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与粘贴图形——除夕习俗》 教学设计

2021-09-24 04:02陈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福字粘贴灯笼

陈晨

● 设计思想

以提升学生综合信息素养和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本课紧紧围绕“除夕习俗”主题,以“贴福字”“吃年夜饭”“挂灯笼”和“放烟花”为任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将画图程序中的“复制”与“粘贴”、旋转/翻转、调整图形大小等工具的使用融合到各个任务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家国情怀。同时,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情境的导入和重难点的突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构建高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 学习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之前已经学会了“铅笔”“刷子”“矩形”“椭圆”“橡皮”“多边形”等基本工具的使用,对用“画图”程序创作出的图画作品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和审美能力。本课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与心理特征,以除夕习俗为主题进行四个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认知学习形成一个有梯度的学习进程,学生不仅对“复制”和“粘贴”、“旋转”和“重新调整大小”的方法学习有很大的探究兴趣,还能借助微课对有难度的問题进行探究。

● 教学目标

掌握利用“复制”与“粘贴”为大门贴福字,将美味端上餐桌;学会运用图形的“旋转/翻转”工具为房间挂灯笼,运用“重新调整大小”工具来添加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创意新年画环节,能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通过除夕习俗四个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尝试的精神,合作与交流能力和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复制”和“粘贴”、“旋转/翻转”和“重新调整大小”命令的使用方法。

难点:学会运用“旋转/翻转”工具为房间挂灯笼,掌握利用“重新调整大小”工具为窗外添加五彩缤纷的烟花。

●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除夕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这个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在烟花满天中迎新春。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小视频,并请大家看完后回答,除夕当天有哪些习俗呢?

生: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吃年夜饭、放爆竹和放烟花等习俗。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除夕当天的这些习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复制与粘贴图形——除夕习俗。

设计意图:播放《除夕习俗》微视频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保持足够的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积极探究,掌握新知

(1)趣谈欢度除夕方式

师:仔细观察图片,想一想你们是如何欢度除夕的?

学生填写学习单并回答。

教师板书:贴福字、挂灯笼、吃年夜饭、放烟花。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欢度除夕的方式,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设计思维习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复制与粘贴——贴福字、吃年夜饭

师:喜庆的大红“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如何将“福”字贴到大门上?

生:复制——粘贴。

任务一:牛刀小试。

请同学们打开学习单,自主学习尝试利用“复制”与“粘贴”工具给大门贴上福字,将美味的年饭端上桌。

请一位同学上台尝试体验贴福字。

演示操作:选择工具—在“福”字左上方拖动矩形选区—复制—粘贴—移动到门上(如图1)。

师:“福”字周围有白色的背景,影响美观,如何去掉呢?大家可以尝试勾选“透明选择”工具。

学生自主完成贴福字任务。

师:吃年夜饭是除夕家家户户最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其乐融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八宝饭、红烧肉、烤鸡、饺子等美味,请一位同学将你喜欢的美食端上桌。

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困惑:利用矩形选择工具,红烧肉并没有全部被选中?其他学生上台帮忙解决困惑,小锦囊就是“自由图形选择”工具(如图2)。

教师归纳总结遇到不规则图形的选择方法。

学生完成吃年夜饭任务,将香喷喷的烤鸡,甜甜蜜蜜的蛋糕、香甜的汤圆一一端上餐桌。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上台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究与发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成长。

(3)旋转/翻转——挂灯笼

师:挂灯笼是中国的古老习俗,圆圆的大红灯笼寓意团圆美满,为节日营造喜庆的氛围。除夕夜,为我们的小屋挂上大红灯笼吧!

任务二:得心应手。

四人一组合作交流学习,利用“旋转”工具给房间挂上灯笼,看看哪个小组最快为房间挂上喜庆的大红灯笼。

推荐小组代表上台尝试操作,说说自己的做法。

步骤1:运用已知,复制灯笼。师生分析:灯笼现在是一个方向呈现的,灯笼如何成对出现?

步骤2:改变方向,初试翻转。教师揭秘:在“画图”程序中,有一个命令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灯笼的方向,它就是“图像”菜单下“旋转”命令中的“水平翻转”,可以改变灯笼的方向(如图3)。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任务二,并对自己的所学进行评价。

拓展:旋转除了水平翻转,还有垂直翻转,它可以制作出倒影的效果,还可以利用旋转中的向左或向右旋转90度,制作一个漂亮的风车等。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小组成员通过团结协作,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交流问题,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协作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4)重新调整大小——放烟花

师:燃放爆竹烟花应该是除夕当天同学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燃放爆竹烟花来营造热闹喜庆的气氛,给人们带来欢乐与吉利。如何制作出五彩缤纷的烟花效果呢?

任务三:大显神通。

学生观看《放烟花》微视频,结合学习单中的放烟花,通过自主学习微视频中的讲解过程自主尝试具体的操作,并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在“重新调整大小”的对话框中,水平和垂直都设为80,是把烟花的大小缩小到原图的80%(如图4)。倾斜(角度)中的水平与垂直设置的参数不同,它倾斜的角度也会不同,需反复尝试操作。为了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效果,需要多放几个烟花。调整每个烟花的大小与倾斜角度,最后利用油漆桶喷上不同的颜色,呈现五彩缤纷的效果。(鼓励学生操作,提示使用“撤销”修改不满意的操作)

设计意图:放烟花是本节课的难点,利用“调整图形大小”工具和油漆桶工具制作成五彩缤纷的烟花效果,在这个环节使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视频的播放进度进行反复学习,轻松突破重难点,让自主学习真实发生。

3.知识迁移,创新设计

挑战任务:创意新年画。

学生四人一组,利用基础图形,进行复制、旋转或者调整图形大小(次数不限),设计创意新年画来装饰自己的家,增添浓厚的节日氛围。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创意新年画的活动,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数字化资源进行创新设计能力,同时通过小组间挑战竞赛,也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4.作品赏析,拓展延伸

优作欣赏:小组推荐优秀学生作品进行自我分析,分享创作思路与技巧,教师适时点评。

互助评价: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好在哪里?还有哪里可以修改和完善?

自我评价:学生在学习单上进行自我评价。

课件展示:教师展示利用制作的创意新年画,全班共同赏析,共同提升(如图5)。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创意新年画,打开学生的设计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信息素养,同时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5.总结与收获

師:运用今天学习的工具,我们还可以设计许许多多的创意图形,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积极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一个爱祖国、勤动脑、会设计、能创新的信息社会小公民。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对今天的所学进行知识的内化与提升,同时让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收场,激励学生,使其情感得到升华。

● 教学反思

本课是画图程序中很重要的一课,主要是学习使用“复制”和“粘贴”、“旋转/翻转”和“重新调整大小”工具,通过设置“贴福字”“吃年夜饭”“挂灯笼”和“放烟花”这四个除夕活动,让学生掌握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数字化作品创新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从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第一个任务“贴福字”和“吃年饭”,通过学生上台尝试挑战,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第二个任务“挂灯笼”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协作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放烟花”是第三个任务,相对于前两个任务来说稍微有些难度,教师让学生借助微课自主完成任务。最后通过设计创意新年画的挑战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拓展与升华,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设置清晰流畅,任务设计形式新颖、层层递进,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的遗憾之处在于,在最后的创意新年画环节,由于学生是当堂想象创意设计,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最终作品的完成度不是很高,以后可以让学生课前在纸上设计好创意图案带到课堂上,这样就能够精准把握课堂时间,学生作品也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景象!

点  评

本节课巧妙设置了“贴福字”“吃年夜饭”“挂灯笼”“放烟花”和“创意年画”五项核心活动,师生通过“除夕任务”的层层递进,实现了技术的节节拔高、思维的渐次展开和素养的浸润生长,整堂课呈现出三大课堂特色。

(1)任务驱动,打通与现实世界的联接,呈现真实性学习。杜威说过,“最好的教学,是关注到真实世界与学校教育的关联”。本课力求实现从对话中心课堂向活动中心课堂的转变。教师根据学科内容和季节特点,精心设计了“除夕习俗”这个主题,通过项目活动的学习形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多维发展的要求。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关注技术本身,而且关注自然,关注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寻找真实的课题,更让信息技术课堂延续了生命的主题。

(2)聚焦素养,关注信息能力,实现三线联动。本课教学设计在技术层面力求多途径夯实“复制/粘贴”“旋转/翻转”等画图常用工具的技术使用要点;在能力层面力求多角度培养学生应用信息科技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本课主要是信息处理能力)和习惯;在素养层面力求体现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特别是数字化创新和计算思维在课堂上的扎实落地。整节课的学习过程重视知识的建构和学习的迁移应用,实现了技术线、能力线和素养线三线融合,推动了学科能力的提升。

(3)面向未来,培育作品创作的设计思维,构建儿童世界。培育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是新课程的目标。本课作品制作过程采用半加工作品策略,通过关键技术的留白,解决了非零起点和学生进度差异的问题。本课教学还重视设计思维培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引导,教师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设计工具与方法,同时在每个环节提供了相应的设计思维方法和范例,使学生在感受、想象、行动、分享作品创作和成果的过程中,认知、建构和创新属于自己的儿童世界。

本课是画图模块中的经典课例,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有更高的站位,教学过程不要拘泥于技能的熟练,更要重视学生“不教之教”能力的习得。例如,如何从图块操作、图块编辑、图文件保存等迁移至块操作、块编辑、所有信息类型的数据保存,实现大概念统摄下从具体概念到核心概念的高通路迁移。画图创作虽然只是简单任务,但也不要仅满足于作品成果的达成,更要让学生真实经历问题解决(分解、抽象、建模以至形成解决方案)的全过程,培育学生计算思维的能力。

猜你喜欢
福字粘贴灯笼
新年喜洋洋
写福字
糊灯笼
漫话民俗
鸟与灯笼
挂灯笼
挂灯笼
忙忙碌碌的人们
贴福字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