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援军
电影《长津湖》在今年国庆前夕上映,首日票房就破2亿,后一路势如破竹,创下中国电影史单日最高票房等11项影史纪录,位列近些年中国电影界前茅。
一年前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长津湖》剧组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了开机发布会。作为建党10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联合出品方博纳影业集团与八一电影制片厂“最强团队”精锐出击,不负众望。影片着力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重点展现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不惧强敌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在建党百年的重要节点,通过这种方式,让今天的中国人重新回望长津湖战役,感悟抗美援朝精神,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激励与鼓舞。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9 兵团 3 个军(20 军、26 军和 27 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 10 军,于1950 年 11 月 27 日至 12 月 24 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走近抗美援朝专题宣传画中的英雄
看罢反映伟大抗美援朝战争史诗的电影《长津湖》,我心潮起伏,为在冰天雪地中英勇作战的志愿军战士表达最崇高的敬意,我来到著名红色收藏家程宸先生创办的中华红色收藏馆,再次重温馆内展示的二十几张抗美援朝专题宣传画,从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罗盛教,到《奇袭》《英雄儿女》《铁道卫士》《打击侵略者》;从祖国慰问团到朝鲜前线慰问,到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归国演讲;从板门店谈判签定停战协定,到志愿军凯旋归国,再到志愿军成为劳动英雄,抗美援朝专题宣传画可谓是题材广泛,令人目不暇接。
其中,一张整开《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像》(一)令我眼前一亮,这是 1953 年 7 月志诚印刷厂出品的甲种巨幅宣传画,宣传画上方在中朝两国国旗拱卫下,从左至右分别是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委员会会委员长金科夲、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大幅画像,画像上方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标题,并用五角星加以装饰。宣传画上共有 48 位志愿军英模官兵的戎装头像,上下共计六排,每一排齐列八人。
宣传画上的英雄谱系是:阻击英雄赵旺,孤胆英雄陈德胜,抢救功臣姜淑华,炮兵勇士李云汉,担架英雄宁儒贤,模范电话员张景喜,英雄的机枪射手田文富,护理伤员的功臣刘剑辉,攻占大和岛的英雄黄金明,战地模范报务工作者陈炎,英雄的装甲部队指挥员黄鹄顕。侦察英雄游兰亭、高树昌;特等功臣梁庆有、钱锡钧;空军英雄王海、赵宝桐、张积慧;尖刀英雄娄永吉、王清秀、于子强;模范护士张丽、张建德、郝淑芝、阎书魁;反坦克英雄李光禄、潘泽明、鲁礼魁、杨保共;光荣的白云山团政治委员卢昭、白云山营长戴汝吉、云山战场英雄张世武。青年战斗英雄曾南生,被称为“战斗英雄”的最多,共有 12 位,他们是高云和、周文江、于泮宫、崔建国、关崇贵、王有根、张选、刘兴文、平太信、徐长富、宋兰君、宋长福。另外画面上还有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朝鲜停战谈判代表邓华、解方,他俩都是志愿军司令部的高级指挥员。其中战斗英雄周文江即是长津湖之战的大功臣。程宸告诉我:“这幅画曾在 2005 年 12 月 16 日参加过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我们永远跟党走红色收藏精品展覽。”
老报刊中的英雄周文江
周文江,1924 年 6 月出生,江苏姜堰人,1944 年 3 月入伍,1945 年 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抗日战争期间,参加过巡都战斗、三剁河伏击战、兴化城攻击战、如皋战斗等,他从一名普通战士,逐级提升到了战斗小组长、班长、排长、副指导员,直到华野一纵 2 师 6 团 5 连指导员;入朝后成为副营长、营长;凯旋归国后任团长、副师长等职,到 1979 年离休前,任河南省军区南阳军分区副司令员。早在 1945 年 9 月他就被授予三级战斗英雄称号。整个战斗生涯中,周文江5 次荣立一等功,3 次荣立二等功,多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是一位享誉华东、全国知名的老战斗英雄。其事迹被收入 2007 年 8 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开国将士风云录》一书。
1950 年 9 月 20 日出版的一本 16开大画册中,不仅有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彩色照片和人民解放军军徽、军旗,而且有 1946 年 7 月至 1950 年 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三年战绩统计,附图苏中七战七捷形势略图、粉碎敌对山东重点攻略图、宁沪杭战役攻势图等。书中重点是欢送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在全体代表照片中第一排右一为 20 军周文江,第 14页为“军政健全的英雄周文江”的事迹介绍。
1951 年 6 月 28 日《光明日报》有志愿军战斗英雄周文江、郭忠田七一前夕分别写信给毛主席的报道。网上曾还出现过两张上世纪 50 年代初著名战斗英雄郭忠田、周文江、刘子林三人合影的老照片。
1952 年上海广益书局出版、通联书店发行的《大功功臣周文江》(注音插图本,中朝人民战斗英雄故事丛书),由丁力、徐连珠编写,朱沛霖绘图,黎锦晖注音,32开32页。长篇通讯《大功功臣周文江——党是志愿军的生命线》一文,包括“庄严的宣誓”“坚持前进”“军事教育”“神兵天降”“大量消灭敌人”“火线上活跃的党”“克服困难就是胜利”等七个小节,该文开头写道:“周文江是二营营参谍长,营党委会委员,按照营党委会的分工,由他领导五连支部工作,指挥五连战斗,五连和志愿军所有的连队一样,共产党组织起着核心和领导作用。五连党员占全连的一半以上,青年团员22名,他们都是有高度觉悟的人民战士。”走近抗美援朝专题宣传画中的英雄
“硬核”战士的传奇经历
早在入朝之前,周文江就已闻名全军,他参加大小战斗数百场,多次立功。朝鲜战争爆发后,志愿军第20军奉命入朝作战。周文江时任志愿军20军第59师第177团第2营副营长。20军入朝时,第二次战役已经打响,美军陆战第1师主力被包围在天寒地冻的长津湖地区。周文江所在团负责防守死鹰峰。副营长周文江率5连奉命防守西兴里海拔1376米的高山两个小山头,后来命名为1376高地。
1950年11月28日晨,美军4辆坦克和步兵向阵地扑来。周文江命1排正面阻击,2排、3排侧后迂回,炸坦克小组用手雷把最前面一辆坦克炸废,活捉两名坦克兵。第一次进攻被击退,战士们利用美军大炮炸开的大坑抓紧修筑工事。第二次进攻被击退时,阵地前已有15具美军尸体。到了第三次进攻,美军调动十几架飞机轮番轰炸,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倾泻而下,阵地上一片火海。周文江和几个战士的裤子烧了起来。旁边两个通信员向周文江高喊:“快把棉裤脱了!”火虽扑灭了,但只穿单衣冻得不行,只好不停奔跑。战斗间隙,战士们从美军尸体扒来几件军大衣,周文江和几个战士这才裹上大衣。
一直坚守到12月5日,5连加上伤员一共只剩20多人,且全部冻伤失去了战斗力。1376高地此时变成一片焦土,山顶被削平,布满弹坑,山上没有一棵树。
13个骨干班长只剩下1个李明坤,全连120多人,战斗结束坐在一起开会只有20多人。战后,5连荣获“一等功臣连”,周文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最终,他们在西兴里阵地坚守7天7夜,打退敌人28次进攻,俘虏美军7人,打死打伤美军400余人,击毁敌坦克4辆,汽车2辆,为歼灭美军主力起到重要作用。在这次战斗中,5 连 70 多名干部战士牺牲。长津湖战役中,20 军的另外三位全国战斗英雄,杨根思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毛杏表也英勇牺牲,陈宝富多处受重伤被送回国。中央领导得知后命令 20 军军长将周文江调离前线,周文江从战斗一线被调回 59 师师部当青年科副科长。
第五次战役撤退中,周文江担负收容任务,他带着 188 名伤病员和医疗队员,忍饥挨饿,翻山越岭,在生死线上转战 21 天,安全回到师部。因为出色完成收容任务,他再次荣立一等功。1951 年 4 月 22 日,中朝联军发动第五次战役。5 月 24 日晚,在离合江里渡口不远的一个山谷里,师长戴克林、政委何振声命令周文江带领师部医疗六队负责收容,要他们在合江里渡口,將 20 军和兄弟部队负伤的、生病的、走不动的人员收容下来,安全带回部队。周文江率队在合江里渡口守一天一夜,共收容伤病员和掉队人员 144 名,其中重伤员 13 人。拂晓时分,大家抬着重伤员,扶着轻伤员,沿着山沟,向目的地——金化地区后撤转移。他们连夜绕道迂回北上,翻越数座高山,趟过数条小河,快到北汉江边时,公路上敌人的车辆往来频繁,公路到江边是一片开阔地,不利于我军隐蔽渡江。他们只好沿着山沟绕行,走了两天多,绕行 50 多公里,到了另外一处地方。
下午 5 点钟以后,大家利用敌人巡逻车通过的间隔,运动越过公路,来到北汉江边,隐蔽在灌木丛中。江水最深处 1.5 米左右,全体人员用一个多小时安全渡过北汉江。过江后又走了六七天。此时北京解放军总政治部已两次通知 20 军,要周文江去参加在民主德国首都东伯林召开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军、师首长急得直跳脚,生怕途中出了什么意外。6 月 13 日到达 20 军军部住地,周文江向前来看望的余参谋长和军首长报告:“伤病员和掉队人员 144 人,医疗队 44 人全部到达,一个不少。”
抗美援朝结束后,周文江回到了国内,继续在部队服役。1954 年 9 月,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周文江作为从解放军里选出来的 60 位代表之一,光荣地参加了这次大会。
离休后的周文江定居嘉兴,为了在当地弘扬和传播革命精神,他亲自担任了革命宣讲团的团长。多年来,周文江带着宣讲团的老兵们主动到嘉兴各院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义务举办革命精神宣讲会,极大地促进了革命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嘉兴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