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梓荷 李科
1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突飞猛进,许多疾病的威胁已经大大降低,然而恶性肿瘤仍为全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2020年发布的报告,2020年约996万人死于癌症,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约300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位居全球第一。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1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总体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5.83/10万例,其中死亡率为170.05/10万例。在过去的10余年,癌症负担呈持续上升态势,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目前临床上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放疗、化療、手术治疗三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例如术后并发症、正常细胞组织损害、免疫力低下等,可降低恶性肿瘤生存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肿瘤治疗方法的研究如火如荼,但尚未有突破性的革新。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型高效且精准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
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主要由氧化物、氟化物和卤氧化物等基质通过掺杂三价稀土离子构成,是一种低毒、稳定和发光寿命长的新型荧光探针,其避免了短波长激发光(通常为紫外线)产生自体荧光后对发射光检测的干扰,且因为波长较长,对生物组织的穿透能力大大加强而对正常组织无侵害性,可实现深部组织非侵入式探测和治疗。UCNPs还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优异的光和物理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好;激发光谱窄,检测灵敏度高;较高的成像信/噪比;光损伤效应低;发射光稳定性好、几乎无光漂白现象:通过掺杂不同的稀土元素产生不同的发射光,实现多色同时检测。这些独特的优点使UCNPs在光、电、磁及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迅速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目前,针对UCNPs在恶性肿瘤治疗与诊断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动力治疗、光热疗法、化学联合疗法、多模成像指导的诊疗一体化等。其中,因UCNPs和化学药物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药物靶向性、增强化疗效果,而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阿霉素及其生物活性衍生物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可以直接导致细胞DNA损伤、活性氧的产生以及细胞凋亡,对乳腺癌、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抗癌不良反应,如心脏毒性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这不仅限制了其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还降低了肿瘤患者的预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将目光转向DOX与UCNPs的联合疗法,因为UCNPs不仅能实现光学成像,还可作为药物递送系统,实现定向给药,提高DOX治疗效果。
近些年来已有负载DOX的UCNPs对肿瘤细胞进行干预的研究报道,但尚未见体内急性毒性研究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制备的NaYF4:Yb3+,Er3+@NaGdF4@mSiO2-FA-DOXNPs,进行BALB/c小鼠体内急性毒性实验及病理学变化分析,以评价其安全性,可为开发恶性肿瘤治疗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实验依据。
2研究方法
2.1材料
2.1.1动物
50只BALB/c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g,个体匀称、反应灵活、皮毛浓密、眼睛光泽、鼻孔清洁、无分泌物、呼吸正常,购自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小鼠维持在标准环境下,室内温度21~25℃,相对湿度45%~55%,洁净饮食,安静通风清洁环境下分笼饲养,给予12h光照、12h黑暗循环。鼠笼为IVC鼠盒,鼠盒每次使用前应灭菌消毒,垫料每周更换2次,饲料和饮水每周添加、更换3~4次。动物饲养室保持清洁、干燥。所有实验程序均经西安医学院动物保护和使用委员会批准。
2.1.2药品和主要试剂
D0x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aYF4:Yb3+,Er3+@NaGdF4@mSiO2-FA-DOX NPs由本实验室合成;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试剂盒购自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2方法
2.2.1分组及给药
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包括1个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1个游离DOX组(尾静脉注射给药,5.0mg/kg)和3个UCD NPs组(尾静脉注射给药,5.0mg/kg、7.5mg/kg、10mg/kg,以DOX计),给药后连续观察14d。
2.2.2一般体征
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体征、行为运动、精神状态和死亡等情况并记录小鼠质量。
2.2.3主要脏器HE染色
14d后将小鼠安乐死,取出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将脏器用4%多聚甲醛固定。经过修剪、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后进行石蜡组织切片,切片厚度为4~6μm。HE染色时,首先用二甲苯脱去切片中的石蜡,将已人蒸馏水后的切片放人苏木素水溶液中染色数分钟,蒸馏水冲洗后用含1%盐酸乙醇分化数秒,0.6%氨水返蓝15min后流水冲洗,入伊红染液染色30s,染色后的切片经脱水、透明后固定封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3结果
3.1小鼠行为特征和体重变化
阴性对照组小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摄食量均正常。游离DOX组小鼠给药后出现懒惰、嗜睡、活动减少、厌食,立毛现象明显,个别出现黏液便,体重下降相对较快,死亡率为80%。UCD NPs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自如、摄食量、粪便未见明显异常,体重有所下降,死亡率随DOX剂量增加而增加,死亡率依次为30%、40%和60%。
3.2小鼠各脏器病理变化
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阴性对照组小鼠各脏器组织细胞完整,核清晰可见,细胞质丰富均匀,核膜清楚,无空泡化;游离DOX组小鼠心脏可见心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心肌结构紊乱,肌纤维部分断裂,间隙扩大,间质内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呈心肌炎表现:UCD NPs组小鼠仅表现为肝脏有轻微炎症细胞浸润,这是因为UCD NPs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肝脏组织中,被肝脏组织中的网状内皮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吞噬,从而导致其在肝脏中蓄积,引起正常肝细胞发生炎症反应。随着纳米颗粒逐渐被肝脏代谢,肝细胞即可恢复正常。
4讨论
恶性肿瘤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近年来其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常规疗法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疗效尚不满意。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UCNPs的研究也愈发深入,其所具有的特殊的光学特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为其构建成为抗肿瘤药物载体提供先决条件。UCNPs与化疗药物的联合疗法便是相关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DOX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可被负载于UCNPs,得到的纳米颗粒可以降低DOX的不良反应、实现光学成像,具有广阔的临床研究前景。
现阶段UCNPs的相关研究尽管在体外毒性方面已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纳米颗粒对动物器官的影响、纳米颗粒的体内急性毒性实验等方面仍需探索。因此,本实验通过制备的UCD NPs主要进行BALB/c小鼠体内急性毒性实验及主要脏器病理学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游离DOX组小鼠给药后大多数出现活动异常,体重下降快,死亡率较高。HE染色可见明显的毒性影响,表现为心肌纤维断裂,细胞间隙变大,心肌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或有炎症细胞的浸润等改变。而UCD NPs组小鼠生命活动基本正常,药物毒性相对较小。UCD NPs组DOX剂量达到游离DOX组药物剂量的两倍时,死亡率仍低于游离DOX组;同等DOX浓度(5.0mg/kg)下,UCD NPs组的死亡率约为游离DOX组的1/3。由于纳米颗粒在肝脏的暂时性蓄积,在光镜下肝脏组织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其他脏器结构基本正常。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发现UCD NPs可有效降低DOX的毒副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日后的恶性肿瘤治疗临床新方法提供有效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