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的分析探讨

2021-09-23 06:16张杰
管理学家 2021年17期
关键词:管理

张杰

[摘 要] 对科技项目进行评价、研究与分析,是为了了解该科技项目本身的研究质量以及学科发展的方向。在科技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对当前推动整个学科的稳定发展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与价值。文章主要闡述了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管理的做法与体系特征,希望对科技活动整体效果的提升起到积极的参照作用。

[关键词] 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7-0079-03

所谓科技项目后评价,这一概念的内容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客观系统地分析评价项目的立项目的、执行过程及作用效果等方面,可分为事后评价与事后跟踪评价,前者是项目结束阶段,对项目全过程的评价,以及验收评价科技活动的目的实现情况与科技活动的效果影响等;后者阐述的则是在项目结束了一段时间后,再对该项目的整体内容进行效果价值的评价,其目的是评估在整个科研活动中所展现的整体效果,以及在整个科研活动中其计划管理的设置、目标制定等是否是正确的、积极的,可以根据该项目所获得的经验来规避以后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为后续一系列科技活动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事实依据。

一、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科技项目后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完善,主要目的是综合评价已完成的项目,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反馈有效信息,将其中获取到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应用到决策管理中。因此,科研项目后评价管理,更利于推动后续科研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实践经验,促使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决策提供价值依据。从科技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意义入手分析,通过评估科研项目,可以带动科技项目的投资期待值与投资决策水平及科研水平和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并为科研决策计划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照。虽然我国的科研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受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倒逼各大科研企业将提高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企业的模式逐渐发生转变,从以往的研究目标,即突破影响业务发展与安全生产的科研技术,逐步向研究科技创新的防线进行过渡,与推动科研企业的与时俱进。与此同时,推动科技管理工作逐步向系统性与规范性的趋势迈进。科研环境的安全有效性特征逐步显现,适合各科技企业加大科技项目后评价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力度。我国大部分的科技企业,均加强了全过程闭环管理科研项目的意识与能力,对项目的制定、施行、验收和推广等环节,采取了规范性与系统性的管理方式,以推动科技项目发展质量持续提高。

二、国内外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现状

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带动下,国外许多大型科研企业都加强了对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工作的重视,并将科技项目后评价体系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评价方式,促使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逐步成型。科技项目后评价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积累的推动下,评价方式逐步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从以往的单一项目评价,逐步向多项评价趋势发展过渡,实现了对投资项目全过程的系统性评价。评价项目从以往的项目效果与机构功能,逐步向科研项目中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效果与质量的评价方向过渡,评价范围逐步拓展。科技项目后评价在国外的科研企业市场中,逐步成为企业内部进行监管与考核的主要指标[1]。

国内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工作的展开,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管理理论体系尚未完善,无法确保各大企业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工作展开的有章可循。虽然部分企业开展了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工作,但通常以照搬照用国外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为主,评价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缺乏相关的研究作为理论支撑,加上无法适合国内科研企业的项目后评价系统,导致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工作的效果不太理想。国内大部分科研企业在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中,易受到信息转换不顺畅及人才缺失和规章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工作开展是系统性工程,不仅需具备研究理论与实践经验总结作为支撑,还需在制度与人才等基础保障条件方面加强创新,促使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国内的科研人员应不断地对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探索,能够通过一项科技项目了解到在后续科技项目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又可以从中获取哪些经验,并将中国发展的实际国情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融合,制定出《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大通则》(以下简称《通则》)。该《通则》存在的目的是阐述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方法,并且对所有的项目评价内容进行创新,了解国内科研企业在开展项目评价后所需要明确的管理工作内容,提高工作的整体效果,并根据工作的实际状况选择最佳的工作理念。

三、科研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一)系统性

在项目评价中引入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可实现对科研项目立项、施行、成果验收和推广等全程的闭环管理,更符合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要求。将科技项目后评价系统融入到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企业能够满足其内部管理的实际需求,确保该企业内部管理质量能够得到提升,也能够让内部管理的整体效果逐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切实保障我国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的效果,也符合该科技企业管理程序上的要求。

(二)灵活性

在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中,涉及科研工作的理想调查等前期工作,目标施行中所需的人力物力,目标施行后所产生的利益与效益等内容。对该项目的实际情况、该项目的合理性、该项目的使用状态进行逐一调整。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围绕科技的变化,对不同目标进行逐一改变,目的是充分体现其灵活性,并且让该项目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全面性

在前期需要做好全方位的调查,并且根据所有的调研项目进行逐一的记录了解。在研究过程中,这些内容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在目标实施后该目标所产生的一系列生产经济效益等,都需要对其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因此,在立项与研究设计进程的过程中,需要全方位地评价一项科技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促使所有的科技项目在评价后,其管理工作的作用、价值等都能够得到充分且有效的发挥[2]。

(四)可操作性

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工作的展开,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可以从存档的科研项目资料中提取有价值参照的数据。因此,在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中,可完整地调取所需资料,更利于提高评价管理等工作展开的可行性。科技項目后评价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相对便捷,可快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并投入到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工作中,促使评价管理工作有序展开。

(五)结合性

科技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展开,通过专业的角度评估科研项目的结果,确保项目有效实施。自评是指项目涉及的管理人员等主体评价项目,其能更为直观与具体地掌握项目全过程,及时发现与规避项目实施中的差错。在评价指标方面,建议采取统一的评价模板,促使项目变化情况得到更加清晰地呈现。

(六)共享性

科技项目后评价模式有系统化、多元化及信息化等特征。科研企业可通过线上平台了解科研项目的进展与效果,及时更新科研项目的相关内容,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互通,规避冗余信息与重复内容,降低科研项目的近似性,更利于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1]。

四、科技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科研企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创新科研手段的支持,其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在应用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始终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向企业的发展特征与根本要求靠拢,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实现企业关键技术在科技研究项目中的高效利用。科技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前期调研与立项评价、项目研究过程评价、目标实现程度评价、经济效益与利益相关者意见评价、持续性影响评价等方面。

(一)立项要求

影响科研结果的因素较多,其中前期调研与立项评价是重要基础。因此,作为科研立项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规范落实现场调研考察工作,检索该科研项目的相关资料,关注项目中的重点难点,及时发现与解决生产中的难题;评价科研项目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了解科研项目与企业关键技术及内部资源的切合度。从主要考察内容入手分析,确保企业在遇到困难时有提前制定的解决方案,并在系统理论的支撑下,高效展开科研项目。

(二)执行考察

立项后需合理执行项目的研究计划,管理人员评价执行情况与计划进度,建立项目管理小组,由其负责管理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结算等工作,确保科技项目得以环保、安全及高效地展开[2]。科研项目施行阶段,加强对企业调配资源与项目研究中人力资源是否合理应用等方面的考察;加强对环保原则的落实情况及专款专用工作规范程度等方面内容的考察,促使科研项目能够科学合理地展开,确保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三)完成后评价记录

在科研项目完成后,建立专门的科研工作小组,负责评价项目的立项与预定完成目标实现程度的切合度,分析预期与实际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判定本次研究项目的完成度。目标包括技术经济目标、效益目标、知识产权目标和技术水平目标等。在目标评价中,需加强对原定决策的可行性、合理性及正确性的经验总结,当科技项目的原定目标不符合实际情况或是不明确,或是在施行中发生市场变化与政策性变化等重大变化时,科技项目后评价要重新进行分析评价。同时,规范记录结果,为后续的项目研究提供价值参照。

(四)评价经济效益

科技项目后评价也包括项目的经济效益及利益相关者意见评价。在科技项目后评价中,加强对项目施行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其对利益相关人和企业发生影响的考察,加强与设计单位的联系,结合单位提供的意见,规范落实对外协调工作。在经济效益的后评价中,评估的标准值以财务现金流量与经济获取流量为主,流量用实际值为评价依据,并利用统计学原理处理实际值,以确保项目预算的准确度。在科研项目的施行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通货膨胀等。因此,在项目经济效益的后评价中,需加强对项目施行中通货膨胀问题的关注,消除物价上涨引起的误差,确保科研项目施行结果与预期的一致性[3]。对外协作情况后评价,主要考察内容更多,如果该科技项目所制定的原定目标无法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相吻合,或是效果不够明确,即使经过科技项目在评价后,也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的分析与评价。在开展对外协作状况评价后,需要考察的内容相对较多,例如在开展项目考察时,所需要的外协经费,在整个过程中所占据的经费的比例,外协内容的完成质量、完成效果以及相关的监督等,项目组成员对解外协内容所产生的技术成果的了解与掌握程度等都需要进行分析与探讨。

(五)考察长期效益

不仅仅要考察该科技项目本身所带来的成果,还需要分析在整个科研过程中,这些科研成果对企业发展、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也才能够更好地确定和了解这一项目。此外,明确该项目的可行性,以及企业在完成该项目、实施该项目后,企业的整体发展、企业的声望变化等,都是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地方。通过最大范围的科学研究,带动企业科研投资、管理及投资决策服务等方面水平的提升,满足科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五、科技项目后评价的流程

科技项目后评价流程的制定不能主观随意,需根据科技项目管理流程与科技项目研发流程的研究总结结果进行制定。科技项目的闭环管理,涉及计划进度及开题论证、科技项目年度计划、时间质量成本等管理、验收或鉴定、成果管理、推广应用、后评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等内容。科技项目后评价流程,涉及评价目标确定、评价范围明确、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制定评价策略、收集资料、自评价与专家评价、校验评价结果、结论与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1.确定评价目标:评价目标是指本次评价拟达到的目的。

2.确定评价范围:主要是指确定评价者与待评价的科技项目等内容范围。

3.确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指评价标准,围绕评价目标所选定的评价对象的一组属性,涉及建立分级指标与确定评价规则及权重等。

4.制定评价策略:是指利用评价指标,判定评价对象属性的方法、程序及模型。

5.收集资料:认真校验搜集的相关材料与数据信息,避免出现失真与误导等情况,确保收集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可靠性。

6.自评价与专家评价:专家评价是指利用科研项目后评价管理系统,对科技项目进行评价打分。

7.校验评价结果:综合各专家的评价意见,利用模糊评价方法校验评价结果的精准度。

8.结论与建议:依据科技项目后评价的结果,加强该技术解决生产需求问题作用价值的分析,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六、结语

随着科研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的优化,以及科技项目后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对科研项目从立项到推广等全程的管理,可确保科研项目开展的灵活性、完整性及有效性。在研究中加强经验总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价值参照。要想确保科研项目实施质量,还需加强引进先进的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系统,将科研专家作为科研项目参考人员与后评价管理人员,推动科研项目后评价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郑峰,王洁.新时期提升电网企业项目后评价水平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9(33):240-241.

[2] 冯莉.关于科研项目管理新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环球市场,2019(12):215.

猜你喜欢
管理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5S管理在QC实验室中的应用
项目式学习应加强学校的统筹管理
GWMA(环球财富管理师·2017/2018)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