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会自主学习”到“都会自主学习”

2021-09-24 04:07金陵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西江月词作教学法

金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吴婷首试翻转课堂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

在中小学教师中,以为学生不会自主学习者大有人在。但吴婷选择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微课程教学法实验,恰遇微课程教学法发现学生天生具有自主学习潜能,只要教师搭建好学习脚手架,所有愿意学习的学生都能学好。尤其具有挑战意义的是: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学习须从学习知识入手,进而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使知识与经验结合,直达内化知识的高度。通俗而言,就是:学什么,会什么。

难道学生学宋词还能写出词作?要知道,唐诗宋词,并称为中国文学史双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我们的学生有希望企及?

也许吴婷是在忐忑不安中走进微课程教学法的,但她一路坚持,先修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基本功,从达成目标的设计学起,遵循“三要素”,避忌“负面清单”,一稿一稿改进,直至合格。目标设计具体精准之后,往下的设计便势如破竹,从目标管理、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任务导向的学习方法,到需求导向的视频开发,从巩固知识过渡到内化知识的课堂学习任务设计,最后再做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引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向往),一环套着一环,直至以系统最优化为衡量标准的学习设计全部完成。于是,走进实践殿堂,再现高质量学习的发生。

从吴婷《小荷才露尖尖角,词学创新别样红》一文中我们可以读到八首孩子们填写的《西江月》,主题均为“秋”,但“瑟瑟寒风舞动,凄凄残柳飞扬”的六言对仗,“洁霜莹珠润秋风,丝雨淅零冷冽”的秋雨惆怅,“桂花十里散花香,千里菊花开放”的豪迈意象,“旧时桂树草地边,穿过小桥忽见”的惟妙模仿,“孩童草地放紙鸢,欢笑洒飘一片”的童真想象,“秋风习习扑面,微雨潇潇连念”的少年情思,“银杏无香落前窗,点点秋雨尤降”的骚客文思,“秋叶红黄忽飞落,秋水共天一色”的诗情画意,美不胜收,跃然眼前。假如有心查一查当时上课时收集的创作数据,你会发现,学生当堂完成整首《西江月》填词的百分比达到94%。不会自主学习的学生,几乎都会自主学习了。

如此看来,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更新,对学习主体的认识需要重新审视,即便是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也到了要做出改变的时候。前有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美术、信息和语文一般文体等学科的成功实践,近有古诗词创新教学不可思议的万般惊喜,我们还有多少不能跟上时代步伐的理由呢?

猜你喜欢
西江月词作教学法
唐启辉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西江月·感怀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西江月
浅议李清照词风格的变化与时代的关系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