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龙 成 邹 昌 岑石强 钟 洲 钟 刚*
腕关节是由八块腕骨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结构,常容易因为外界暴力冲击等因素出现关节损伤[1]。有研究显示,由于受到检查方法的限制,有超过20%的外伤性腕关节损伤患者会出现漏诊或误诊的现象,使其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2-3]。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方法之一,X线检查和常规轴位CT检查是以往应用较为广泛的两项检查,但是在显示关节内骨折和移位程度上效果欠缺,会对骨折的分型以及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4]。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常规CT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 CT,MSCT)。该检查大大降低了扫描辐射的剂量,其后处理技术可提供更全面的腕关节损伤信息,用于外伤性腕关节损伤的检查也逐渐增多[5]。故本研究选取了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MSCT扫描对外伤性腕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诊治价值。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4例外伤性腕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MRI或病理诊断证实为腕关节损伤。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为(36.48±8.19)岁。其中畸形3例,关节活动受限6例,局部压痛29例,鼻咽壶肿胀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和MSCT检查。纳入标准:所有患者腕部均有明确外伤史;无过敏史;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既往无腕关节手术史。排除标准:合并其它脏器严重疾病者;有精神疾病史者;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检查设备:西门子64排多层螺旋CT机,飞利浦X线机。X线:对患者进行腕关节正侧位及蝶式位摄影。MSCT检查:排除患者所有影响扫描的金属异物。取仰卧位。扫描范围:尺桡骨远端至近侧指骨。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自动选择,层厚1.25mm,螺距1.375∶1,FOV 50cm×50cm,重建层厚1.25mm。扫描完成后利用MSCT后处理工作站,对患者轴位扫描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将图像数据传输到PACS系统,由诊断医师针对扫描图像进行阅片和分析诊断。
1.3 观察指标由两名或两名以上高年资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观察MSCT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和三维重建(SSD)图像,并与X线平片对腕关节骨折或脱位诊断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MSCT检查与X线对腕关节骨折或脱位诊断比较34例外伤性腕关节患者经MSCT检查共发现39处骨折或脱位,并经长期随访或手术证实。其中舟状骨骨折10处,头状骨骨折7例,三角骨骨折5例,豆状骨骨折5例,大多角骨骨折4例,月骨周围脱位8例。经X线检查共发现32处骨折或脱位,7处漏诊。34例患者中行开放复位术治疗患者7例,行手术复位术治疗患者23例,其余4例患者行单纯固定,见表1。
表1 MSCT检查与X线对腕关节骨折或脱位诊断比较[n(%)]
2.2 典型病例影像典型病例图像分析见图1~图9。
图1 左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MSCT示左侧腕关节侧位显示远端粉碎性骨折,累计掌侧关节面,骨折断端嵌插,桡腕关节位置基本正常。图2~3 左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伴骨质疏松 左侧腕关节正位显示远端粉碎性骨折,累计桡侧关节面,关节面不平整,骨质疏松明显。图4 左侧腕关节正位显示远端粉碎性骨折,累计桡侧关节面,关节面塌陷。图5~6 左侧腕关节正位显示远端横行骨折,关节面平整,骨折块向桡侧移位。图7 左侧腕关节侧位显示远端横行骨折,关节面平整,骨折块向背侧移位。图8 左侧腕关节正位显示远端横行骨折,关节面平整,骨折块向尺侧移位。图9 右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右侧腕关节正位显示粉碎性骨折,关节面欠平整。
腕关节是结构复杂,易损伤关节之一[6]。X线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外伤性腕关节损伤一直以来常用的方法,通过X线检查可有效显示出腕豆骨及舟状骨骨折,但是X线由于受到投照位置的影响,加上该部位腕骨相互重叠,导致在诊断一些裂隙或不完全骨折时会出现漏诊,想要了解腕关节石膏固定后的腕骨和腕关节结构是很困难的[7-8]。既往有研究显示,X线诊断腕关节骨折的阳性率不超过60%[9]。CT横断位扫描能够很好地避免腕骨重叠这一现象,而且对于骨折移位、碎骨片的数量及脱位情况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X线检查,对临床医生进行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常规的横断位CT对于正常腕关节解剖状态及关节间的对位关系显示不佳,而且缺乏上下结构的联系和整体观,无法提供充足的治疗信息[10-11]。MSCT检查应用于临床上后,使CT在骨骼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范围更广,该检查具有扫描时间快、范围广的优点,一次扫描就可获得多个层面的图像,加上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显著地提高了容积和时间分辨率,且能同时获得清晰的3D重建图像,能更加直观、立体、多角度的显示腕关节的解剖结构,以及骨折和脱位的信息[12]。
MPR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图像重建技术,将横断扫描所得的二维图像以像素为单位,重建为以体素为单位的三维数据,再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二维图像,可以从冠状位、矢状位、斜位观察腕关节,清晰显示腕部各关节的对应关系,观察骨折线的走向,并且还能观察周围软组织的改变[13]。SSD通过计算被观察物表面所有相关像素的最高和最低CT值,保留所选CT阈值范围内像素的影像,将超出限定的CT阈值的像素透明处理后重组成二维图像。立体感强,能直观地显示骨骼的全景,可有效显示隐匿性腕骨骨折和脱位及患者骨折的特征,对判断骨折块与周围结构关系、骨折线移位程度及旋转的方位有很大的帮助,此外,MPR可360°旋转观察腕骨和关节腔等情况,不仅能显示形态复杂的骨折,还可准确判断关节腔内有无碎骨片[14]。
临床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制定与患者腕关节损伤严重程度、有无骨折和关节脱位等状况密切相关[15]。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的MPR能清晰、直观的显示腕关节骨折情况,更易发现腕关节隐匿性骨折,进一步提高了对腕关节骨折稳定性的诊断准确率。SSD图像可多角度、多方位测量腕关节,更能清楚地显示细小的骨折线。此外,本研究对X线与CT检查外伤性腕关节骨折或脱位诊断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34例患者经MSCT检查共发现39处骨折或脱位,而X线仅发现32例,说明MSCT诊断外伤性腕关节骨折或脱位的效能明显优于X线。
综上所述,MSCT检查能有效提高外伤性腕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率,其三维重建技术能明确可疑骨折和脱位,可为临床医师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