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
视频会议作为疫情防控常态下的信息交互平台,已经被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所接受。本文以某高校视频会议为例,介绍视频会议系统基本概念、设计原则、技术难点和实现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智能会议室作为事业单位基本配置单元,视频会议系统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交流发言、材料演示和远程互动等功能。视频会议作为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学校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智能会议室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多,视频会议系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以某高校智能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为例,介绍视频会议系统基本概念、设计原则、技术难点和实现方式。
(一)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概念
视频会议系统,又称会议电视系统,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实现远程会议的系统设备。视频会议作为网络多媒体通讯系统非常典型的一种基本应用模式,它的技术优于传统电视电话视频会议,不仅能实现会议过程中会议双方的音视频通信,还能实现可视化协同办公、远程教学和异地应急指挥等。
过去类似“一校多址”的高校召开会议,经常会发生因个人或者恶劣天气原因不能够到达会议现场的情况,影响学校具体工作的部署和文件内容的传达。现在利用多媒体视讯技术,能够满足现场与非现场的人员同时在线开会的需求,实现会议内容信息的远距离传输。特别是这两年全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为了减少人员的聚集,避免疫情扩散传播,大部分会议基本采用线上会议的方式召开,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办公效率。
(二)视频会议系统的构成要素
视频会议系统通常由MCU(视频会议系统多点控制单元)、视频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终端和桌面控制终端等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一)智能性
系统应充分考虑智能化应用。从使用便捷度、操作人性化、各子系统之间对接联动的优化及功能扩展等方面,体现整体智能化程度。现在的视频会议系统集成度和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为参与也应该越来越少,要实现视频显示、音频扩声、远程组会,室内灯光和语音转写等智能运行的目标。
(二)稳定性
稳定性是衡量设备质量的关键指标。视频会议音视频信号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出现任何的抖动和杂音,参会人员都会有所察觉。所以系统应具备长期稳定的工作能力,所有选用设备均符合行业规范及标准。
(三)開放性
视频会议系统由视频显示、拾音扩音和集中控制等模块组成。各子模块的接口协议和标准应遵循开放系统的原则。系统应依据技术指标的一致性、互换性选定设备,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一)与原有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转制完成后,学校由一个校区变成两个校区。主校区和分校区各自建有不同的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品牌、型号和接口类型各不相同,导致会议同步性降低。针对这种问题,需要自建系统对原有设备进行背靠背对接或者由矩阵作为中间介质,完成输入输出切换,实现本系统统一调度使用。
(二)图像传输的质量问题
视频会议的显示部分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点之一,现在视频分辨率没有达到最优状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会议过程中,视频图像会出现延迟、抖动和马赛克等现象,主要是由于网络带宽不足、协议匹配较差以及视频会议终端处理能力降低等原因所导致。针对图像质量问题,应尽量设置视频会议保障通道,合理调度带宽资源,保障图像数据传输顺畅,从而达到提升图像质量的目的。
(三)网络安全问题
伴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作为视频会议的重点研究领域,视频会议中的视频、音频、演示内容等数据资料,很容易发生信息泄露,对国家及企事业单位造成损失。针对网络安全问题,需要个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的双重防护,例如: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加强防火墙及功能化模块建设,对视频会议音视频信号加密传输,避免会议信息被窃取。
(一)云端式视频会议
目前,通过网络以按需方式获取视频会议服务的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使用者所接受。企事业单位不需要购买MCU,无需大规模网络改造,无需配备专业信息技术专业人员,通过购买的形式,获得视频会议组会服务。只要能够连接网络,就能快速进行会议交流,打破时空限制,数据传输稳定,网络安全等级高。根据应用场景,云视频会议分为会议室硬件视频会议终端、视频会议软件、电话会议、移动视频会议终端和企业社交化平台。
(二)入驻式视频会议
根据企事业单位自身的使用需求,依托部委独自享有的专属网络,自建一套视频会议系统。需要自行采购MCU、会议管控平台、视频会议终端、会议摄像机和录播服务器等硬件设备,需要建立专门的运维团队,负责日常系统维护,整套系统能够使用户获得极致的音视频体验。
综上所述,本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内容、技术难点和实现方式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以某高校为例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实际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了进一步提升智能会议室的整体性能,更好地发挥视频会议系统的良好作用,需要对整套智能会议室系统体系进行不断地创新和研究。同时,应当结合以后应用过程中视频会议系统存在的问题,对系统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校级研究项目“疫情常态防控背景下视频会议在研究生答辩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