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力能源使用量不断增加,电力用户及时缴纳电费,提高电费回收率,是保证电力企业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文章针对电费回收管理工作的特点展开分析,详细探讨了新常态下电费回收风险分析方法,就电费回收风险防范措施加以具体论述,可供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电费回收;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9-0-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9.037
电力企业是电力运营的中间環节,也是关键环节,电力企业将电力输送给用户,用户将电费缴纳给企业,从而使运营链能够稳定运行下去。电费回收是电力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如果电费回收不及时,会导致电力企业资金链断裂,阻碍电力生产与输送。
1 电费回收管理工作的特点
电力系统是由供电、送电和消费环节组成的闭环系统。由于电能不能储存的特点,要求供电、送电和消费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一般商品与货币的交换过程不适用于电能这类商品。电力企业通过电能表记录用户耗电量,抄表员按期上门抄表,用户与电力收费员核实后缴纳电费,回收的电费再用于电力的生产。这一电费管理过程的核心就是电费回收,电费是电力企业重要的经营指标,直接反映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成果。
目前,我国用电方式依旧以“先用电后缴费”模式为主,电费催收的及时性、有效性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电力企业运营中,用电客户拖欠电费的情况较多,具体原因众多,包括:恶意与非恶意两种,其中恶意拖欠包含对供电服务不满意、经济能力差等原因,而非恶意拖欠包含缴费渠道限制、按时缴费意识差缴费周期不固定等原因。
2 新常态下电费回收风险分析
针对电力企业电费回收率低、风险高的问题,科学开展用户风险预测与分析十分关键,下文以基于大数据的电费回收风险模型构建为例展开分析[1]。
2.1 电费回收风险预测模型
电费回收风险预测模型结构,主要可分为四部分。数据获取:此模型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对原始数据进行读取,并提取风险用户基础数据。数据准备:通过特征工程处理风险用户数据,获得训练集、测试集,为建模做准备。模型训练:对用电客户全年的用电历史数据进行训练,获得训练模型,并以此预测下个月用户电费拖欠概率,输出相应的结果。风险评估与预测:基于概率值对用电客户电费回收风险级别进行划分,包括高、中、低三个级别,并将预测结果反馈至大数据平台。
2.2 特征工程处理
电费回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的基础是数据,需对数据进行特征工程处理,由此得到适合模型训练的数据。此模型实施两次特征选择,第一次选择50个特征原始数据,对特征间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并剔除冗余特性,选择30个合理特性,如表1所示。根据第一次结果开展第二次特征选择,对剩余30个合理特性开展重要度分析,将重要度较低特性逐步去除,并选择最有效特征集开展模型训练。
2.3 模型训练
此模型采用集成学习方法构建电费回收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分阶段训练方法,训练不同决策树,并获得多个输出结果,通过特征工程处理后模型训练,获得最终模型预测结果。
2.4 风险评估与预测
此模型根据用电客户违约概率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如表2所示。同一风险等级下的用电客户分为有拖欠、无拖欠两种,以此完成电费回收风险评估与预测。
3 新常态下电费回收风险防范措施
新常态下电费回收工作的开展,应以上述模型为基础,全面打造电费风险多维管控体系,多措并举防范电费回收风险。
3.1 推广预购电服务,把稳电费回收源头关
电力企业需夯实抄核收管理基础,提供预购电服务。
定计划:以2021年为例,年初需制定里程碑计划,分解计划,包括分供电所、分月、分周等。
严入口:针对新增客户,严把入口关,软硬件措施并用,其中软件措施包括业扩提速、办电成本节省等,硬件措施包括投资分界开关、断路器等,新增户实行预购电。
消库存:高供低计存量客户,供电企业可利用营销项目为用电客户开展预购电改造工作,协商签订预付费协议。
选方案:高供高计存量客户,供电企业可采取主动上门服务,为客户制定最优计价方案,协商执行预付费。
降成本:到户均价>1元的客户,供电企业需提供“电管家”电费账单分析服务,为企业客户的降费增效提供可靠策略,和谐供用电关系。
强考核:供电企业需出台《电费回收绩效考核办法》,按照电费回收率高低进行月度奖惩,对月度催收进度滞后的供电所扣罚业绩分值。目前,国网电费催收考核模式为电脑自动化抄表后,经电费核算员发行电费后第二天24时考核电费自然回收率指标,即电费发行就要把电费回收完毕,指标标准98%,而月结电费回收率要达到100%。
3.2 完善管控机制,把牢电费回收过程关
供电企业需扎实推进“电费管控再精益”行动,在保障电费足额回收的基础上,创新优化运行机制,注重挖潜增效,完善因“户”制宜的管控机制,降低催收风险。
根据近两年用电客户的电费实际缴纳情况,建立客户数据库,计算全部客户分数,事先判断电费回收风险[2]。
电费管理专责人定期召开分析会,发挥“头脑风暴法”群策群力商讨回收举措,制定三类方案强化催收管控,针对低风险客户,积极协商进行预购电装置的安装工作;针对中风险客户,为客户量身制定最优的计费方案,签订相应的预付费协议;针对高风险客户,由专人密切跟踪用电客户的生产经营、资金流向等,从“事后管控”朝着“事先预防”的方向发展,精准分类分策实施。
费控装置安装应用是全面推进营销智能化网络建设的需要。费控装置需做好逐户排查、调试工作,重点排查费控装置设备接线是否正确、终端设备是否具备执行费控条件及开关运行状态等情况。对排查出的问题与缺陷逐条登记建档,当场能整改的隐患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提前做好整改计划进行整改完善,切实发挥实时检测客户用电负荷、提醒客户及时缴纳电费避免欠费停电现象发生、有效治理电力客户设备安全隐患等作用。
实施电量电费智能核算优化提升项目,升级“一类一策”智能审核系统,制订核算环节新规则,提升审核规则拦截异常样本的准确率,提高电量电费审核风险控制能力和电费自动化发行水平,高压客户电费自动发行率从0提高到80%,低压客户电费自动发行率从95%提高到98%。
3.3 搭建政企协同平臺,把准电费回收质量关
供电企业出台电价优惠政策后,企业主要负责人需多次向地方政府领导汇报降费成效,赢得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促成公用事业、机关单位电费按期拨付。
向政府主管部门书面汇报电费回收困境,联合镇街办政府对拖欠电费客户召开诫勉会,通过企业征信告知书、律师函送达等措施;积极对接行政审批服务局,促成涉电领域失信行为纳入政府信用平台,增加企业违约成本。
对高耗能企业逐户上门走访,成功推动发改局发文认定高耗能清单,确保阶段性降费政策的平稳落地。
3.4 拓宽线上缴费渠道,把好电费回收便捷关
采用营业厅引流、微信群传播等媒介开展“网上国网”“电e宝”等自有渠道推广,利用电费红包、积分兑换吸引微信、支付宝等存量客户[3]。
积极推介国网商城“电e盈”产品应用,实现预存电费利息返现,利用“电e贷”,将企业电费风险转嫁到金融机构;利用“电e票”,开通承兑汇票交纳电费渠道,进一步丰富客户的“金融服务”缴费体验。
紧抓“四进”大走访、购售同期宣传等活动契机,对工商业客户逐户走访,落实优惠电价政策,纾困惠企降费增效,协助企业共渡难关。
4 结语
电费的清缴工作效率低、难度大,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降低电费回收风险是电力企业经营发展的重点所在。电力企业针对电费回收问题,可构建用电客户电费回收风险预测分析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完善相关管控体系,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方法,切实提高电费回收率,保障电力企业健康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山薇,包红新,庄莉.电费回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0):93-94.
[2] 李莉.新形势下电费回收风险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7):174,176.
[3] 李天诗.电费回收管理现状及风险防范措施的分析[J].科技资讯,2016,14(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