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记忆
刘先生51岁公务员
【诉说】章伯和章伯母都是我父亲的同事。20世纪80年代,各单位都有家属大院。父亲单位是中科院的一家研究所,办公大院跟家属大院连着。北院墙一角开了个洞,一个成年人弯腰可通过,小孩子更没问题。时间一长,成了通行两院的捷径。
章伯家与我家对门。他是上海人,身材瘦小,沪式普通话又快又有调调。那个墙洞就是他告诉我父亲的。父亲带着我试了一次,他壮硕的身体略显吃力,我则一弯腰,猫一样溜过。晚上,讲给章伯和章伯母,两人笑得像孩子。有那么搞笑吗?我不理解,父亲更觉莫名其妙。
章伯1929年出生在上海一个大家庭。1951年在上海大学毕业,分配到设计院工作,4年后,他与第一任妻子结婚。之后的10年间,章伯家经历了巨变,妻子病故,他带着儿子又当爹又当妈,生计艰难。
他怎样辗转来到东北,怎样进了研究所,又怎样与我家为邻,我不得而知,能说出二三的,是在1972年,章伯在研究所认识了做档案管理工作的章伯母。那时,章伯母已经38岁,地道东北人,身材高大,性格豪爽,给人大咧咧的印象。据说一天看到章伯已经十几岁的儿子,大冬天的没棉裤,就买来棉花絮好,做了一件,又暖和又合身。章伯深受触动,动了结婚心思,但怕章伯母拒绝,就请我父亲给撮合。
父亲做得相当给力,几个回合就摸清了章伯母的实底。她早就看上章伯,并愿意给一个半大小子当继母。就在这时,章伯被列入下放名单里,要去偏僻的乡下。章伯愁云压顶,章伯母却没觉有多严重,毅然跟章伯领了结婚证。从此两人聚少离多,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0年。因为这件事,章伯始终对妻子怀有报恩之心。
章伯的儿子在1992年去了澳洲,經过多年奋斗,在那里安家立业。他曾把父亲和继母接过去住,但章伯两口子不习惯。章伯母得了老年痴呆症后,儿子与章伯在如何安置章伯母一事有分歧。儿子想让章伯把章伯母送进专业护理机构,让专业人士照料,父亲好得到“解脱”,保障自己的生活质量。但章伯不同意,他在电梯门口跟我母亲唠起来,说着说着激动地说:“不能那么做啊,她对章家是有恩的,我不能不顾责任和道义。”
我们居住的家属楼是2000年拆除原地重建的,巧的是重新分配的住房,我家和章家又是邻居,一梯两户那种。我家170平方米,住着双亲和我自己的一家三口,热热闹闹的五口之家。章伯家143平方米,虽然不如我家大,但只有他和章伯母居住,那年章伯72岁,章伯母71岁,章伯身体还好,可章伯母的病情很严重。
两家虽然一墙之隔,但不像以前那样往来了。家门一关,各过各的日子,偶尔在院子里遇到,他俩的样子也让人不胜唏嘘。快20年就这样过下来,我家生活变化很大,父母相继离世,我的女儿也上初中了。章伯母在2014年走了,章伯去了几趟澳洲儿子家,回国后,就跟着一位远房亲戚居住。92岁的他头脑清醒,生活完全能自理。那位陪伴的亲戚才25岁,某天在楼门口跟我说,章伯已经把两任妻子一起埋葬了,墓地在城郊,很不错的墓园。他把自己的墓穴也买好了,挨着两任妻子,到了那边要三人同在一处。
章伯已经成了我的活记忆,虽然少交流,但一想到他就住在隔壁,他身上带着过去生活的强烈信息,我的心就阵阵酸楚。马上就到国庆节了,妻子张罗出游,我提议带上章伯,她完全同意。当然,我还没跟章伯讲呢,但愿他能同意。
美梦姑娘
范女士40岁公司职员
【诉说】我的邻居是对老夫妻,到南方投奔儿子,90多平方米的房子挂牌出租,第一位租客是位外国姑娘,瑞典人,身高足有1.8米,皮肤白里透粉,近看像毛细血管渗血了。大眼睛是蓝色的,说话直视着,瞳孔镜子似的,仿佛能照见对面的人。这种形象只在屏幕里见过,现在突然出现在对门,是邻居,别说我,就是整幢楼,整座园区,都是桩新鲜事。
洋姑娘起了个中国名,叫美梦。傍晚园区小花坛附近,是大爷大妈的唠嗑地,美梦很快发现,这里是练口语和了解世相的好地方,就一头扎进来,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的底细和盘托出。
大爷大妈说她长得漂亮,她就说,像我这种长相的女孩,在家乡多的是;大爷大妈说她一定很有钱,她说谈不上,她家在小镇上,父母都是农民。那里是瑞典最北部,属于北极圈,特别特别冷,“咱这冬天晚上零下20℃算冷吧,我家那大白天都零下30℃。”她努力学着用方言讲话,大爷大妈信了,可年轻一点儿的人,找“度娘”打听,趁美梦还没来,就大声说:“她家那没她说的那么冷,她吹牛呢。”
我就想,这有什么可吹牛的,瑞典冷举世皆知,何且小镇上在北极圈里?美梦也多次跟我说,她儿时吃过不少苦,漫长的冬日,每天都在下大雪,很少见到阳光,早晨9点多天才亮,下午不到3点就黑了,生活单调、寂寞、压抑。由于夏季太短,只有少数几种农作物能成熟,植物生长缓慢,所以,大人都到附近的铁矿谋生。“我上小学时经常跟着父母在矿场摸爬滚打”。最后那4个字,是我先说出的,她聪明极了,一下明白“摸爬滚打”的含义,现学现卖,还相当准确。
她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本书,一本来自远方的,另一个维度的书。她爱吃饺子,我一有空就包,包好便请她过来吃。久而久之,她经常买好食材敲门,搞得我包也得包,不包也得包。“你不用忙,坐着就行,活儿,我全包了。”她的方言汉语已经说得倍儿溜了。
两个女孩子,在周末的灯光下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时间就这样被温暖了。美梦中学时离开小镇,毕业后,上了当地的大学。两年后,父母用积蓄在市区买了一套大房子,“那是他们奋斗20年才换来的。”她低着头擀着面皮,把桌子摁得吱吱响。
美梦在大学学的是国际贸易,要想学好,就必须掌握当今世界贸易大国的语言,于是,她来到中国,开始学习汉语。先是在广州某大学的汉语专业,后来到了我所在的这座城市。
时间过得飞快,一天傍晚,大爷大妈再发布“路透”,说美梦有中国男友了。好嘛,不够意思,消息已尽人知,唯独不告诉我。我直接敲她的门,无人,莫非约会去了?我给她发了条信息:在哪儿呢?她秒回:外边,一会儿回去,找你。
这个“一会儿”居然是5个小时,当她在夜深人静时敲我房门时,我在沙发上已睡多时了。一个兴致勃勃,一个半睡半醒,我俩坐到沙发里,她的新故事让我睡意全无。
某天,她正在校园里晒太阳,突然,有个男孩走过来,用生硬的英语跟她搭讪。她不想理,因为对方英语太差。但转念一想,何不跟他练练汉语?就说:“你想干什么?”因语气没掌握好,有点儿重,男孩有些紧张,以为在警告他,连忙用汉语解释:“我,学校保安,只想跟你用英语聊聊天,提高一下水平。”
两人就这么认识了,并传奇般地成了恋人。春节前夕,美梦要去男友老家,在江西。“不回来了?”我问,她深深地点头。就这样,做了一年多的邻居,她的人生路拐弯了。她幸福感爆棚,淹没了离愁别绪,我祝福她,心有难舍。从此,她从我的生活里彻底消失,连具有老侦探水准的大爷大妈,都没能获得一点儿关于她的信息。
这辈子不可能再为邻
康女士56岁退休职工
【诉说】我是在家属大院长大的。當年大家住筒子楼,几位大名鼎鼎的摄影家,像胡保(化名)就在隔壁,几近于朝夕在眼前。他们为大院里的孩子拍过不少照片。20世纪60年代,他们用135相机,小胶片拍摄,要在暗房冲印。一旦遇到停电就坏了,点根蜡烛,宝贵的胶片里能抢救出几张,已是相当不错了。
40年风雨变迁,发小们都走散了,好在2016年有了微信群,40年未见的发小一一亮相,第一件事就是晒老照片。他们上传了近百张,大多是“胡保叔叔拍的”。胡保叔叔有两个女儿,小冬和小春,水灵灵的两朵花。父亲的眼和创作者的眼,拍摄女儿如同目睹花开,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一流的作品。我父亲虽然不搞摄影,但135玩得一点儿也不差。他给我拍了大量照片,比现在的手机拍、美图P,高出整整一座喜马拉雅山。
大院里有几位小美女,整条街都闻名,有小红、小华、莉莉等。小红的母亲是话剧演员,我在她家看过不少剧照。阿姨太美了,有人说她有俄罗斯血统,真是瞎说,阿姨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哈尔滨盛产高挑妩媚洋气的女子,在那个严肃的年代,简直是活色生香的特区。小红遗传了母亲的好基因,小小年纪就美得百里挑一。胡保叔叔记录了她的生活瞬间,鹅蛋脸、尖下巴、大眼睛,女娲娘娘的优秀作品。
莉莉比我和小红大几岁,天生一副镜头脸。老人说她是福相,细品极是。她下过乡,一身黄军装,翻出碎花衬衫的小领。梁晓声的知青小说里,女主人公的样子常让我想到她。这样的美人去了广阔天地,怎能没有故事呢?40年后,我俩一个在南京一个在哈尔滨,通过微信多次聊天,几度鼻酸。但我不敢触探她的知青岁月,倒不是猜测中的苦乐,而是那逝去的美丽时光,不想碰,也不禁碰。
我和小华那时脸都白净。我奶奶说,我的白是不好好吃饭,营养不良,没血色的白。小华的白那叫真白,即健康的白。跟小红、莉莉的欧式美不同,小华是古典东方美。细细的双眼皮,鼻梁挺直。《红楼梦》里曹雪芹是怎么说迎春的?“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小华就是这个样子。
玩伴里,我有公主病,任性得厉害,用奶奶的话讲是“歪”,经常歪派好脾气的小华。她从不恼,总是“温柔沉默”。我随父母离开哈尔滨后,又漂亮又温顺的小华美美地长大,老公是她的大学同学,据说不惜咬破指头写血情书给她。婚后变身一等厨师,整宿整宿地炖肉,两人能饕餮到天明。
这辈子再也不能与她们为邻了,虽然同在一个群,但很少交流,我也不太想知道她们的现状。她们在我的记忆里,还停留在40年前,三个美丽的身影是我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