失,溥仪究竟卖了多少国宝已无案可查,无法推测。

三、溥仪在伪满皇宫时期对国宝的处置

1931年9月,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此时的溥仪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复辟满清王朝的时机已经到来,急迫地想要前往东北。11月,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安排下,秘密前往东北。此时,满门心思想着恢复祖制的溥仪心甘情愿地当了日本伪满洲国的头号傀儡。由此,三千万东北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艰苦的殖民地生活。

日本战败倒台后,溥仪仓皇逃出伪满皇宫,不可能把全部财产都带走,还有大部分存留在伪满洲国的皇宫内。这些珠宝被看管“伪满皇宫”的士兵们大肆抢夺。很多古籍字画在争夺中被撕扯成了三四段。“例如,北宋画家李公麟的《三马图》,至少被撕裂成三截。令人痛心不已。”[4]

在溥仪准备从通化的大栗子沟前往日本时,由于飞机太小,带的数量有限,溥仪只能把从长春皇宫内精挑细选拿出来的国宝再精选一部分,最后只拿了两皮箱书画和珍宝,其他的只好就地销毁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溥仪的皮箱上都被印上了伪满皇宫的兰花标志,是绝对不能用的,溥仪就随手拿了一个装有电影放映机的箱子装满了东西,后来溥仪回国之所以能带回国内一部分珍宝,就是由于这只箱子的巧妙设计。

溥仪出逃伪满皇宫之后对国宝的处置方法,以及存留在伪满皇宫的国宝被人随意践踏,是国宝的又一次大劫难。

四、溥仪在苏联时期对国宝的处置

1945年8月19日,苏联红军在沈阳机场意外俘获了想要转机飞往日本的溥仪一行人,这让溥仪开始了在苏联的5年囚禁生涯。这一时期溥仪对国宝是如何安置的呢?溥仪当时为了逃命虽然没有将全部国宝都带走,但是随身带在身边的也是一批价值不菲的宝物。在苏联的五年时间内,溥仪出于保命和贿赂苏联红军,想要长期留在苏联,贡献出了一批文物,又销毁掉了一批文物。

溥仪到达苏联安顿下来之后,就想尽办法想要留在苏联,他深知自己如果被遣送回国,就要接受国家和人民的审判。于是他不断地找人疏通关系,许多国宝就是在这一时期被溥仪送出去的。当然,溥仪不会把所有珍宝都捐献出去。当时他的侍人李国雄用了三个晚上的时间给溥仪的随身箱子做了个夹层,不仔细看根本不会被发现。“他把体积较小的贵重品藏到随身携带的箱子、暖瓶甚至是肥皂中。继而又想出妙招,让随侍李国雄挑出其中一些最小的、最好的东西,藏到随身携带的皮箱夹层里,就只有468件。”[5]藏宝过后,溥仪又把一些体积较大、不能私藏且价值低的一批金碗、金瓶移交捐献给了苏联政府。还有一批镶钻的金银首饰和珍珠溥仪不想捐献,又怕被苏联红军发现,于是溥仪就地销毁了这批珠宝。这样,又一批珠宝在溥仪手中消逝。

1950年8月1日,中苏双方交涉后,溥仪被遣送回国。与此同时,跟随溥仪一同回来的是藏在皮箱隔板内的468件珍宝。

五、溥仪在抚顺时期对国宝的处置

溥仪被引渡回国之后,带着他的皮箱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不过在进入改造所的时候,他藏在皮箱里的国宝并未被发现。

1951年时,“为了表现积极,社会上正在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我们也应当捐点东西。溥仪经过思想斗争,决定献出三方田黄石印。”[6]不过对皮箱内的468件珠宝分毫未动。

在监狱里的犯人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后,战犯管理所开展了检举揭发活动。溥喦最先揭发了溥仪皮箱里的秘密,他通过给溥仪传字条的方式让溥仪主动上交文物,告诉溥仪主动上交国宝,国家是会对他宽大处理的。溥仪十分紧张,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思索之后,他主动揭开了皮箱里的秘密,上交了这468件国家宝物。

这批价值连城的珠寶最终一部分收藏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馆,还有一部分被保管在沈阳故宫。这些本就属于国家和人民的宝物,几经辗转,最终又回到了国家和人民的手中。

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此时的溥仪,身上是没有一件珍宝的。他的一生,究竟挥霍了多少国宝,谁也无法计算。

指导教师:关荣波

参考文献:

[1]喻大华.《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J].近代史研究,1994(1):161.

[2]贾英华.你所不知道的溥仪[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148,197,199.

[3]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3:188.

[4]王文锋.末代皇帝溥仪与国宝[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5:125.

[5]王庆祥.溥仪与国宝[J].东北史地,2013(2):53.

[6]爱新觉罗·溥杰.溥杰回忆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137.

猜你喜欢
赏赐皮箱珍宝
丢不掉的珍宝
“硒”世珍宝惠人间
漫谈明清官皮箱
解开皮箱的密码
西夏赏赐制度述略——以律令为中心
皮箱与木箱
珍宝派对
国王的赏赐
北宋赐茶初探
清朝赏赐琉球国王及其来华使节制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