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
Environmental ceramics is a form of artistic presentation for ceramic art in thefieldof spatial environmen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environmental ceramics gradually matures from the embryonic stage, evolves from single material appearance to comprehensive material, and leaps from the inheritance of ceramic culture to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crossover cultures and disciplines.
環境陶艺,为一种陶瓷艺术在空间环境场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改革开放后,环境陶艺从萌芽期逐步走向成熟,从单一材质表象向综合性材质过渡,从陶瓷文化的传承到多元跨界文化及学科的融合,从单向的艺术欣赏到双向的交互体验发展,环境陶艺以一个宏观体量感、跨界融合思维,向观者、城市传递着融汇中西、贯穿古今的文化能量。本文以笔者所创作应用的《氿源》《010》《升腾·自贸》三件作品为例,论述跨界融合思维在创作中的应用和实践,欲为今后环境陶艺领域的发展提供设计创作探索的思路以及可借鉴的范式。
一、跨界融合思维的概念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发众多新生职业的诞生,新媒体、新营销、新交互等促使学科专业壁垒被模糊,跨界融合思维逐渐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导方向。
所谓跨界融合,实则分两部分:跨界和融合。汉语大辞典注解中,“跨界”,跨为跨进、跨入、跨越,指超过时间或地区之间的界限;界为界线、界限、界址、范围,指一个区域的边限。“跨界思维”则为跨越、交叉的思维方式;“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跨界融合思维,是跨越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学科专业等时空区域的边界,使得几种不同文化、不同学科、不同地域、不同意识形态范畴、不同视觉表现手法的交叉合作融合渗透而产生的新事物、新行业、新领域。就设计学科而言,“跨界融合思维”是设计逻辑思维、意识的相互渗透和突围创新的方式。在当代文化多元化和学科交叉共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跨界融合的目的是有效整合利用行业资源,使之发挥出最优化作用,产生最大化价值。
跨界融合思维在创新发展中逐渐体现出多元化、包容性、互联性等特征。
二、环境陶艺的渊源及艺术特性
2.1环境陶艺的渊源
环境陶瓷诞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则与建筑伴生出现。商代的地下排水管道到西周瓦当,秦代的画像砖到后来的陶塑屋脊,从平安缸再到景观装饰。近四十多年来,环境陶瓷开始以一种年轻的艺术形式闯入大众视野,且发展势头强劲。朱乐耕、蒋国兴、郭爱和、朱邦雄等一批优秀的环境陶瓷艺术家前辈以独特艺术认知及表现活跃于国内外,作品跨界与艺术中心、音乐厅、宗教场所、教育空间等进行合作,展现环境陶艺空间艺术的新篇章。
2.2环境陶艺的艺术特性
环境陶艺相对架上陶艺,其与空间共同成就作品,而非单纯的实体陶瓷材质本身。且环境陶艺服务对象是公共大众,而非个人,其传递的是一种开放、包容、共享、无阶层界限的艺术信念。环境陶艺从创作过程、作品呈现到用户体验交互反馈整个程序中,表现出鲜明的伴生性、在场性、交互性、在地性、偶然性的艺术特性。
伴生性。伴生性体现于需求过程中,伴生需求无法单独存在,对其他功能具备极强的依赖和从属性质。在环境陶艺作品的呈现过程中,其作品必须与建筑、园林、广场、大堂、墙壁、地面等发生陈展及相互融合、衬托的伴生关系,不能独立存在。
在场性。“在场”(Anwesen)即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在场”就是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就是“面向事物本身”,就是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
交互性。交互性是指主客体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影响、作用的过程。在互联网编码中表现为,传者(主体)发出讯息,并通过受者(客体)的反馈来确认传播的效果;而受者不但接收讯息,而且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反馈。
在地性。“在地性”原本是in-site的译文,直译为“在现场”。就建筑领域而言,是指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空间特点、人文风貌等地域性的特点,由这些因素形成了特定视点、属性。
偶然性。偶然性发生在陶瓷这种材质烧制过程中,创作者只能呈现设计预期的艺术效果,但无法绝对控制釉色流动的效果。偶然性为环境陶艺作品增加了神秘感和独一无二性,使其具有艺术品般的“尊贵感”和生命的“生长感”。
三、跨界融合思维影响下环境陶艺的三个实践案例
城市规划把建筑和城市当做一个巨大的文化现场,一个巨型的文化空间。所以走进城市,走进建筑,不仅是要获得对功能的满足,其实更多的是要获得文化的体验。环境陶艺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现场和文化空间,它贯穿古今,融汇中西,跨界融合不同学科专业,如材料科学、造型艺术、灯光交互、文化历史、物理力学等学科。通过以下三个环境陶艺实践案例,揭示如何灵活运用跨界融合思维,使环境陶艺成为时代标志、城市地标、精神文化。
3.1《氿源》——在地性的表达
地域性对环境陶艺作品的艺术表现起了决定性作用,与当地文化、政治、经济有着深刻的联系。环境陶艺作品《氿源》的在地语境为宜兴,是以宜兴地域文化为载体。作品设置于江苏宜兴文化中心广场中央,总长约6米,宽约4米,高约5米,契合宜兴人文,在文化中心建筑群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氿源》环境陶艺作品,命名为“氿源”,“氿(jiu)”的源头,氿有东氿、西氿,均为宜兴湖名,可谓宜兴的“母亲湖”,在其润泽之下,宜兴百姓得以代代繁衍,文化精神得以沉淀、传承及创新。
从造型艺术来讲,作品《氿源》以通透空灵的山骨和回旋圆润的5组水滴构成球体造型。整体以山与水的神交融合,五个方位精巧布局,沉稳内敛,引人遐思,给人空灵、通透、玄幻的视觉冲击,整组作品又似无数彩色的浪花翻卷,给人自然灵动美的享受。
从材料科学来说,环境陶艺作品则是不锈钢材料表达水的形态、青铜材料铸造出“山骨”肌理,紫砂材料雕刻印章凸显宜兴人文印记,呈现一种对比融合的视觉美感。紫砂、青铜融合部分寓意着宜兴的城市文化内核和土壤,融合了人的情感和人的体验,而包裹在外的不锈钢球面是现代科技的语境或者说时代背景,两者共生于同一作品,表现出一个有灵魂和机体的环境陶艺作品,也诠释了宜兴是一座集深厚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化的城市。
从力学角度,创作者则利用主体水滴的重力,通过杠杆力学原理翘起最小的水滴,使得彼此之间相互依存、汇聚、融合之势。最小水滴悬空而起,模拟出水滴自上而下落的瞬间动态,大小、动静、疏密凝练于《氿源》一作之中。
3.2《010》——文化的互联性呈现
海派文化,集古今中外、融合创新、互联互通等特性于一身,彰显了中国经济、科技、金融等发展前沿文化的互联性。环境艺术装置作品《010》是海派文化的产物,其主体设计为高近2米的椭圆体,椭圆体外形似0,似蛋,有“孕育”“新生”之意,中间饰有集成电路图案的一圈横带构成“1”。根据设计构思的需要,综合运用304不锈钢、LED呼吸灯、陶瓷等材料。工艺制作过程复杂,非某个专业学科可独自完成。
从古今文化的互联性上来说,“0”和“1”是代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语言,通过“0”和“1”不同的组合方式完成思维的编码。现代文明进入数字和人工智能时代,“0”和“1”,更有着非凡的含义。但于古代哲学体系中,“0”即无,“1”即有,展示“有无相生”的思辨,对于“0”和“1”古今承载了不同语义,但都有本源、起源的概念,在计算机语言体系中代表了基本数位单元,在古代哲学中代表从无到有的起源。
从结构语言学的互联性角度考量,“0”和“1”组合,契合上海地铁10号线的编号,而10号线是上海第一条无人驾驶地铁线,是从“0”到“1”象征性,被命名为“010”,是被指和所指。装置位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国帆路,巧用LED光源,形成“灯光起处,日月光华;惊鸿一瞥,旦复旦兮”的美妙气象。流动的灯光配合静态的“0”和“1”凝练的装饰纹样、电路板的纹理,科技感十足。
3.3《升腾·自贸》——伴生性与包容性的诠释
所有的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从雕塑到绘画,到装置、波普等等,从音乐到戏剧,到电影等等所有的一切无一不和建筑有关,再好的艺术品如果没有合适的建筑匹配都难以展示其魅力。为了拓展环境陶瓷艺术的应用空间,提升其叙事方式的高效,与建筑空间伴生的环境陶瓷艺术作品呈现出显著的包容性。环境陶艺作品《升腾·自贸》从文化的在地性、立意的多维度、材料的多元化、造型的异形同构,为上海地铁塑造出“跨界融合”的意识形态。
《升腾·自贸》设置于上海自贸区地铁10号线基隆路站,作品创意立足上海,胸怀丝路;申通飞升,自贸龙腾。利用陶瓷、不锈钢等综合材料制成,高12米,贯穿两层楼,作品造型以“中”“国”“龙”“申”“四象”“轨道”等为基本创意元素进行异形同构,融合共生,底部以北京天安门所用金砖阳雕自贸区logo,内圈雕刻石库门图案,中部用陶艺装饰成丝绸效果,以彰显胸怀丝路,为上海门户树立一座体现上海城市精神和自贸区不断创新、不断升华的全新环境陶艺装置。契合“立足上海,不忘初心”之信念。
四、环境陶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上世纪80年代,教育家郑可先生曾预言:“‘大陶瓷在未来的屋顶花园、地下城市、城市雕塑和环境艺术等方面将大有可为。”而今天“大陶瓷”的发展趋势的确印证了郑可先生的预言。
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陶瓷壁挂》到上海中心的《鱼乐图》,从上海地铁的《诸光开物》到《010》、《升腾·自贸》,大陶瓷以“和而不同,源而立新”的姿态诠释着现代人新的审美体验和城市文脉个性的张扬,“和”是为了“融”,“跨界”是为了“融”,“不同”与“立新”才是环境陶瓷艺术的未来。
“不同”与“立新”依托三个“源”。一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法自然,结合现实客观发展,进行艺术创造和转化。二是,延续传统文脉。打通传统文脉与现代环境艺术需求之间的“任督二脉”。三是,彰显科技的硬实力。科技是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源动力,科技与时代共生。
“不同”与“立新”采用的途径与方法有三。一是,在地性的诠释。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是环境艺术个性化体现。二是,多元性的表达。环境艺术打破传统垂直思维的唯一论,更为注重平行思维下的多种“可能性”。三是,交互性体验的融入。环境艺术应重视“五觉”的融合开发,作品与观者之间通过交互界面打通更深层的信息反馈。
总之,环境陶瓷艺术未来的发展将会沿着“跨界融合思维”继续前行,创造更符合时代、更符合地域文化、更符合人类精神需求的作品,从而让艺术真正做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终极理想。
参考文献:
〔1〕范迪安. 城市與建筑:从“和”到“融”的时代追求[N]中国文化报.2020(10)
〔2〕朱乐耕. 我的环境陶艺创作之路[N]美术观察.2020(11):104-105
〔3〕爱德华·德·波诺. 平行思维—解读六顶思维帽的深层价值[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6)
〔4〕蒋鹏,付业君,李树.当代文创设计中的中国器物精神继承与再造 [J].包装工程,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