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

2021-09-23 18:22赵心璐
幸福家庭 2021年9期
关键词:对话蚕豆树叶

赵心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应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在幼儿阶段引导幼儿保护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十分重要,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以幼儿园日常种植活动中的自然角、大环境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在幼儿园中进行生活化的环保教育。

一、自然角里“陶”出生机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因此,教师为了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让幼儿能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达到生活即教育的目的,让环保教育与幼儿的生活进行亲密的“对话”。

幼儿往往通过亲密接触、近距离感知的方式认识和感受事物,因此我们每天都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幼儿园开辟了一大片种植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种植地,于是我们引导幼儿自主讨论在种植地上种什么,如种菜、种树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学会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

与幼儿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在秋天种植金花菜、蚕豆、萝卜等蔬菜,春天种植茄子、番茄等蔬菜。于是,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收集各种资料,了解植物的种植方法、生长条件、浇水等情况。幼儿在播种时,认识了茄子的秧苗、金花菜的籽,知道了原来不是所有的蔬菜都是以种子的形式种在泥土里。幼儿跟着教师、保育员一起拿着锄头松土,将种子撒在泥土里,将秧苗种在田地中,拿着水桶为“蔬菜宝宝们”浇第一次水。幼儿在种植园乐在其中,现在的幼儿都成了“小菜农”,他们悉心呵护着每一种蔬菜,所有的蔬菜都是他们的宝贝。

除了幼儿园里的种植区,各个班级也都精心设置了自然角。自然角是幼儿亲近自然的一个小小窗口,幼儿亲手把“生命”种下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幼儿要承担起照顾它们的责任。现在,我们班的自然角里种植了向日葵、青菜、菌菇、草莓等植物,我们还设置了小小值日生,并每周轮换一次,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照顾植物的快乐。值日生每天早上来园都会看看这些小植物,给它们浇浇水、让它们晒晒太阳,还会根据植物的特性照顾它们,如菌菇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就给菌菇多多浇水;向日葵喜欢太阳,就把向日葵搬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幼儿在自然角体验到了植物长高的喜悦,也体验到了植物因照顾不周而死去的悲伤。

二、大环境中“陶”出美丽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走进我们的幼儿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绿的墙,走进才发现,原来墙上爬满了植物。

这些从房屋最高处延伸到墙角的绿色植物给幼儿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探索空间,每当他们走近这面墙时,总会情不自禁地看一看、摸一摸这些植物,说出心里的小小困惑“这绿绿的植物是小草吗?为什么这个小草是长在墙上的呀?这些小草还需要喝水吗?墙里面有水吗?”在幼儿最爱的绿茵草地上,沿着幼儿园的外墙,有一个用竹子搭成的隧道,于是幼儿在隧道的周围亲手种下了金银花种子。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金银花的种子也在幼儿的嬉戏中逐渐发芽,我们看到金银花的绿叶渐渐地爬满了隧道,这条长长的、绿绿的神奇隧道就成了幼儿最爱的玩捉迷藏地方。春天来了,金银花长出来了,幼儿带着小篮子,来到这里摘下还没开花的花骨朵儿,晒一晒,泡在杯子里,不由感叹“这金银花茶可真香啊!”在教学楼的后面,有一个神奇的阳光走廊,走廊的一边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的种在了花盆里,有的种在了废旧的轮胎里,还有的种在了雨靴里,给这一片区域带来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告诉了幼儿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让幼儿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也可以成为种植的容器,让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出更多的可能。

美术活动一直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使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都能得到发展。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而大自然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于是,我们和幼儿讨论他们想玩的美术游戏和需要的美术材料,通过讨论我们发现原来很多材料就在我们身边。

秋天到了,满地都是落叶,我带领着幼儿去散步。幼儿观察到了满地的落叶就捡起来拿在手中玩并提出了疑问:“难道掉落的树叶就没有用了吗?它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吗?”于是,我引导幼儿思考掉落的树叶可以用来做什么,经过讨论,我们发现掉落的树叶也有很大的用途,可以用来制作树叶明信片,可以制作树叶贴画,还可以装饰我们的班级。幼儿高兴地捡了一大袋树叶带回班级,开始进行他们的树叶创作。他们在树叶上画上了好看的花纹,塑封后就变成了一片片独一无二的书签,并将其投放在图书区。在科学区中,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树叶的脉络、了解树叶的结构,经过探索发现树原来还分为常青树和落叶树。一片片小小的树叶就能引发这么多有趣、好玩的探索。

当蚕豆成熟的时候,幼儿发现蚕豆荚剥开后里面会有一颗颗的蚕豆。于是我们用椭圆形的卡纸黏住两头,做成了蚕豆的豆荚,又用黏土捏成了扁扁的蚕豆放在里面。幼儿还聪明地发现原来蚕豆荚里还有一层白色的、软软的东西,他们猜想这是保护蚕豆宝宝的,于是又在里面塞了一些棉花。看着幼儿精美的作品,我们感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在操作中学会了各种技能,如剪、贴、撕、合理的构图、色彩的搭配等,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废品中“陶”出宝贝

我们鼓励家长收集身边的资源,例如,废旧纸箱、废旧布料等废旧材料,并在班级里设立了“材料箱”,按照物品的性质分类摆放,让幼儿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拿取材料。

例如,在开展“青花瓷”班级课程时,幼儿认识了自己身边的青花纹,认识了各种青花瓷作品。在后期的创作过程中,幼儿会在自己带来的卷纸筒、纸盘、白色衣服上进行创造,让身边的废旧资源也能变成一件充满魅力的艺术品。如废旧的纸巾盒、薯片罐、纸杯回收后可以投放在建构区成为搭建材料,纸巾盒围起来就是一面城墙,一层层的纸杯越垒越高,让幼儿比比看谁的纸杯城堡搭建得最稳;随处可见的购物袋、广告纸,则可以利用其颜色丰富、鲜艳的特点投放在美工区中作为操作材料;过年时回收的旧挂历可以成为幼儿自由涂鸦的大画纸,还可以改造成为操作步骤图,让幼儿根据提示进行操作;空调的包装箱,稍加修改就变成了小房子……。通过重新利用、改造废旧资源,幼儿对“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宝贝”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提供了一本材料清单,上面记录着班级里所有材料的照片和数量,让幼儿每次拿取后都要记录下自己拿了什么、拿了多少和自己的学号,这样材料的拿取情况和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就会一目了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了整理、收纳、记录,还提高了自主性。

四、家园合作中“陶”出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家长的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因此,幼儿园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向家長宣传环保教育,如开展环保讲座、举行环保亲子小制作、设置家长开放日等,让家长意识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在园内的环保亲子制作活动中,家长们用废旧材料创作出了多种多样的作品,用红包制作了喜庆的灯笼、用雪糕棒搭建了小房子、用毛线装饰玻璃瓶,让玻璃瓶瞬间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花瓶。教师还要引导家长有意识地收集废旧材料,并定期带到幼儿园来,通过家园合作,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大自然就是一本活教材,幼儿园的种植地、班级里的自然角也是活教材。幼儿喜欢亲近自然、拥抱自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天性,放手让幼儿自主思考、感受、创造,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学会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互相合作、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帮助幼儿养成终身受益的积极学习态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淞南幼儿园)

猜你喜欢
对话蚕豆树叶
蚕豆花开
且将蚕豆伴青梅
树叶的不同称呼
蚕豆大嘴巴
基于蚕豆产业链的研究与开发
一片树叶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