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铭,《新华文摘》原总编辑、编审。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林州(原称林县)人民创造的一部英雄史诗。杨震林是林州人,从小生长在红旗渠畔,作为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人,他用真情讴歌家乡,用文笔留住乡愁,乃属人之常情。不过,当他把新著《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送我时,我还是颇为吃惊,为他捏了把汗。红旗渠建成已有60多年时间,早已蜚声全国,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关于红旗渠的传播,有新闻纪录片、大型专题片、电视剧,有话剧、豫剧、音乐舞蹈,还有《红旗渠颂》《红旗渠志》《山腰上的记忆:红旗渠访问笔记》《巍巍山碑红旗渠旗手杨贵传奇》《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等图书和画册,可谓题材多样,精品迭出,构筑了“主旋律宣传”的底气和风貌。这样一个陈年旧事,这样一个“怀旧”题材,杨震林还能绣出什么花儿来?我有些担心。然而,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终于释然了。《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由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4月出版。该书全景展示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难历程与英雄史诗,生动描绘了英雄群体“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理性思考了人民公仆屡遭磨难而不颓败的坚强性格和坦荡胸怀。杨震林力求以今天的视角,对一群普通人的英雄史诗做出新的诠释,这就给写作赋予了难度和新意:难在大量的资料文献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消化、甄别、订正;新在需要跨越时代的隔膜和主观色彩的干扰,写出“更接近一个客观的历史图景,让大家能够毫无障碍地认识一个真实的红旗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以为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科学理性地回答了“红旗渠三问”。
一、为什么要建红旗渠?
山高路远、工程浩大,林县为什么要修红旗渠?这是读者的疑问,也是千千万万红旗渠参观者的疑问。面对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杨震林在书中做了详细的描述,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答案。第一,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林县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重修林县志》记载:“山多水少,居民苦汲,土薄石厚,凿井无泉,致远汲深,人畜疲极”。每遇严重干旱年景,居民悬釜待炊,却没有水源。为解生存活命之急,不惜喝污水、溲渤,轻则喝了会生病,重则酿成灾疫。第二,水是生产之要,没有水就没有农业生产。林县“荒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从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这五百多年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每遇大灾荒,河干井涸,地裂禾焦,颗粒无收,饿死病死,十室九空。因为严重缺水,当地人有数不清的心酸往事,也发生过不少令人扼腕的惨剧。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林县老百姓的民生之本。第三,水是发展之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修成了红旗渠,引来了浊漳河水,彻底改写了林县的历史。有了水,就有了发展的根基和梦想的土壤,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也为后来林州的人水和谐、生态文明和发展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为什么敢建红旗渠?
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林县县委为什么敢于做出“引漳入林”(红旗渠)的决策?这的确是有点儿不可思议。杨震林条分缕析那一段历史,深入梳理林县当年的“家底”之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一是有天时之助。1959年的大旱客观上起到了社会再动员的效果,有效打消了那些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消极思想,为红旗渠的快速上马营造了浓厚的社会心理。二是有地利之便。浊漳河流经林县境北,充足的水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引水所需,馈赠了林县人民一个可以修渠引水的地利。三是有人和之利。林县与山西历史上渊源很深,林县人几乎都是明初山西移民的后人。抗日战争时期,林县和山西长治地区同属一二九师创立的太行根据地,很多曾经在林县工作和战斗过的领导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山西省各级党政部门。有这些血浓于水的乡情亲情,红旗渠的修建规划就更容易向前推进。四是有人力可用。修建红旗渠时林县人口55万,人力资源丰富,成熟工匠众多,正是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优质资源。五是有粮钱可资。1959年,林县储备了3000万斤粮食,县财政也积累了将近300万元的资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正是林县县委敢于拍板上马红旗渠最大的底气。六是有精神可倚。经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林县人民身上孕育出不畏艰难、勇敢顽强、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精神特质,而这正是日后红旗渠建设中最为宝贵的精神动力。七是有治山治水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林县开始大规模治山治水,先后建成了英雄渠、南谷洞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利设施,培养了一批领导骨干和技术骨干,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和工程技术经验,为后来的红旗渠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八是有体制的优势。人民公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动员,有效解决了兴修红旗渠大型水利工程的人员动员问题。八个因素被有机整合起来,汇聚成了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才有了林县人“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英雄壮举。
三、为什么能建成红旗渠?
红旗渠工程从1960年2月开工,到1969年7月6日灌溉工程全面竣工,历时近十年。十年栉风沐雨、劈山造渠,终于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起了151个渡槽,打通了211个隧道,挖砌土石方1515.82万立方米。有人计算过,如果将这些土石方修成一条高3米、宽2米的墙,可以将哈尔滨、北京、广州连接在一起。十年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终于贯通了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水利灌溉网络,环绕山坡,越过丘陵,流进梯田,滋润盆地,把美好的生活带给了林县人民。周恩来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南京长江大桥是集全国之力完成的,而林县红旗渠是本地人自力更生完成的。这样一场壮举,它的形容词只能是“英雄史诗”,它的伟大价值在于给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刻下了精神坐标,也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窗口,其意义是世界性的,也是历史性的。
红旗渠为什么能够建成?首先,有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好书记”。“为了人民修渠,依靠人民修渠”的人民情怀,“靠着彻底的唯物主义态度,靠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的坚强党性,“无私无畏、敢想敢干、迎难而上”“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担当精神,“行得端、立得正”“群众吃啥我吃啥”的清廉作风,当地凝练了杨贵书记品德的主要特点和“可贵之处”。仔细梳理红旗渠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如果没有县委书记杨贵的担当和坚持,红旗渠很难有机会破空而出、惊艳于世,很有可能会中途夭折,最后于喧嚣中沉寂。其次,有一个求真务实、担当高效的战斗团队。杨贵、李贵、郭晓棠、秦太生、李运保、周绍先、马有金、张中和……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冲锋在前、坚韧不拔的战斗团队,推动了红旗渠及时上马、顺利推进,及至最后成功建成。再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修建红旗渠时,林县前后有38万人参加,父子、母女、兄弟、姐妹齐上阵,其中有81人英勇牺牲了,最小的17岁,最大的60岁。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创造的,他们虽然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他们就成了有血有肉的英雄。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什么是“史诗”? 法国启蒙主义者伏尔泰曾说:“就史诗本身来看,它是一种用诗体写成的关于英雄冒险事迹的叙述。” 红旗渠是写在大地上的一部英雄史诗,在那个特殊年代,除了自然风险,还有政治风险,但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这功勋超拔于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红旗渠是一个精神熔炉,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典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作为主题出版物,坚持以高质量为标准,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红旗渠传奇,记录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彰显了时代精神,让读者于文字间把握历史脉搏。全书特别插入50余幅反映红旗渠建设者战天斗地的场景图片,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总之,这是一部普通人的英雄史诗,一部开展 “四史”教育的优秀作品,一部向“最美奋斗者”致敬之書,一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的通俗读物,值得一读。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