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杨浦区,有一群社区妈妈正在尝试以“抱团”的方式互助育儿。她们组成了各种“遛娃群”轮流带娃,课后组织故事会,假期开设爱心暑托班,每周末策划街区“行走课堂”……在成为“代理班主任”的同时,也让妈妈们找到了新的人生价值。
互助育儿群有200多对年轻夫妻
傍晚时分,大学路创智农园暑气渐消,小羽带着孩子们在园里寻找有香气的植物。每挖掘出一种新植物,小羽就教他们一个植物的英文单词。
“刚到上海时,儿子一直是我自己在家里带。时间长了,我和孩子都与外界有点脱节。”直到小羽加入了社区里的一个互助育儿群,情况开始发生改变。
张晓毕业于一所985重点高校,大学毕业后很快就结了婚,三年生了两个娃。“我上大学时经常活跃在各种社团里,我的大学辅导员和同学都说没想到我会成为全职妈妈。我认为我带出很好的孩子,这也是我的成就。”
每到周末,张晓就带着孩子到大学路的书店看书,自己准备绘本开故事会。讲课对象从自己的孩子到孩子的幼儿园同学,人数不断扩充。三年时间,张晓断断续续讲了100多场故事会以后,决定成立一个“遛娃群”,让妈妈们轮流当班,带着孩子在社区里探索各种新空间。
在认识了更多社区妈妈以后,张晓发现一种育儿困惑普遍存在:双职工家庭只有周六日才能带孩子,平时对孩子缺乏陪伴,暑假期间让孩子独自待在家不放心。而對于全职妈妈来说,虽然照顾孩子的时间充足,但孩子缺少同龄人的陪伴。“很多‘高知妈妈脱离了社会以后,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甚至患上轻度抑郁……”
家门口的互助育儿群,为城市里带娃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互助群里约有70%是外地妈妈,30%是本地妈妈。有30多个活跃在线下的妈妈,而在线上,这个互助育儿群可以链接到全上海200多对年轻夫妻。家长们的职业不尽相同,律师、外企高管、中学教师、大学教授、IT工作者……
每次活动由不同的家长主持,主题也各不相同。最近,小羽策划了一节“行走课堂”,带孩子们穿行在大学路上,给社区老人和清洁工、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送绿豆汤。
“妈妈们是有力量的”
“遛娃群里有很多夫妻和我们一样,无论是读书在上海,还是毕业后工作在上海,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是很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得到社区系统的支持。”张晓认为,互助育儿群最大的意义在于建立起了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让她们找到了归属。 “在这里我得到过帮助,我也想把这种互助延伸开去。”
不同妈妈有不同的擅长领域,互助育儿群更像大学里的“社团”——美术社、行走社、绘本社……每次活动都围绕一个妈妈的“技能”发起。她们在妈妈身份以外开发出更多可能性,在社区寻找到新的自我价值。
转变也发生在孩子身上。群里最小的孩子2岁,最大的9岁,“大孩子”很自然地承担起了小哥哥、小姐姐的角色。在与混龄小伙伴的互动中懂得了与人沟通,体谅他人,在集体中成长。
小七的爸爸在杨浦一家科技公司上班,每天8点半准时上班的他总是提前半小时就把孩子送到暑托班。沐沐的妈妈经常加班,有时晚下班了,孩子就由“代理妈妈”带回家吃晚饭。
这种互助关系,需要建立在日复一日的相处和彼此了解中,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妈妈们逐渐放下了心防,彼此依赖。
抱团养娃,存在许多难点。场地问题日渐突出,其次是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由谁来担责?更核心的问题在于,“代理妈妈”没有补贴,由于带别人的孩子要额外耗费太多时间精力,妈妈“退群”的现象已经出现。
“我认为未来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既非商业化,又能实现可持续。”张晓说,在基于社区的场景中,与居委会、商户等各种机构形成共建,解决可持续问题;同时把松散的联盟变成有规则的抱团,像做项目一样,彼此有明确的分工。
九月开学后,“遛娃群”开始策划“三点半课堂”,让“双减政策”落地后孩子们有不一样的课外活动;还在构思“跟爸爸出来一起运动”……互助育儿群仍在不断探索中。(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据微信公众号“上观新闻”黄尖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