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学珠, 庄小昭, 林连兵
(泉州市泉港区医院 1. 供应室; 2. 手术室,福建 泉州,362801)
由于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精密度较高、材质特殊、结构复杂且价格较为昂贵,故对手术器械的准备、使用和保管要求较高[1]。因此,对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器械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2]。精细化管理具有严、细、准和精的内涵,是较为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理念,不仅要求合理调整工作流程和制订管理计划,还要精细化划分工作内容,进而提高工作质量[3-4]。近年来,精细化管理已应用于各行业中,与手术室管理理念较为接近。本研究对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器械实施精细化管理,探究其对器械管理合格率和医师满意度的影响。
选择2020年1~6月于泉州市泉港区医院在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下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纳入标准:① 均进行外科手术;② TNM分期为Ⅰ、Ⅱ或Ⅲ期;③ 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有腹部手术史;② 术前有远处器官扩散;③ 合并肝脏和肾脏等重要脏器疾病;④ 存在严重代谢性疾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常规管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的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器械。器械护士操作前先洗手,然后安装镜头无菌罩和器械臂,将其收拢至最小面积并使用无菌单覆盖。根据显示器调节白平衡和焦距,协助医师将手术台旁机械系统安装好,完成管道仪器连接和切口戳卡连接。
1.2.2 精细化管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管理的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器械。
1.2.2.1 人员管理 护理人员应对手术室内规范和工作程序充分熟悉。固定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和专科理论知识培训,以掌握相关知识和增加手术配合度。明确护士分工,当器械和设备使用后应及时检查、登记和处理,如有损坏应责任到人,及时汇报,使管理目标更加清晰,进而提高护理管理者的效率和护理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的质量。
1.2.2.2 器械管理 ① 专科器械包:定期维护和检测器械设备,确保能正常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应及时检查器械使用次数,并将消息及时发至微信群,若存量不够时应及时汇报,调整手术量。② 建立档案:领取器械和设备时要报当月剩余库存,并由护士长签字,且由手术室器械护士、设备科和手术室护士长共同清点并核对。③ 消毒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专人负责消毒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并建立档案,记录消毒器械型号、名称、数量和所送科室,器械交接时与回收人员共同核对并签字确认。④ 接送器械:供应室灭菌完成后由专职人员将贵重物品登记本和清单逐项清点并签字确认。使用前器械护士应熟悉器械性能并清点物品,发现问题时需及时联系供应室,并拍照记录。器械护士在手术完毕应清点器械,将血迹擦干净并排查器械性能,再将其装入专用箱,通知专职人员交接,一式两份填写交接卡,一份随器械带入供应室,一份存入手术室。
1.2.3 器械保养和正确使用 ① 使用线槽保护套将数据传输系统、音响和音频固定以防被踩踏,术后再给予无角度盘旋固定,安置妥当。② 定点定位:应将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固定置于60 m2手术间内,不可在操作时猛推和猛拉器械臂,以防损坏,并用防尘罩保护。③ 摄像系统:将内窥镜置入无菌蒸馏水(70~80 ℃)中预热,内窥镜温度或许会高于41 ℃,应尽量避开台上用药和避免皮肤灼伤,轻拿和轻放摄像头,线缆不能打结。④ 光源管理:包括冷光源机和冷光源线,光缆线轻柔回收,应避免碰撞和拖拉,收纳方式选择钝角盘旋方法。为避免冷光源无效工作,暂时关光源线灯光可延长使用寿命,手术结束后再关总开关。⑤ 平车管理:平车为手术时的操作部件,也是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摄像臂和仪器臂的支撑点,穿戴好无菌手套和无菌衣后,器械护士在巡回护士的帮助下用无菌保护套保护电缆。⑥ 操作过程中,手术医师应注意轻柔使用各按钮,定时检查主控台稳定性。
1.2.4 术后回收 术后手术室负责人将器械上沾染的血渍和污物清理干净,及时联系消毒供应中心将器械送消,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将器械进一步清洗、包装、灭菌并发放,注意与其他科室交接时仔细核对,以确保无误。
1.3.1 器械管理合格率 合格标准[5]:目测检查和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均合格。清洗后器械使用目测检查和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目测不合格即为不合格,不需要再使用放大镜检查。放大镜检查发现器械的加持端手柄或杆,旋转的腕部或咬合面有水垢和血渍等肉眼可见的污染物即为不合格。由2名护士共同进行上述检查。
1.3.2 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和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前准备时间。
1.3.3 医生满意度 采用自制评分系统评估医生满意度,共100分。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60~79分表示较为满意,8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分值越高表示医师满意度越高。
观察组器械管理合格率为97.50%,较对照组的80.00%显著升高(χ2=4.507,P=0.034)。
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医师满意度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见表3。
表3 两组医师满意度比较
微创和精准为外科手术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作为先进的微创手术系统打破了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微创带来革命性改革。随着机器人逐渐在外科各领域普及,相应的器械保养和使用管理日益重要。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使精细手术更加便利,可大量减少工作人员,通过仿真机械设备和影像技术控制操作系统,手术者可不直接接触患者[5]。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比较,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可精简手术器械,减少更换器械频率,进而降低手术感染率。另外,管理和维护相关手术器械可对手术质量产生直接影响[6-7]。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设备精细且造价昂贵,若保管不慎极易丢失零部件。复杂精密的结构需要科学管理才可保障手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有效推动学科高水平的发展,提高器械使用效率[8]。徐舟舟等[9]指出,对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相关器械实行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未因手术配合不当、准备不充分和设备故障等因素所致手术时间延长、暂停手术或转为开放手术。精细化管理包含严、细、准和精,为目前较为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理念,不仅可精细化划分工作,还可合理调整工作流程,进而制订合理的管理计划以提高工作质量。目前,现代管理需将护理质量更加精细化,社会分工逐渐精细化。因此,将精细化管理用于各行业中已成为常态。
本研究将精细化管理用于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手术器械管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观察组的管理合格率和医师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和67.50%(P值均<0.05)。提示,精细化管理用于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可有效提高管理合格率和医师满意度,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精细化管理用于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可保障器械仪器,保证手术质量,促进患者安全。这与邹日海等[10]的研究中,将精细化管理用于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准备正确率和消毒合格率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能是因为精细化管理可通过节约手术准备时间,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专业性和积极性,进而减少患者等待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时的周转效率。此外,精细化管理还可合理规划医护人员工作内容,减少资源浪费,缩短手术时间,进而降低感染率,提高医生满意度。最后,系统培训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和常见事件的能力。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应用于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手术器械管理中可有效提高管理合格率,缩短手术时间,效果较好,在实际应用中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