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参与式护理在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老年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的应用价值

2021-09-23 03:31:46曾圣燕邹爱芳陈雪帷康赛霞
关键词:家属导管肺癌

曾圣燕, 邹爱芳, 陈雪帷, 康赛霞, 齐 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 特需病房,福建 福州,350014)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群体免疫力低下,罹患该病的风险更大,早期不易被察觉,部分患者自身发现肺癌时,其病情进展已错过最佳手术时机,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1-2]。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可有效杀灭癌细胞,但会损伤正常组织,出现较多不良反应[3]。在化疗间歇期,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对提高置管化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家属参与式护理指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工作中。患者家属在提高工作主动性的同时,也能意识到导管维护的重要性,有利于导管维护质量的提升。本研究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3例老年肺癌患者,旨在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的老年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3例老年肺癌患者,按随机字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1)。纳入标准:① 经胸部X线射片、组织细胞学和纤维支气管镜等多种检查方法确诊为肺癌;② 年龄>60岁;③ 首次化疗中接受PICC置管;④ 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免疫系统疾病、 溶血或凝血功能异常,以及PICC置管禁忌证。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和TNM分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肺癌相关知识宣教,阐述化疗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增强其认知程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真实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疏导,形成良好心态,指导健康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和油腻食物,膳食均衡。

1.2.2 家属参与式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家属参与式护理。① 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以视频、动画和图书等多种方式讲述肺癌病因、居家护理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等,结束后要求患者和家属均进行发言,促进双方知识的掌握。如患者出现气闷和胸痛等不良反应,则由护理人员向其示范应对处理措施,并将视频发送给患者家属。置管后,护理人员向患者和家属讲述PICC置管有关知识,示范导管日常护理技巧和流程,经多媒体视频播放和PPT等形式向患者讲述导管护理方法和关键,及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疑惑。② 操作演示:向患者家属演示日常导管维护工作,使其观摩学习,让家属做好手卫生和清洁消毒等工作,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过程中,向患者及其家属认真地讲解有关导管维护重点。③ 理论考核:护理人员进行3~5次示范导管维护和换药等基础操作后,考核患者和家属的理论知识,使其对导管维护的操作过程、要点和内容进行逐一叙述。针对导管维护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询问,要求其解答,不合格者重新培训,考核合格的患者和家属可进行下一阶段培训。④ 模拟锻炼:经理论考核完全合格者,且能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将运用模拟道具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针对性锻炼,直至完全熟练掌握置管护理技术。可于模拟道具上通过操作考核,考核失败者需再次进行培训,合格者便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培训。⑤ 独立操作:经实际操作考核完全通过的家属能行单独操作练习,由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要求家属可独立完成相关操作,如导管维护和换药等。考核完成后,于患者出院当日,护理人员给予其家属日常导管维护所需用品,且每周至少行导管维护一次,按时回院复诊。⑥ 合理计划:依据患者本身和疾病进展的差异,制订规律生活、合理饮食和充足睡眠等个体化方案,经家属督促患者完成计划,确保每晚充足睡眠。⑦ 个性化干预:针对易出汗者,可采用透明敷料和无菌纱布处理,确保透气性,预防潮湿,避免感染;出现未能顺利送管者,可在置管后4 h对其热敷,每次15 min左右,每日3次,连续进行热敷3 d;导管回血、剧烈咳嗽或呕吐者,可使用正压接头,在静脉输液结束后,利用脉冲式冲管,使用肝素稀释液封管,避免导管堵塞。叮嘱患者家属注意导管长度、是否存在红肿渗出和贴膜有无松动等状况,若存在异常,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 置管维护情况 记录并比较两组的置管留置时间、冲管和封管次数、贴膜更换次数和正压接头更换次数。

1.3.2 睡眠质量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4]评估两组的睡眠质量,分为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7个维度,各项目评分为0~3等级计分,总分为0~21分,分值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好。

1.3.3 不良事件发生率 记录两组的导管掉落、导管堵塞和非计划拔管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置管维护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置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冲管和封管次数、贴膜更换次数,以及正压接头更换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置管维护情况比较

2.2 两组PSQI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间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评分和PSQI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两组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睡眠障碍和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各维度评分和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PSQI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1%(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肺癌为老年群体多发肿瘤疾病,化疗为当前常见的治疗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抗癌效果[5]。鉴于化疗药物经人体内对静脉等软组织形成破坏性影响,因此PICC置管便为反复多次穿刺静脉的首选方案[6-7]。但PICC置管在置管位置的皮肤会出现炎性感染或静脉炎,而化疗间歇期患者出院会增加患者对院外PICC置管维护的恐惧,导致其睡眠质量下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8]。置管时间延长易增加患者创口感染风险,发生严重并发症,而患者欠缺并发症防护知识,在间歇期对导管保护不足,均不利于病情恢复。

针对肺癌患者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身体康复,针对PICC置管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9]。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可充分激发所有家庭成员的疾病参与性,促进患者在认知架构上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风险发生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置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冲管和封管次数、贴膜更换次数和正压接头更换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值均<0.05),提示采用该护理模式有助于导管维护。分析原因在于,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加强家属在诊疗照护中的职能,增进患者和家属在导管维护中的积极性,纠正患者及其家属既往错误认知和行为,利于导管维护。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睡眠障碍和PSQI总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提示采用该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分析原因在于,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给予患者睡眠护理,提供安静居所,制订睡眠和休息等个性化计划,能保证其充足休息,改善睡眠质量。李苗苗[12]认为,该模式护理能予以患者睡眠和环境等方面的护理,可确保空气流通,营造温馨氛围,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确保休息,减少睡眠障碍,提升睡眠效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发现,该护理模式通过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增强了患者防护能力,经多项细致考核确保各项目规范完成,保证各项风险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家属参与式护理满足了患者的心理诉求,通过医护人员的认真指导,能帮助患者和家属更深入地理解化疗间歇期对导管日常护理的重要性,保障了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行PICC置管的老年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实施家属参与式护理,可显著提高置管维护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猜你喜欢
家属导管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4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0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