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城市风貌的内涵流变与价值重塑

2021-09-25 07:35朱古月
华中建筑 2021年9期
关键词:风貌

朱古月

洪亮平

当前的生态文明不仅反映在技术创新和法制建设上,更是一种文化与理论革新,作为后工业社会文化的核心部分,最终应成为基于人文精神的文化观点[1]。从这个方向上来看,环境美学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形态,以城市风貌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则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有力工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特色和空间环境危机始终为学界热点,城市风貌在不同地区却存在相似的问题,这表明单纯地以空间技术优化物质环境的逻辑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城市理论的研究需涉及某种价值体系的确定[2],城市风貌危机是社会问题的样态表征,从社会过程的视角可能可以把握城市风貌内涵的本质,以新时期的城市建设价值导向或许能为目前城市风貌危机找到一条出路。

1 城市风貌的现实问题

全球化的城市发展使得城市风貌的实践获得新含义,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复兴的新引擎[3],这种趋势导致城市风貌成为政府空间营销和参与城市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就我国城市设计的诸多实施效果来看,却陷入城市局部塑造空间环境特色消减了整体风貌,以及城市更新造成原住民外流和地方生活性淡化等社会问题的悖论。从现代化角度,中国是罕见的以极快的速度成长起来的成功典范,但也是因此付出代价的个例。无论结果好坏,这时候中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基本上以西方城市的经验和理论作为依据,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实中的中西方城市空间营造并不具备共同的基础,存在着异时性和异位性的问题。

图1 马里布地理区位图

图2 传统农业社会城市风貌

图3 殖民时期大连城市风貌

图4 计划经济时期北京单位大院城市风貌

图5 现代工商时期的城市风貌

首先是异时性问题。在经历近代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城市同样存在严重的风貌特色危机,如今它们大多处于现代化中后期,经济发达,城市风貌基本定型,面对城市环境优化的细小问题可以通过城市规划设计手段得以解决。而我国作为后发国家才刚刚进入现代化前期阶段,面临着大规模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空间协调等矛盾[4],城市发展问题的时间差必然不可能通过简单的空间技术解决。

其次是异位性主要表现为中西价值观的不同致使对于城市风貌的理解存在差异。由于较早的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西方人推崇个性创作、自我成就、喜好竞争、善于思辨,反映在城市风貌上更加强调其形式美——如大而广阔的交往空间,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建筑形体,华丽张扬的色彩和细节装饰。传统中国崇尚权威、注重社会关系和集体利益、重视事实,城市风貌中被赋予了伦理观念和意境美——讲究山水城的整体关系,传统建筑在实用性基础上强调线形优美,色彩及装饰虽然丰富但较为统一缺乏变化。如果不追溯其文化根源就随意模仿其城市美学形式,只能使风貌被套上符号化的标签。

以上两点从目前中西学界的研究热点也可以看出端倪,西方的城市风貌研究集中于街道层面的景观优化和社会空间分异等,中国则关注环境特色塑造和城市风貌系统性方面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前者关注街区景观和文化融合,而后者注重城市整体和特色突出。鉴于这些内容,中国的城市风貌问题不宜以西方城市为参照。然而城市美学本来就是主观意识的产物,由于文化的多样性,人们对美的城市风貌的理解同样千差万别,什么是好的城市风貌仿佛很难定论。而值得反思的是,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般把城市风貌提到如此高的地位,之前的人们很少关注风貌问题却依然能够塑造良好的现实样貌。是什么造成当今的风貌危机?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个时代如此关注城市风貌?是否存在一些基本原则使我们能够判别城市风貌问题?或者美好的城市风貌是否具备某些共同点?要回答这些问题,不可回避地需要先探究城市风貌的本质。

2 城市风貌的内涵

2.1 城市风貌的概念回溯

城市风貌的概念引用于文化学中的“风貌”一词,《辞海》中将“风貌”解释为描绘人物的神采容貌。唐代诗人白居易《昭君怨》中写道:“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还引申为拟人化描述事物的风格和面貌,“风貌”不同于“城市规划”、“景观”等舶来词汇,来源于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底蕴。南朝思想家范缜很早就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观点:“形”是外在表现形式,“神”是内在精气神韵,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用”,形神不可分离;“神”又可以分为“浅则为知(感知觉),深则为虑(思维)两类”。使用这样朴素的哲学思想来理解“风貌”两类,它可以表达为外在面貌、内在意蕴以及给审美主体带来的知觉体验的联合体。

“风貌”运用于城市缘起于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文化美学意识的觉醒,是基于“特色危机”、“生态危机”与“交往危机”担忧的回应。关于城市风貌的概念界定诸多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虽然视角有所差异,但基本上形成了对城市风貌概念的共识。城市风貌是指城市的面貌与格调,包括对人文取向的社会软件系统和城市总体硬件环境的概括[5-6]。西方学界大多将风貌相关研究纳入到城市设计体系,更偏向于城市景观的概念,没有形成明确而独立的城市风貌研究版块,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城市风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课题[7]。

2.2 城市风貌的本质

城市风貌的研究难点体现为它的主观性和附属性,其本质的探究不得不回到最基本的问题——城市的本质上。马克思曾说过:“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类生产整个自然界。人的普遍性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8城市是不断人化的结果①,人类拥有其他生物没有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按照自己的生产生活需求改造自然,建造城市并且不断推进其演化发展,在人化的过程中,各个地区被打上了人的印记,外在呈现出多样化的地域人类文化风貌特征。尽管自然环境和时间也是城市风貌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但毫无疑问人类实践活动是其形成以及差异化的主要动因[9-10]。

人类实践活动受到价值观的支配,因此,城市风貌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当下流行价值观的空间表征,是一种政治力量、经济力量与文化力量的复杂混合体。这一观点可以通过马里布(Malibu)的城市案例加以佐证。马里布一直是地理层面上的险峻之地,被认为极度不宜居,它北面是圣莫妮卡群山,南面是广阔的太平洋,马里布像蛇的形态一般(平均宽度仅1.5km)蜿蜒在两者间。因为27英里的美丽海岸线,1991年人们建造了这座城市并开发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常年遭受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山体崩塌、森林火灾和洪水灾难②。哈维·莫洛奇(Harvey Molotch)等社会学家认为发展马里布这座城市完全是浪费资源而没有意义的③,但由于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的救援以及政府各项优惠政策使得马里布居民的生活价值得到了保护和加强,尽管危险,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居住于此。这个例子说明了人的价值观决定着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案例中社会学家和民众的认知取向差异导致他们眼中的马里布呈现出危险和美丽的区别),并进一步影响城市建造的目的及意义(案例中马里布的建造是利用优美海岸线来增加经济收入),而人的价值观通常是在周边环境的影响下构建出来的,两者形成相互影响动态反馈的态势。

从这个角度出发,美好的城市风貌可以理解为物质空间和地方文化价值取向(包括本土文化以及已融合的外来文化)存在紧密的对应关系。物质空间与价值观的拟合是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也正是城市的本质,可以大概描述为在环境的影响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组成多个组织团体进行博弈协调,形成一股持久的合力运用某些技术进行城市资源利用的活动④。随着社会发展变迁,人的价值观也在发展改变,推动着城市风貌不断演化。

3 社会过程中的城市风貌认知

3.1 社会过程中的城市风貌变迁

作为社会过程投影的城市风貌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取向,本文将中国城市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对城市审美观点和城市风貌特征的关系作简要分析(表1)。传统农业社会中受到儒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统治者一直把城市环境看作维护社稷安定、塑造政治氛围的关键问题,严谨的城建形制正反映了当时社会秩序治理的价值体系,而作为朝廷官员重要组成部分的士大夫自然成为城市营造的主要负责人,如白居易之于杭州、苏州,杨万里之于常州、漳州。中国古典城市美学通过观天地宇宙之变化模仿其形制而成,也将文人喜爱自然的基因深深影响并印刻在传统山水城市中。此时的城市风貌表现为精神功能的审美观,既给人以气势恢宏之感,又有“因山构屋,其趣恒佳”的自然之美[11]。

表1 社会过程中的城市风貌变迁

殖民时期我国城建工作十分落后,大部分为帝国主义侵略者为扩张土地做出的规划及设计,如青岛(德国侵占)、大连(俄国侵占)、长春(日本侵占)以及上海、天津、汉口的租界区等。而我国政府制定的规划如南京“首都计划”(1929年)、上海“大上海都市计划”(1929年)、重庆“陪都计划”(1946年)等基本上尚未实施。这时期的城市风貌呈现出中西结合的殖民文化风格。

计划经济时期致力于快速控制及稳定社会的目的,建立了单位制度实现资源公平分配和社会全控制,并通过某些行为规范将主流意识形态传递到个人形成单位集体意识,形成封闭的、具有相同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的单位大院。这时期出现大量工业厂房和住房,单位内部风貌均质现象严重,反映出既有理想共产主义城市影子,又有传统自给自足乡村化倾向的混合景观,是一种社会公平的审美观[12]。

改革开放后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城市开始模仿经济发展更好的地区的城建形式,此时的城市风貌表现为经济功能的审美观。四个阶段的梳理说明了变迁是价值观以及城市风貌的本质特征。一般来说,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风貌是不被重视的,只有满足了人民的物质需求发展到城市成熟阶段,它才可能被当作重要议题。城市风貌在不同社会阶段的意义并不相同,我们如果以当代的价值观评判必然有失偏颇。

3.2 当前城市风貌问题的根本原因

人们经常把城市风貌危机归结于社会发展的变革性,是由全球化、城镇化、工业化和消费主义观所导致,当然这些也是风貌问题的重要原因,然而问题的根源真是如此吗?反观中国古代长达两千年的历史,城市形制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西晋“建中立极”到北魏“三重成圈”再到唐宋的“市坊对称”,每一座都城既沿袭了传统西汉的多宫形制,又在新的社会情势中不断发展创新[13]。可见社会变革性给人们带来了对风貌问题的恐慌,却不是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回到最基本的层面进行回答。本文认为,城市风貌问题体现了价值判断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的状态,特别是中国的城市风貌由于战争等因素阻断了其自身成长的必要过程和一般性规律,进一步放大了风貌问题。原因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价值判断失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被动转向工商社会,在尚未建立其合适的价值体系同时,多以模仿西方、追求潮流和特色为主,物质空间和文化价值无法匹配发展,人的创造行为也不能形成集体合力进行特色创造活动。这正是当前人们面对的现实情况,一方面集中解决城市功能和形态设计;另一方面在不明确城市意义的基础上,关于城市形态和功能的讨论无异于徒劳无功。

二是技术失误。首先,中国的城市发展主要由精英决定,精英们接受西式理论教育,尚未本土化直接用以中国城市实践,在没有认清城市发展实情的基础上自然没法营造和谐的城市风貌。反观传统士大夫及其家族生活与当地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受到的教育也跟当地的社会伦理制度相关联,因此具有扎实的本地营造基础。其次是忽视了时间设计,频繁的行政换届和大规模快速的城市更新,同样使得城市空间与社会文化脱节。

4 新时期背景城市风貌实践的可能性

尽管前文为“美好的城市风貌”给出解析,但仍是相当抽象的说法,它在不同的社会时期有不同的具象表现。现代工商时期致力于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将城市风貌放置于次级位置,那么在生态文明时代,城市风貌的意义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实践城市设计?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历程达到高文明的发展阶段[14]。人与自然的发展矛盾无法在工商文明的思维中找到答案,却在“天人合一”的中国人文科学中找到了依据和基础,将人和自然整体地作为具有内在价值的共同体,这正是生态文明的思想核心[15]。当然传统城市中体现的顺从自然、宗法伦理意识是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和法律管理的现代社会的,适应新社会发展的城市风貌必然与传统城市有所区别。生态文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作为独立的个体,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局面;与之相对的,城市风貌应该表现为自然生态和人文显现整体的、朴素的和原真的特征。其中整体性是指自然和城市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看待;朴素性是指城市风貌应该是最常见的城市生活的反映;原真性则是指尊重城市真实的特色,既不充斥着“世界高楼”,也不单一地强调民族形式。

在扩展的视角中,城市风貌成为长期且复杂的一项工程,包括人的价值观的重构以及协同自然经济社会整体效益,城市设计在这其中也被赋予了独特的社会功能,不仅仅是设计城市的技术,更是探讨社会意义与城市空间形态内在关联的科学。具体来说,城市风貌实践的关键点为以下两点。

第一是对城市的重新认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处于巨大的变化之中,相对固定的拥有相同文化价值观的生活共同体正在慢慢被瓦解,与之相对形成了很多新的共享体如经济共同体、网络共同体。这其实对城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也无法使用同一套经验体系应对城市问题,要求规划师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中进行深入长期的交流与体验。城市风貌的实践首先应该是一种有目的的认知,着力于感知社会文化氛围,从而更加深刻地判断与社会生活相对应的美好城市风貌的可能性。

第二是城市设计工具的变革。首先是理论平台的建立,西方是我国理论长时期的模仿对象,盲目全盘吸收的弊病不再赘述,应在了解中国和西方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联系和对比,真正地将理论本土化,并加入传统城市的营造智慧,形成中国特色的城市风貌理论体系。再者是设计对象的变化,协调人与自然共生的问题必然要在超越城市的更大的空间载体上才能完成,因此从区域的层面进行大范围的环境设计更为合理。最后,未来的城市设计不再是单向度的艺术审美行为,而更像是一种粘合剂,重点在于了解协调不同人群的价值取向,探讨城市新旧区的连接,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整合,不同空间在城市中的融入等问题。

结语

从现实情况来看,城市风貌危机并非中国独有的社会问题,在西方的城市新区同样存在,只是在中国表现得更加严重。风貌问题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需要理性的面对。生态文明时期的城市风貌核心体现在人与大地的精神联系,其实践应该落脚于其完整的、真实的社会生活的体现,刻意地去塑造所谓的城市个性只会带来更大的特色危机。为此,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当前要做的工作是打好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以及城市的发展基础,看淡风貌问题,才是酝酿城市内涵实现美丽中国终极目标的有效路径。

资料来源:

表1:作者自绘;

图1:根据谷歌卫星地图改绘;

图2:来源于杨留义绘画作品;

文中其余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注释

① 包含马里布在内的南加福尼亚地区对于火灾的防御力很低,由于地形原因,消防救援进入该地区较为困难,一旦发生火灾,大概率造成严重的后果。

② 哈维·莫洛奇(Harvey Molotch)教授曾在美国纽约大学的学术演讲汇报上发表此观点。

③ 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曾经提出“人化自然”的观点,即人类社会活动使自然环境逐渐变为属人的存在。

④ 这里的解释参考了社会学家达德利·邓肯(Otis Dudley Duncan)的POET理论,邓肯认为创造并发展人类文明有四大因素,分别为种群(Population)、组织(Organiz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技术(Technology),四个因素相互影响,能够解释一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猜你喜欢
风貌
丝路名品伊兹尼克瓷砖艺术风貌考略
《特战荣耀》:演绎热血成长 展现军人风貌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
论严羽的诗歌创作特色——试析严羽所自为诗反映的思想风貌
漓江流域审美特质之多样的自然风貌
改变行业的未来风貌——2016国际车身行业高峰论坛即将举办
“堵城”影响石城风貌 代表献策缓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