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祥翠
周一下午的班会课,师生问好的声音刚落下,我正准备宣布班会课的主题,小辉便急匆匆地走上讲台:“老师,我在上学路上捡到了一元钱,交给您。”我还未回应,她已经回到座位上了,只剩那枚硬币静静地躺在讲台上,像在向我发问:“我该何去何从?”
我看向小辉,她的眼神里有些期待。再环视全班同学,部分同学看起来不以为然,有的同学甚至在小声讨论,隐约听到在说“out”。“拾金不昧”“传统美德”“正能量”等关键词在我脑海中浮现,“计划赶不上变化”,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今天的班会主题: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元钱。
我们捡到的仅仅是一元钱吗
“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捡到一毛钱或者一元钱等小数额金钱却找不到失主的经历?你是怎么处理的?”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课堂热闹极了。“一毛钱、几毛钱我懒得去捡。”“我捡到过,把它放在储蓄罐里了。”“我捡到过,想交给警察叔叔,可附近没有警察,就交给老师了。”“我没有交给警察叔叔,但我把它投入了爱心捐款箱。”……
我说:“是呀,捡到小数额钱的情况较为普遍,看来今天的班会很有必要。”
我顺手拿起了小辉放在讲桌上的那枚硬币,问:“这一元钱该怎么处理呢?”
“小辉呀,你真是没事找事,以后学我,干脆不捡,免得麻烦。”“得了,就让它作为班费吧!”……
我观察了几分钟,发现争议焦点有两个:一是捡还是不捡;二是捡到后怎么处理。我先肯定小辉的行为,接着又问:“同学们对懒得去捡的行为怎么看?一元硬币,我们用过很多个,你是否仔细观察过它?”我把一元硬币交给学生,让他们相互传递着观察。
待学生观察完,我轻声问:“如果每个人都不去捡,那么无数只脚都会踩到它,我们踩到的仅仅是一元钱吗?”
学生反应过来了:“啊!会踩到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
在学生观察硬币的过程中,我用屏幕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其中第一章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弯腰捡起别人遗失的一元硬币是小事,举起的却是国家的尊严,这是爱护人民币、热爱祖国的行为啊!”
同學们表情凝重,陷入了沉思。
捡到的一元钱该如何处理
我再次举起硬币说:“拾金不昧是值得肯定的,但这枚沉甸甸的一元硬币该如何处理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方案。”我对各小组巡查指导,共同形成了解决方案。
方案一:做好记录,时机合适时,投入爱心捐款箱。
方案二:交到公安机关,一定段间后仍然无人认领,则上交国库。
教室里不知哪个同学说:“如果捡到数额大的钱该怎么办?”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报警!让警察叔叔帮忙寻找失主。”
我最后总结:“勿以善小而不为,无论我们捡到一毛钱、一元钱还是更多钱,都应该拾金不昧。弘扬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行动吧!”
课后反思
当“一元钱硬币事件”打乱我的班会课计划时,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契机,便及时改变了班会主题。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捡到小数额金钱该怎么办,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惑,教师应当给予回应,带他们走出困惑,呵护其善念。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