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肺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21-09-25 01:39刘振峰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24期
关键词:低氧血气负压

杨 华,刘振峰(通讯作者)

(1息烽县人民医院院办公室 贵州 贵阳 551100)

(2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贵州 遵义 563000)

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临床中的主要特征为呼吸窘迫和严重低氧血症,严重时患者可能因呼吸困难而发生休克[1]。临床治疗ARDS主要方式为机械通气,但机械通气时患者气管纤毛的蠕动不如正常时,因气管中分泌物不能及时排除而堆积在气道中,增加了气道阻力,能够导致感染、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加重等多种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恢复造成了严重影响[2]。有学者提出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losed endotracheal suctioning,CS)一种新的吸痰方式,该方式在吸痰的同时也可进行机械通气,不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3-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20年7月息烽县人民医院和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40例ARDS患者,依据不同吸痰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140例患者中男100例,女40例,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52.16±3.6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被我院主治医生确诊为ARDS;(2)患者的器械统计方式相同,均为SIMV方式;(3)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进行心肺手术的患者;(2)患有心血管、肝肾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3)排除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或家属;(4)无法获得详细完整资料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法,首先将呼吸机与气管的插管分开,将吸痰管插入并超出气管插管前段1 cm以下,进行负压吸引持续15 S时间,在吸引的同时以旋转的方式将吸痰管撤除,然后立即连接呼吸机。观察组采用闭合式吸痰法,将CS系统的三通管分别与气管插管、呼吸机及负压吸引装置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吸痰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将吸痰管插入并超出气管插管前段2 cm以下,负压40 kPa进行负压吸引持续15 S的时间,在吸引的同时以旋转的方式将吸痰管撤除。

1.3 观察指标

吸痰前2 min和吸痰后0.5 min采集所有患者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记录比较两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二尖瓣脱垂(MVP)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每次吸痰后降低脉搏血样饱和度最大值、恢复至吸痰前的时间和降低到最低值;比较两组治疗后肺炎发生率和肺炎发生时间,并对吸痰效果进行评分;评价标准:完全无痰为0分、吸痰后肺部的痰鸣音消失且湿啰音的范围明显减少为1分、有少量痰液,但基本已没有影响,为2分,痰液减少不明显为3分,分数越低表示吸痰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吸痰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

对照组吸痰后PaO2、SaO2、SpO2水平明显低于吸痰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H值和PaCO2水平与吸痰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后PaO2,pH值、PaCO2、SaO2和SpO2水平与吸痰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观察组PaO2、SaO2、Sp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吸痰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s)

表1 比较两组吸痰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s)

注:吸痰后两组比较*P<0.05。

项目 例数 pH PaO2/mmHg PaCO2/mmHg观察组70 吸痰前2 min 7.40±0.07 124.25±33.95 33.40±5.88吸痰后0.5 min 7.40±0.05 114.50±26.75*32.00±4.88 t 0.00 1.887 1.04 P 1.000 0.074 0.346对照组70 吸痰前2 min 7.40±0.05 121.98±33.28 34.18±5.41吸痰后0.5 min 7.40±0.06 95.12±22.37 33.80±5.39 t 0.00 3.27 0.416 P 1.000 0.022* 0.699项目 例数 SaO2/% SpO2/%观察组70 吸痰前2 min 97.07±1.94 97.07±1.94吸痰后0.5 min 97.30±1.28* 96.71±1.49*t 1.62 1.00 P 0.167 0.336对照组70 吸痰前2 min 97.97±0.80 97.64±1.45吸痰后0.5 min 95.98±1.74 93.21±2.72 t 3.67 5.82 P 0.045* 0.000

2.2 两组患者吸痰后患者血气恢复至吸痰前所需要的时间

吸痰后观察组血气恢复正常的时间(0.53±0.07)min短于对照组(10.07±1.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4,P<0.05)。

2.3 观察两组不同吸痰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两组吸痰后HR、MVP和CVP指标均较吸痰前有明显改变,但两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吸痰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s)

表2 两组吸痰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s)

HR/(次•min-1)组别 例数CVP/cmH2O吸痰前 吸痰后 吸痰前 吸痰后观察组70 98.32±4.50 100.20±5.80 11.54±3.30 11.90±4.40对照组70 96.11±5.70 100.60±5.90 11.60±3.80 11.83±4.30 t 0.774 0.601 0.478 0.875 P 0.202 0.193 0.212 0.345 MVP/mmHg吸痰前 吸痰后观察组70 87.42±13.20 88.65±14.80对照组70 85.63±16.20 89.21±14.50 t 0.700 0.571 P 0.174 0.261组别 例数

3.讨论

临床中因吸痰诱发或加重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等因素已被诸多研究证实,治疗过程中应减少或采取有效防止吸痰诱发的低氧血症[5]。针对上述因素临床中多采用更换吸痰管型号、充氧吸痰双腔管使用、更改吸痰负压大小、进行过度通气等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但未达到临床理想效果。开放式吸痰需脱离呼吸机的同时进行负压吸痰,此时不仅呼吸机不能进行供氧工作,负压还可从肺内吸走部分气体,导致肺容积和肺泡内压下降,导致短时间后通气和血流比例平衡失调。

研究显示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是一种新的吸痰方式,该方式在吸痰的同时可进行机械通气,不会造成病情加重的风险。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气各项指标较吸痰前无明显变化。吸痰过程不需脱离呼吸机就可保证患者肺通气,可有效降低压力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负压吸气导致的气体改变情况和肺容积变化较小,防止了肺泡反复复张和塌陷,降低了低氧血症的发生率[6-7]。观察组和对照组吸痰后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气指标与吸痰前无明显改变。研究发现观察血气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组患者血气恢复时间的增加会加重肺功能负担。观察组治疗后肺炎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吸痰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细菌感染概率。

综上所述,闭合式气管内吸痰不需脱离呼吸机,有效减少了患者低氧血症和肺损伤发生率,加快了患者术后恢复,且术后感染类并发症明显较开放式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吸痰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低氧血气负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低氧促进hBMSCs体外增殖中的作用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裸鼹鼠不同组织中低氧相关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