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和国货年》

2021-09-24 15:46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4期
关键词:子夜茅盾国货

《〈子夜〉和国货年》

◎瞿秋白、鲁迅

1933年4月,《子夜》出版的第3个月,瞿秋白、鲁迅合作发表文章《〈子夜〉和国货年》,拉开了评论《子夜》的帷幕。其中,瞿秋白一针见血地指出《子夜》“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是卓有成效的,“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阅读这篇文章,读者不仅能够了解茅盾是怎样巧妙地融合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还能较为明晰地了解《子夜》是如何深入剖析社會与人性的。

(原载于《申报·自由谈》1933年4月2-3日)

《对〈子夜〉中主人公吴荪甫的性格剖析》

◎王纳新

茅盾在《子夜》中塑造了众多典型的人物,而其中最出彩、最独特的就是吴荪甫。本文作者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剖析了吴荪甫矛盾、复杂的性格,同时跳出大多数人对吴荪甫这一角色的认知传统,认为他的性格虽然主要表现为在压迫中不得不妥协的软弱,但实则是刚毅凛然,且正因他的性格是多层次的,才凸显出这一时代的“吴荪甫”们虽然有意做出改变,但迫于时代的局限性,却无力改变,只能任由社会大环境来决定他们的前路。

(原载于《语文建设》2014年第3期)

《〈蚀〉和〈子夜〉的比较分析》

◎乐黛云

《蚀》与《子夜》是茅盾创作中的两座高峰,本文从创作背景、创作动机、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技巧等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进而提出《子夜》是一部“按照自己对生活本质的真情实感来写的”小说。此外,作者还认为相较于《蚀》的“文思汹涌”,《子夜》则是精心布局之作:茅盾写作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塑造人物时大量使用心理描写与间接描写的手法,语言运用上更是精益求精,从而使得文章丰满而富有立体感。本文既能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茅盾创作风格的转变、这两部作品的异同,同时也说明创作只有突破自我才能走得更远的道理。

(原载于《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子夜〉中的灯光书写》

◎冉小琴

文章以小说中的灯光作为切入点,从“流动的灯光”“静态的灯光”以及“灯光与精神焦虑”三方面入手,提出《子夜》中的灯光不仅具有照明功能,还有隐喻的作用。电灯作为现代工业的产物之一,一方面推动了社会都市化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又象征着现代社会对传统社会的冲击,昭显了白日里被都市人忽略的精神焦虑。阅读本文,不禁让我们感慨作者行文角度的精细,同时也赞叹茅盾在创作上的细腻,竟能以灯光这一日常意象展现出时代的变迁。

(原载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年第2期)

《我的父亲茅盾》

◎韦韬、陈小曼

本书由茅盾的儿子韦韬和儿媳陈小曼编著而成,从政治生涯、艺术追求、亲情友情和人格情操四个方面对茅盾的一生予以了介绍,同时每部分又细分出若干独立的情节与故事,不光展现了作为作者的茅盾,也展现了作为儿子、丈夫、朋友、父亲、祖父的茅盾的一生。总之,本书独特的子女视角,对于我们深入而全面地了解茅盾当有所助益。

《论〈子夜〉》

◎王西彦

本书是研究《子夜》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作者从文本本身出发,分析和论述了《子夜》成书的历史背景、艺术形象——特别是人物描写上的成就和不足。因作者生活的年代与茅盾较为接近,且具备丰厚的文史素养,其对于《子夜》的解读和论述均比较准确,因而本书不失为一部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了解《子夜》的专著。

《茅盾论》

◎翟德耀

本书由中国茅盾研究领域“元老级人物”翟德耀所作,共分为六个专题,集中探讨了茅盾早期的新文学观同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茅盾早期新女性观同“时代女性”建构间的联系、茅盾小说创作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等问题。本书观点明晰、内容翔实,沉积了作者多年研究茅盾的心血,同时也体现了一代研究者对茅盾的总体定位与评价。

影视剧

电影《子夜》(1981)

影片删去了小说中关于农村的故事情节,大致保留了原著的主题和其他内容,通过讲述中国民族资本家吴荪甫被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欺压和并吞资产的故事,刻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和工人阶级的觉醒。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开头是茅盾为抱病剧组拍摄的自己在书房写作的镜头,但遗憾的是他没能等到影片完成就去世了。本片荣获1982年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并提名“最佳录音”“最佳道具”等奖项。

(文/杨小敏)

猜你喜欢
子夜茅盾国货
茅盾的较真
茅盾不怕被骗
《子夜》主要人物关系图
国货新生
消费者心目中的“国货”
茅盾不怕被骗
国货之光
段学俭(一首)
子夜秋歌
茅盾:良好家风奠定人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