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红,王 娜,张 青,徐 姣,张禹辰
(北京市海淀医院导管室 北京 100080)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疾病,其病死率高、病发突然、康复缓慢[1]。该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由于某些诱因而破裂,患者心血管内膜出现损伤、内皮细胞进行收缩,血小板被激活后出现腹壁血栓,冠状动脉最终完全闭塞,导致心肌持续缺血缺氧从而坏死形成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主要是疏通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研究表明[2],PCI手术虽能提高患者存活率,但由于手术的有创性,患者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心理长期处于负面状态下,将影响患者康复,导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低下,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聚焦解决模式是基于心理学知识所构建的模式,其主要在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尊重患者自我意愿,挖掘患者自身潜能,增强患者对疾病突发的应对能力,从而在此过程中实现构建目标。本文旨在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9年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5.62±5.27)岁;ST段抬高型23例,非ST段抬高型22例。研究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65.74±5.38)岁;ST段抬高型19例,非ST段抬高型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齐全;③无严重精神类疾病、具有正常沟通能力;④无手术禁忌证并已接受PCI手术。(2)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衰竭;②患有恶性肿瘤;③凝血功能异常;④合并脑血管疾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健康宣教、密切监测病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具体如下:(1)成立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小组,小组包括1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5名护理护士。组长由护士长担任,负责组员的岗前考核、培训,监督护理方案的实施。组织组员培训“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聚焦解决模式”等相关专业知识。小组共同分析患者病史,采用查阅文献等方式,制定个性化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方案。(2)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方案包括描述问题、构建可行目标、探查例外、给予反馈、评价进步5个项目。①描述问题:充分了解患者个人基本信息与病历资料,建立信任医患关系。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疾病认知及态度,鼓励患者述说病程中所遇问题,评估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告知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护理能力对PCI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及治疗信心。②构建可行目标:深入了解患者心理需求,依据患者及自我护理能力,制定个性化可行性聚焦解决模式目标值。心理弹性:坚韧评分≥30分,自强评分≥20分,乐观评分≥20分;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评分≥55分,自我概念评分≥35分,自我责任感评分≥30分,自我护理技巧评分≥45分;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00%。③探查例外:给予患者积极心理暗示,分享成功案例,提升患者处理问题的参与感及解决能力,同患者一起学习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聚焦解决模式护理的健康知识及处理方式,鼓励患者进行独立思考,从偶然事件中学习持续保持心理弹性的高水平、自我护理能力的方式。④给予反馈:护理期间,每2 d对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护理能力构建目标值完成度进行评估.⑤评价进步:依据情况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给予患者适当鼓励,提高患者积极性,增加完成构建可行目标的信心。(3)护理频率:1次/2 d,20~30 min/次。护理中,依据患者每次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频率,直至患者最终完成目标值。
(1)采用心理弹性评估量表(CD-RISC)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弹性水平,量表包括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心理弹性越好。(2)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量表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4个维度,共43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分值为0~215分,分数越高则自我护理能力越好。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护理前CD-RISC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CD-RISC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CD-RISC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研究组 45 58.62±12.14 83.64±11.72 8.12 0.00对照组 45 58.81±12.53 72.29±12.51 4.17 0.00 t 0.06 3.63 P 0.95 0.00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ES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ESCA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ESCA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研究组 45 119.16±20.30 180.64±23.05 10.36 0.00对照组 45 118.87±21.32 147.75±24.67 4.85 0.00 t 0.05 5.34 P 0.96 0.00
聚焦解决模式又称建构解决模式,“聚焦未来、目标指向”是其核心[3]。聚焦解决模式主张医患达成协作关系,不仅专注常规护理,同时注重培养患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患者作为护理方案的主题,使患者有参与感,充分激发患者正向潜能,以此获得最佳护理效果[4]。相关研究表明[5],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护理,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提升康复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后,研究组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有助患者预后康复。这是由于聚焦解决模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激发患者自我潜能,通过以患者为主体构建目标值,患者参与到方案定制、方案实施、问题解决中来,使其对护理方案有了参与感。同时适当对患者方案的进程予以肯定,对患者进行积极心理暗示,患者获得肯定后持续保持激发正常潜能,以此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从而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同时本文研究表明,常规护理以医护为主,患者处于被动护理的位置,对护理过程没有参与感,尚未激发患者的正向潜能。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可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促进后续康复,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