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越 唐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强国,最重要的战略举措莫过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是党和国家面向“两个一百年”制定的大政方针,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那么,如何保障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无论是教育理论界,还是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管理层,以及各类新闻媒体、商业公司等第三方机构,都给出了答案:构建起以高等教育评价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确保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阶段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党和国家战略目标的重大课题。
因此,对从事高等教育的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科学合理、公开公正的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解读与有效使用,从而引导大陆院校高质量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
2016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2018年5 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正式标志着“破五唯”在国家层面吹响了改革攻坚的冲锋号。基本上是年年强调,反复强调,其时无论是中央全面深改小组专题会议,还是人才、科技、教育等专项工作,“不唯论文、不唯帽子、不唯奖项、不唯学历、不唯分数”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2020 年10 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对“破五唯”、实施“四个评价”等又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改革成效日益彰显,但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奖项”“帽子”满天飞,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探索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改革依然任重道远,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顽瘴痼疾亟待彻底解决。
应该说,包括大学评价在内的教育评价,是个世界性难题,不光是中国政府,世界各国政府、学术机构、商业公司等等,也在探索新的评价方式,尝试改进现有的评价体系。而世界大学排名是对全世界不同类型的大学、研究领域里的不同学科进行排名,是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重要代表,是目前相对科学、最为有效的对全球范围内的大学进行评价的方式,满足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不同的世界大学排名体系,俱是在遵循一定的理念、标准、方法基础上开展评价的,例如英国夸夸雷利·西蒙兹教育咨询公司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国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英国《金融时报》的专业排名、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世界大学排名、荷兰莱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世界大学排名、沙特阿拉伯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的世界大学排名、欧盟全球多维大学排名、加拿大麦克林大学排名、全球高校网的世界大学排名与韦伯麦特里克斯网的世界大学排名等,以及基于爱思唯尔集团、汤森路透公司、施普林格集团等期刊出版商研发的数据库排名,等等。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集团(Times Higher Education)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高等教育评价与大学排名的机构之一,2004 年与QS 公司合作发布,2010 年起独立发布THE 世界大学排名、学科排名,旨在帮助大学了解他们的使命、帮助学生进入符合他们学术志趣与能力的大学,使用来自全球学者的学术声誉调查数据与文献计量数据,具有丰富的教育评价经验和显著的教育评价结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9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集团在其已有的THE 世界大学排名、THE 日本/欧洲大学教学排名等基础上,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大学综合评价体系——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THE 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2019 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与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KAIST)在“创新与影响力峰会”上首次发布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来自81 个国家的560 所大学参与了11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排名,共有462 所大学进入总排名,中国大陆共有3 所大学进入总排名。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泰晤士高等教育集团在其伦敦总部线上发布2020 年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将评价指标体系扩展到全部的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总计89 个国家和地区的857 所高校至少参与了1 个单项排名,766 所高校参加了总排名;中国大陆共有12 所大学至少参与了1 个单项排名,9 所高校进入了总排名,国内外参与高校的数量比2019 年大幅增加。
2000 年《联合国千年宣言》公布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简称MDGs),这是联合国191 个成员国全体通过的一项行动计划,旨在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与艾滋病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等。在千年发展目标的指导下,世界各国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依然困扰着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对此,联合国于2015 年召开可持续发展峰会,193个成员国在峰会上正式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s),在千年发展目标到期之后继续指导2015-2030 年的全球发展工作。17 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如表1 所示。
表1 17 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从排名的目的、指标设计与权重、数据收集与处理和结果公布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定,以作为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排名需遵守的共同准则,其中排名目的着重强调“必须认识到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并充分考虑其各自不同的使命与目标”。
现行各式各样的大学排名,多采用学校学术声誉、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的被引、雇主评价、国际学生与国际教职工的人数比例等评价标准,无法反应大一所大学对其所在地区、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整体影响。而正如泰晤士高等教育数据团队表示,影响力排名着重评估大学的社会责任,对于社会所发挥的影响,强调大学在其社区内正在开展的工作,展示大学的使命与责任、为世界带来的变革。
国内大学始终是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主要职能。如果我们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即学术职能,把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共生职能,即与前者密切相关并与社会各界共同承担的社会职能,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如何评价后者产生的实际成效,一直是让大学感到困惑和棘手的问题。
传统的大学排名大多以考察大学学术职能为主,这当然很有意义,因为它可以帮助学校大体了解学校的学术发展和学术贡献情况,但也不必讳言,它会把很多大学管理者的注意力限制在大学以内,或多或少地忽略大学应该的社会职能,甚至是它的社会责任。
2019 年“泰晤士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的发布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它不仅给大学提供了可以考察学校社会职能实现情况和水平,也引导了大学更多地关注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泰晤士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以2015 年联合国提出的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基本框架,建立全新的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到消除贫困、饥饿、促进人类健康、保护环境、维持公平正义等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本契合。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泰晤士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与中国领导人和教育部主管部门倡导的“破五唯”、“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导向总体相关,与国内高水平院校“从优秀到卓越”的办学理念、发展愿景不期而同。在《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教育评价国际合作,参与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实施监测评估……”2019 年只有3 所中国大陆高校参评,2021 年已经有19 所中国大陆高校参加影响力排名,其中13 所进入总排名,另外6 所参与单项排名。上海大学在SDG 6、8、9 和16 的单项排名中位列世界前100 名。在SDG3 良好健康与福祉的单项排名中,温州医科大学首次参加排名,位列世界第56 名,并且是唯一进入前100 名的中国大陆高校。在SDG6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的单项排名中,有三所中国大陆高校排名世界前100 名,其中包括两所初次参加排名的大学:第65 名的南方科技大学和第76 名的上海大学。在SDG7 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的单项排名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首次参与这个SDG,位列世界第80 名。在SDG9 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的单项排名中,两所首次参加排名的大学进入世界前100 名:第54 名的上海大学和第99 名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本次排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突破重围获得榜首。悉尼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拉筹伯大学这三所澳洲院校,分别为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加拿大女王大学进入前五,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加拿大院校。纵览全球前一百名上榜高校,英国上榜院校数量最多,有20 个,占据榜单五分之一;其次是澳大利亚,有17 所院校进入前百;美国有9 所,加拿大15 所,上海大学成为唯一一所跻身前一百的中国大陆高校。
影响力排名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时代人们对高等教育、对大学的新的期待、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共同意愿,是启发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反哺社会,为国育才”有效方式。它鼓励所有大学——不仅是那些学术贡献突出的大学,而是所有承担着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大学,依托各自的学科特色、人才优势、资源优势,通过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关注人类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中发生的各类问题,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责任意识下一代人才,在不同领域引领人类进步,贡献自己智慧和力量。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在2021 年隆重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可以说率先实现了SDG1 无贫困的目标。
各个高校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积极整合“学科-人才-资金-项目”的资源链,充分发挥“教育-智力-产业-消费”的功能链,认真聚焦“责任+政策+帮扶+监管”的政策链,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的决策部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全校一盘棋”书写了教育脱贫攻坚奋进之笔,超额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在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中,践行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展现了高校的使命担当。同时,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做好由脱贫向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做好落后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援建及后期监测工作,确保长治久安。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减贫的“中国方案”将会有效融入全球的减贫计划中,中国人民将为世界贫困人口脱贫贡献“中国智慧”,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将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全球的减贫行动也将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深刻其内涵。
在影响力排名SDG13 气候行动的单项排名中,有一项指标叫做“实现碳中和大学的承诺”,指标内涵是根据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就成为碳中和大学设定具体的目标日期,达成目标日期越早则该项指标得分越高,旨在鼓励大学努力实现碳中和承诺。
2021 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各高校在深刻领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全面完善学校内部评价体系,以“破五唯”为主要指针,完善综合评价体系,诸如推行绿色校园建设,节能节水节电;引导师生践行“光盘行动”,珍惜节约粮食;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运作,加强人物匹配针对性,编制合理的科研、教学、办公用房标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积极推进“共享办公室”模式;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参与和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做好前瞻开发、技术储备与决策服务。在SDG13 气候行动的单项排名中,同济大学位列世界第21 名,从去年的101 ~200 名迅速攀升至此单项排名的前25 名。
过去,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指导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争取国际合作的同时,艰苦奋斗,成就斐然。虽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时间不长,但可以预见的是,在联合国及各类国际组织的统一指导、协调下,在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下,各国人民将会在全球发展方面取得更多成绩。而这也为国内高校参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宝贵的契机,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通道,努力成为催化思想观念革新、产业与技术迭代、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构筑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生态链融合发展闭环。
北大百年校庆时,陈平原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教学及科研水平而言,北大现在不是、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是‘世界一流’;但若论北大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很可能是不少世界一流大学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在一个东方古国崛起的关键时刻,一所大学竟然曾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这样的机遇,其实是千载难求的。”诚如斯言,THE 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注重发挥大学社会功能,探索构建以“破五唯”为目标的大学综合评价体系,为国内大学评价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和富有意义的启示,让国内大学在不同的评价维度均能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