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体能素质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2021-09-22 11:42李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9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李莉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地提升,而部分学生的生活已经被网络娱乐所占据,减少了日常的运动量。当学生的运动量逐渐下降时,成长的健康指标也会随之下降。这不但不利于他们身体的正常成长,还对他们的正常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一定的体能就无法支撑他们身体的正常运行,同时还会阻碍他们的思维正常发挥,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提高自身的体能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重要性。换言之,体能是学生正常活动的前提。因此,学生的体能训练需要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才能促进他们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同步成长。

关键词:体能素质;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363

引言

小学体育课程对于学生体能的提高以及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教学方法合理的情况下,通过体育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充足,各项素质较高,但是体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存在耐力差、肺活量低等问题,小学生群体的体能素质逐年下降,令人堪忧。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制订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具备良好可行性的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体能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小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都是依照考试成绩,采用的评价方式多是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承受了学习压力,尤其是在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学科内容的增加使得学生的学习任务变得越发繁重,甚至于存在体育课被占用的情况。素质教育背景下,政府部门提出学校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改善小学体育教学制度,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学校开始重视体育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甚至将体育作业融入到课后作业中,在督促学生体育运动方面发挥出了积极作用,但是因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使得不少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这样不仅不利于其体能素质的提高,也会影响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这需要教师重视起来,做好体育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同时,促进其体能素质的提高。

二、提升学生体能素质的策略

(一)体育场景教学,积极投入锻炼

体育场景教学是有效地调动学生投入体育课程的有效方法,这类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对场景的参与感,让学生有投身具体场景的感受,进而更主动积极地投入体育活动场景之中,强化体育锻炼效果,增加体能储备。所以,体育教师需要在课程中积极探索场景教学方法,为体育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篮球训练时就可以尝试应用场景训练方法。体育教师应认识到小学生的篮球技能处在偏低的水平,然而篮球中的跑跳投训练对学生体能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所以,教师可以运用篮球训练中的场景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投入篮球训练。首先,教师可以播放篮球比赛视频,让学生感受篮球的激烈对抗氛围,并用比赛画面使学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然后再通过比赛引申到技能训练。当学生对篮球的技术动作有所了解之后,便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跑、跳、投等基本的技能训练。在基础训练中,学生的体能逐步得到改善。在学生遇到体能极限、想要放弃时,可以引入场景教学中的趣味篮球练习方式,支持学生克服体能极限的困难。为了丰富教学场景,体育教师还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开展篮球模拟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环境中锻炼体魄、增强体能,用以赛代练的方式支持学生投入体育运动之中。

(二)丰富体能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能训练热情

小学生贪玩好动,思维敏捷,性格活泼,这是他们的共性,也是小学生的优点。在小學体育教学中,天性使然,小学生对填鸭式教学不感兴趣,教师只有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吸引力,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在小学体育体能训练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教学,结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体能训练的效果。如在“仰卧起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爆发力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渗透其中。在训练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借助小组比赛、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三人小组,让学生分别扮演计数员、计时员,去统计学生排名。也可以让各小组每次挑选一名学生进行比赛,每次比赛的倒数第一名得一分,分数往上依次递加,然后将三次比赛的成绩综合起来,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这样巧妙设计和安排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热情。

(三)尊重学生差异,制定针对性体能训练活动

从体能训练目标来看,其内容多,如耐力、平衡、力量、柔韧性等。对于每个学生,因体质存在差异性,在体能训练活动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考虑学生的实际,灵活设置不同的体能训练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结合自身兴趣、条件,针对性开展体能锻炼,提高教学效率。

如前滚翻起立接球项目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前滚翻技术,还需要增强身体柔韧性和灵敏度。但每个学生的柔韧性存在不同,在训练方式上,要展开分层施教。对学生体质水平进行测定,划分不同的分组,对各组设定不同强度的体能训练任务。再如,跑步训练,男生与女生分组训练;对爱好体育与不喜欢运动的学生进行分开训练,设定针对性训练目标,实现梯度化教学。小学体能训练,安全不容忽视。在课程任务及训练内容上,教师要做好安全保障。如对学生的膝盖、肘部等部位进行保护;对器械的使用,要从小负荷入手,重在指导学生掌握体能锻炼的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于学生体能素质的训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体能训练的内容、强度和目标,避免不恰当运动项目或者训练强度给学生身心发展造成的损伤。从体育教师的角度来说,需要保证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效率,确保学生的体能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为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施利军.小学体育教学如何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J].天津教育,2020(09):12-13.

[2]李运江.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体能[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十二)[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张明明.论小学体育中的体能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1):87-88.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