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鱼
一提到混凝土,总会让人想到砖块、搅拌机、建筑物这样一些冷冰冰的物体。可是,这群年轻人却看到了混凝土的质感和温度。
“90后”余光鑫是福建人,虽然读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但作为工科生,却有着文科生的浪漫情怀。余光鑫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大家经常围绕设计制造方面的话题进行探讨交流。后来余光鑫提议组成团队共同创业,得到了邬超、谢敏奇、肖泽恒三个小伙伴的支持。于是,一支由四人组成的名叫“造么”的创业团队就此诞生。
为什么会取这样一个奇特的名称?余光鑫说,团队成立时确定了以制造为核心,但制造什么并不重要,并且他们希望所做的事情有一个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为了更好玩一些,所以叫“造么”,即“造什么”之意。
正如团队的名称一样,造什么?这是团队成员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要制造,先得有材料。余光鑫开玩笑说,自己在建筑系里混得像个“泥水佬”,混凝土是他接触得最多的材料,长时间的“相处”,让他竟然对混凝土产生了亲切感。于是他提出,“造么”就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产品设计。
“造么”第一件产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次教学实践。
有一次,余光鑫和邬超应邀去给模型课任助教,巧合的是,采用的材料就是混凝土。这极富创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十分感兴趣,积极性非常高。看着摆在面前的“千奇百怪”的器具,余光鑫惊叹大家非凡创造力的同时,也深受启发。
回到工作室后,他们决定,先用混凝土制作成器皿,然后搭配其他物件,最终形成“造么”的作品。
但具体做成什么形状?大家心里没有定论。经过反复的设计和考虑,他们最终确定以三角形这种简单的形状作为基本元素,因为三角形可以产生很多拼接的可能性。
余光鑫先制作了花盆,并买来各种各样的花和多肉植物,分别种植在不同的花盆里,与众不同的搭配立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视觉享受和向上的力量。
“用混凝土做花盆,在里面种上花,意味着混凝土可以跟自然元素结合,使它具有生命力,从而改变混凝土本身作为建筑材料冰冷的形象。”基于这一特点,余光鑫借助《道德经》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寓意,将“造么”的第一个产品命名为“三生万物”。
令人惊喜的是,花盆很受欢迎,这让余光鑫深受鼓舞,也让他看到了市场的潜能。他认为,要做大众化的产品,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于是,他们制作了混凝土产品包,里面有所有材料,并配上教学视频。只需五分钟,就可自己制作一个。
还有,他们用混凝土制作成吊坠,并在七夕前,推出“七夕”礼盒。里面装有注射器(带胶水、堵头)、一枚吊坠、三份模具,以及名为不渝之爱、执子之手、Love Bird的三份剪影。
礼盒还配有详细的说明书,只需将剪影粘贴进模具里,再浇上混凝土,24小时后拆开,原本冷冰冰的混凝土表面就会浮现出选中的那个爱的剪影,特别有意思。
余光鑫深知,用混凝土制造产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因为提到制造,大家都认为那离自己很远,需要很多机器设备和繁杂的技术。为降低制造门槛,他和团队成员经常利用周末,到一些商场、公司开展混凝土DIY手工体验活动,由他们提供混凝土和模具,体验者自己亲手制造产品。
活动吸引了很多人,虽然大家学的都不是设计制造专业,但每个人都很认真,特别是当参与者经过努力创作出专属于自己的作品时,非常开心,活动结束后仍兴味盎然,期待下一次体验的开始。
在“造么”团队里,余光鑫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因而产品是否具有创意和受欢迎,跟他有很大关系。为此,他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探索。
最近,受声音振动产生波纹现象的启发,余光鑫尝试通过声音让材料生成不同的形态,让更多的普通人在设计中加入自己的个性元素。
当买家下单时,余光鑫会与对方协商沟通,让对方说出一句跟购买首饰有关的话。这句话的声波振动会自动生成某种形态或者花纹,然后“造么”运用技术对收集到的声波曲线进行加工,根据其最终形态制造出独一无二的首饰。
这一创意引起网友们极大的兴趣。“今夜月色真美。”“我爱你。”“你是我今生的唯一。”……祝福、表白、誓言……说什么的都有,为“造么”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
迄今为止,“造么”发布的混凝土产品包括U盘、书挡、笔记本,还有戒指、耳环、吊坠等,市场潜力看好。未来,余光鑫希望给人们提供一个平台,借助电脑程序插件和模具标准化来降低混凝土产品制造的门槛,让混凝土DIY平民化,用户只需要输入各类参数,就可以得到完全属于自己的设计产品。
(张甫卿摘自《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