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金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小学乃至大学的语文学习中,语文素养都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更是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习的学科,所以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小学语文教学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起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纽带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
众所周知,要想上课顺利推进,预习尤其重要。由于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即使学完拼音,认识的汉字也有限,基本没什么人有预习的意识。针对这种学情,摸着石头过河,转眼一学期时间已经过半,我边教学边思索着如何更接地气地培养这些小不点儿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对,就从预习课文开始,改变班级语文学习现状。说做就做,我利用每周社团课的时间来教给学生最基本的预习方法,督促他们逐渐养成预习课文的好习惯,岂不妙哉?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在上课前一天预习效果应该是较好的。每一課的预习我都会向他们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让学生一一落实,如此便不会流于形式。巡视指导后及时表扬及展示预习成果,会让大家兴趣盎然,成就感倍增。
预习策略主要有:
一、读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预习时,学生可以借助拼音自主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朗读能力强者可能读5遍就够了,可朗读能力弱者估计需要读10遍才能基本达到朗读的要求。对于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遇到不会认的或者不好读的地方,可以自主拼读,可以请教班上的小老师,可以问同座,可以查字典或者通过各种形式猜读,还可以听老师示范朗读,当然,老师也会适时领读,助力学生顺利闯过朗读关。
二、标
在学生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印象和了解后,就要趁热打铁,若课文是按自然段形式写的,就标出自然段序号。然后对照文后双横线和田字格里的字,在课文中依次圈出来,试着认一认这些生字宝宝。
三、抄
学生发现每一课文后田字格里的生字都没有拼音,不利于学困生认读,怎么办呢?对呀,圈出生字后,可以照着课文把生字的读音抄写在每个生字前面的空白处,这个难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这样可谓一箭双雕,学生既识了字,又复习巩固了汉语拼音。
四、认
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掌握字和词永远是第一位的。从长远来看,基础不牢固,也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让学生自主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一认、记一记课文后田字格里的一类字和双横线中的二类字就很有必要了。
五、想
读完课文后想一想主要内容或者画出课文中明显的关键的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一想课后练习题的答案,课堂上再和同学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也可以想一想自己在初读课文时还有哪些疑问亟待同学或者老师帮忙解答……
通过近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学生逐渐熟练掌握了语文预习的方法。家长惊喜地告诉我:“我家宝贝儿会预习课文了,还要教我预习方法呢。”“咱家小宝如今变得爱学习了,尤其爱学语文了……老师,谢谢您!”我也欣喜地发现,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已经养成,同学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自觉性、主动性更强了。
转眼就到了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不再是全文注拼音了,学生预习课文时,经常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或者新词,要通过查字典、词典、其他工具书,或问询他人,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等。后期,对经典名篇写作的背景、作者和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等相关的知识都可以尝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获取新信息,当然这是学生步入小学中高年级预习的方略啦。
对于按单元主题编排的课文,学习预习时还应该先通读单元主题及每一篇课文的题目,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及要素,同时还要兼顾单元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好教材内容。围绕每个单元的训练要点,通过相对应的练习形式加以突破就更好了。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忆不如烂笔头。”预习时,学生在提取相关信息的重点地方写感受、画各种标记、圈点关键词等等是很有必要的。譬如,查字典后给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给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划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独立思考解决的地方奖励自己一个赞等。做上这些记号,等老师上新课的时候再留心听讲,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就会彻底弄明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事先做充足的准备。在语文学习中, “预习”就是学生必要的准备工作。预习有利于学生勤于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教师要为学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着想。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每个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