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尊,郑晓骏,高卫萍(通讯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目前在临床上,有不少中医工作者通过从“肺”论治该病,也取得了不少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从“理论依据”及“临床运用”两方面,分述中医从“肺”论治干眼。
干眼属中医的“白涩症”“神水将枯”等范畴。病变部位主要表现在白晴、黑晴。《银海精微·五轮八廓总论》谓:“肺属金,曰气轮,在眼为白仁(白睛)。”提出白睛为气轮,白睛病变常之于肺。如肺阴不足,虚热内生,可致虚火上灼于目,则目失濡润,干涩而不泽。此外,《素问·经脉别论》云:“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布散津液,使目窍得以宣通、濡养。”即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将水液布散全身,质轻的水液布散至清窍,宣发正常则目中玄府得以通利,目窍得以濡润,视物清晰。且肺为娇润之脏不耐寒热;因此,当热邪隐伏于肺络,可令肺失宣降,精微无法正常布散至眼窍也可导致干眼。
左静[1]通过对141例患者调查研究发现:当代青少年多因环境污染、饮食辛辣刺激、工作学习压力大等原因,而容易出现燥热内生而伤及肺阴。肺阴虚损,不能上奉濡养于目,可现双目干涩。为此,当代青少年干眼患者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肺阴不足证”。周璠等[2]认为:干眼的发生,同“肺”关系密切。如肺热伤津、燥邪伤肺、肺阴不足等病因,皆可导致干眼。王瑛璞等[3]认为:干眼的病因病机涉及“肺胃积热,热伤阴津”“肺阴不足,肺失通调”。
通过上述不难发现:干眼的成因和演变,同“肺”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肺阴不足、肺失宣降、肺热蕴结等,皆为干眼常见的病因病机。为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注重养肺阴、宣肺气、清肺热为主。
现阶段,临床中医工作者从“肺”论治干眼,主要分别采用“滋阴清肺”“滋阴宣肺”和“清热利肺”为治疗大法,并且根据大量研究证明:通过这3种治疗大法在干眼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皆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4]。
临床针对主症:眼干涩、眼痒,久视疲劳。次症伴有肺阴不足症状及舌脉表现患者,采用“滋阴清肺法”来治疗。主以“滋阴药”配合少许清热生津及疏风解表药物来进行。曾铃[5]在临床上对于肺阴不足证的干眼患者,采用自拟中药方(生地黄、白芍各15 g,玄参、麦门冬、贝母、牡丹皮各12 g,薄荷10 g,生甘草6 g)以“滋阴清肺,生津润目”。结果发现:该方不仅能有效增加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改善泪膜质量、同时对于患者的全身症状、舌像、脉象也有不同程度改善。蒋雪莹等[6]将60例肺阴不足证的干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外用贝复舒滴眼液滴眼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中药方(生地黄、当归各15 g,玄参、白芍、玉竹、防风、荆芥各10 g)内服。结果发现:该方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肺阴不足证的干眼患者眼局部症状,同时经过该方内服治疗后,患者的BUT值、FL评分和SIT均较前改善,并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贝复舒滴眼液。邓之华[7]于临床对115例属肺阴不足证的干眼患者采用平行对照加载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聚乙二醇滴眼治疗,而观察组加用自拟中药方(生地黄15 g,百合、白芍、麦冬、太子参、菊花、枸杞、知母、当归、黄精各9 g,浙贝母、蝉蜕、甘草各6 g)内服治疗。结果发现:对于该类干眼患者,相比单用聚乙二醇滴眼液,通过聚乙二醇滴眼结合中药方内服,疗效更为显著。姚靖等[8]针对60例肺阴不足证的干眼患者,采用清眩润目饮(玄参、生地黄、麦门冬、金银花、连翘、天花粉,防风等)内服的同时,配合外用熏眼及双侧眼周穴位及皮肤点刺放血、拔罐。结果发现:在这60例患者中,存在41例经过该法治疗后,不仅泪液分泌明显增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眼表炎症消失;同时,其主观症状也得以明显改善。此外,也存在有18例患者病情好转,总有效率高达98.33%。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以上研究成果表明:虽然“滋阴清肺”法治疗干眼有效,但也可发现这些临床运用,较多情况下是以“滋阴药”为主,进而配伍各种疏风解表药。在缓解干眼患者双目干涩感的同时,也较好地改善了眼痒、眼痛等症状。
目前,临床对于证属“肺阴不足,玄府不通”患者,通过“滋阴宣肺法”治疗干眼,主要以“养阴类”的药配伍具有“通窍发汗”功效的中药,以促进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来进行,以求在滋养肺阴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干眼治疗效果。汪楚青等[9]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干眼患者通过中药方(北沙参、玄参、黄精、天花粉、五味子各15 g,生地黄、麦冬、川石斛、地肤子、浮萍、西河柳、紫苏、紫巴戟天、乌梅、千里光各12 g,石菖蒲10 g)内服的同时,结合雷火灸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通过该联合疗法治疗后,患者不仅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安全性高。谢礼丹等[10]对90例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患者进行诊治后发现:对于此类干眼患者,给予选用北沙参、玄参、黄精、天花粉、五味子桔梗等能够滋阴宣肺的中药为主,进行组方内服治疗后,在提高SIT水平、降低FL评分方面,均优于单纯给予思然滴眼液治疗。苏晶等[11]认为人体结膜上杯状细胞、开口在穹窿部泪腺、副泪腺皆属玄府范围,而“肺阴不足,玄府郁滞”为干眼病机[12]。因此,其曾对42例证属“肺阴不足”的干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药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9例,中药治疗组23例。对照组仅用玻璃酸钠治疗,中药治疗组则用玻璃酸钠点眼配合内服中药方(生地、麦冬、南沙参、北沙参、川石斛、地肤子、晚蚕砂、浮萍、西河柳、巴戟天、紫苏、乌梅、千里光各12 g,石菖蒲10 g)治疗。结果发现:在对照组患者中,存在治愈0例,好转14例,无效5例;而在中药治疗组的患者中,则治愈4例,好转19例,无效0例。并且中药治疗组患者的主观症状、BUT、SIT和FL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1月后中药治疗组患者病情未复发。而这些研究,求证了通过中医的“滋阴宣肺”法治疗干眼疗效快、安全性高且能明显减少患者复发概率,同时也为通过“宣通玄府”来治疗干眼,提供了实际参考依据。但所列出的“宣通玄府”治法均在滋养肺阴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单进行宣肺发汗,通利玄府,是否患者会在短时间内暂时的改善症状尚未可知。
当下,对于“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等,失治误治,邪气伏于肺脾,或无明确相关病史者而根据主症:双目干涩、烧灼感、畏光、视力疲劳结合舌脉辨证为“肺热蕴结”干眼患者,临床通过“清热利肺”为治疗大法。在治疗干眼的过程中,首选的中药方剂为“桑白皮汤”。并且,存在大量实案表明:“桑白皮汤”运用于干眼的临床治疗确实有效。冯磊等[13],为观察应用桑白皮汤治疗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的临床疗效,则选取了28例(共52眼)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4例(26眼)。其中,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外用点眼治疗;治疗组则给予中药方剂桑白皮汤内服治疗。结果发现: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69.2%,治疗组有效率为92.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泪液分泌量疗效方面:对照组有效率为46.2%,治疗组有效率为8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得出结论:桑白皮汤治疗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疗效显著,具体可表现在有效提高患者泪液分泌量及改善干眼症状方面。柳园园等[14]将80例干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桑白皮汤内服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同样求证了桑白皮汤对于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患者疗效较好。为了进一步验证桑白皮汤对蒸发过强型干眼疗效,李强等[15]临床选取142例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给予桑白皮汤治疗。治疗2周后发现:142例患者中,治愈患者29例,好转85例,未显效患者28例,总有效率80.3%。结果发现满足眼部干涩、烧灼感、视物疲劳及舌脉表现患者,无论是长期视频终端使用,佩戴角膜接触镜,睑板腺功能障碍或是激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蒸发过强型干眼都可以通过桑白皮汤治疗来改善症状。史孝红[16]选取了60例被确诊为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的患者,参与临床研究。而在研究过程中,采取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于中医治疗组患者,采用桑白皮汤内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用复方氯化钠滴眼液治疗。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发现:中医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3.3%,远高于对照组。尤其可表现在中医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泪液分泌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戚万娟[17]对35例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患者,采用桑白皮汤内服的同时联合玻璃酸钠外用点眼,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单纯使用玻璃酸钠缓解干眼症状,通过桑白皮汤内服联合玻璃酸钠外用点眼,可更好的改善患者双目干涩、畏光、视力疲劳、视物模糊等干眼症状。且治疗后患者的BUT以及STI监测指标亦改善明显。陈丽萍等[18]则选取210例干眼患者,通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桑白皮汤内服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5.24%。具体可体现在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泪液分泌量均高于对照组,而主观症状评分、荧光素染色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IL-1、IL-1β、TNF-α、MMP-9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美琳等[19]通过临床实践还发现:对急性结膜炎愈后的干眼患者,采用清热利肺法,以桑白皮汤(桑白皮、黄芩、地骨皮、金银花、赤芍、玄参、旋覆花、桔梗各15 g)加减熏蒸联合聚乙烯醇治疗,可较好减轻眼表炎症及迅速改善患者干眼症状,且疗效优于单用聚乙烯醇。而以上这些临床研究同样也指出:具有“清热利肺”功效的桑白皮汤,运用于干眼的治疗过程中,普遍针对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患者的疗效较好。例如,“桑白皮汤”除了能够有效缓解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患者的自觉症状外,也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BU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等各项干眼指标及降低各类眼表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但相对于蒸发过强型干眼则观察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
综上所述,中医从“肺”论治干眼,无论是以“滋阴清肺”“滋阴宣肺”还是“清热利肺”为治疗大法,皆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20-21]。然而,因目前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干眼的病因病机认识,仍处于较浅阶段。为此,如何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该病的病因病机,这对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在防治干眼的过程中的疗效,从而更好地体现“治病必求其本”,具有重要意义[22]。另一方面,目前也有最新研究表明:通过骨髓与脂肪充质干细胞运用于干眼的治疗过程中,可有效降低眼表炎症指数、延长BUT、减少FLS、修复角膜上皮,并且增加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及泪液分泌量。那么,日后从“肺”论治干眼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中药内服的同时,联合骨髓与脂肪充质干细胞治疗,可否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23],这些也有待日后继续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