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海 徐瑞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这也使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其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总人数的5%~6%,且股骨转子间骨折死亡率较高[1]。如果不采取手术治疗,约32%的患者,在骨折后1年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患者骨质疏松、关节疾病和反应迟钝是导致此类骨折的重要原因。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根部至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发生于髋关节囊线远端至小转子水平近端,多发于老年人,其主要由间接或直接暴力所致,临床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2]。非手术治疗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患者预后差。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方法包括偏心固定、髓内固定、螺钉固定和假体置换,其中偏心和髓内两种固定方法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因此,本研究主要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影响。作者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骨外科和沈阳市骨科医院就诊60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0.8~60.7 周岁,平均年龄(48.53±5.52)周岁。试验组患者年龄40.5~61.5 周岁,平均年龄(48.10±6.04)周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临床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表现为患者股骨转子疼痛,患者下肢活动障碍,股骨转子存在外旋畸形及下肢缩短等;纳入经CT、X 线诊断确诊,患者年龄15~70 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骨关节炎、凝血障碍、心、肝等重要器官功能性疾病患者,以及合并严重传染病的患者;其他部位骨折,以及因故受重伤的患者;病理性骨折或陈旧性骨折的患者;有传染性疾病和存在免疫系统缺陷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全身麻醉(全麻)胫骨结节骨牵引4~6 d。试验组患者进行髓内固定,麻醉后进行牵引复位,使患者患肢处于内收位固定,进行X 线检查,观察复位效果,见效后于患者患侧大转子上方5~8 cm 处的顶端切开深筋膜。取长约4~5 cm 纵向切口钝性分离臀中肌,在大转子顶端向外明确进针方向后,在进针点打孔,将导引针插入股骨转子间髓腔中,导入空心钻及配套套筒。配套钻头旋入,并于合适长度放置髓内钉,临床医生操作X 线透视,调整主钉深度,满意后安装尾帽并冲洗伤口,进行止血及留置引流装置,缝合伤口并闭合切口。对照组患者进行偏心固定治疗,牵引复位前与试验组操作相同,满意后于髋关节外侧进行切口,切开深筋膜,在股外侧肌肉后侧间隙用髋螺钉固定。术后对两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给予抗凝剂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待术后切口缝合后行常规引流,患者术后即可主动活动,术后1 周,患者可以进行功能锻炼。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3 个月Harris 评分,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根据患者治疗情况,用干纱布计算出血量。干纱布计算方法:总失血量=血纱布总重量-干纱布总量+吸液瓶血容量;吸液瓶血容量=吸液瓶内液体总量-手术中使用的生理盐水和冲洗液总量。采用Harris 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分为疼痛(44 分)、功能(47 分)、畸形情况(4 分)、运动范围(5 分)4 个维度,满分100 分,其中90~100 分为优,80~89 分为良,70~79 分为可,<70 分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3 两组患者术后1、3 个月Harris 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1、3 个月疼痛、功能、畸形情况、运动范围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表3 两组患者术后1 个月Harris 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1 个月Harris 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4 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Harris 评分比较 (,分)
表4 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Harris 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骨质疏松和暴力是主要病因,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症,跌倒时容易形成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为从股骨颈根部到水平面以上小部分的骨折,由于位于股骨干与股骨颈交界处的股骨转子间关节是剪应力最大的部位,因此常易发生骨折,该病一般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压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目前,本病的临床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前者治疗时间长,且患者需长期卧床,大大增加了下肢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影响预后恢复,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4]。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广泛应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偏心固定手术,在过去被认为是治疗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动力髋螺钉偏心固定手术来说,临床认为其能稳定骨折端,抗弯性能好。偏心固定是最常见的内固定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的特点[5]。然而随着临床实践的进行,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偏心固定暴露出许多缺点,如缺乏行之有效的固定措施、手术出血量多、不适合粉碎性骨折和那不容易固定的骨折患者等,组织剥离范围大,导致患者发生伤口愈合缓慢等问题,不利于患者尽快康复,且随着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技术的开发,内固定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偏心固定的组织解剖范围及术中失血量多,增加了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而且由于偏心固定固定臂较长,存在生物力学缺陷,极易造成内固定失败[6]。髓内固定包括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固定、伽玛钉固定等,具有稳定性好、更符合生物力学特点以及臂短抗扭能力强等优点,受到骨科医生的青睐,其选用的内固定器弯曲应力小,不易骨折,骨折定位效果好,能有效防止患者手术后股骨转子旋转畸形[7,8]。对股骨转子行髓内固定对股骨转子损伤小,有利于骨折愈合,说明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优于偏心固定。髓内固定的切口小,并发症少,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9]。进一步分析原因,股骨转子偏心固定在临床一般采用钢板内固定,而髓内固定一般采用髓内针。故股骨转子髓内固定的手术切口小,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失血和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利于患者恢复[10]。其次,股骨转子偏心固定属于关节固定,髓内固定为中心固定,因此髓内固定的稳定性更可靠,患者术后股骨转子扭转能力更灵活,可以减少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常规偏心固定需要扩孔治疗,而股骨转子髓内固定只用髓内针在远端螺钉固定,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更多的优点。
综上所述,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从髓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