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柔 黄叶芳 罗吉秀 谢珊 谢春光 唐健元
【摘要】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各种预防治疗措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根据中医药预防流行病的历史和各指南中中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措施,从中药汤剂、艾灸、针刺、足浴、香囊、养生运动等方面总结了中医药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方法和原理,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预防;疫病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032-0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国已经得到控制,但是目前多个国家地区依然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疫苗暂时没有成功研发推广上市,我们不能放松警惕,更应该做好防对措施。
1 中医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
在传统医学的观点中,将流行性、传染性强的一切疾病统称为“疫”,指由疫疠之邪侵犯人体并导致广泛流行的严重疾病。中医将疫病划分为瘟疫、温疫、杂疫和寒疫,再根据其兼夹之邪延申为湿热疫,燥热疫等等。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主流观点是湿毒疫,病位主要在肺与脾,病机主要概括为“湿”、“热”、“瘀”、“毒”、“虚”五个方面[1]。临床中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干咳,乏力,气促甚至呼吸困难,舌红苔腻,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大便不爽,腹泻等症状[2]。中医治未病体现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机体阳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袭,未病先防是中医的“治未病”观点核心思想的重要部分。
2 中药汤剂内服
2003年SARS冠状病毒(SARS-CoV)爆发,中医药在治疗预防方面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列出了6个清热解毒兼益气或燥湿、解表、化瘀等功效的方剂预防病毒,且均有不错的效果。目前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4]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2]也提到可将汤剂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工作中。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提到,“瘟疫者,疠气流行,多兼秽浊”,据此推荐使用藿香10g,红景天15g,金银花10g,贯众6g,虎杖6g,芦根15g煎煮汤剂内服以芳香化浊,益气解毒。还可以用藿香10g,金银花10g,白芷6g,草果6g,芦根15g,白茅根15g[4]组成的食疗方化湿和中,利湿解毒。二方均以藿香为君药,藿香功专化湿避秽,《本草正义》描述藿香“芳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辟秽……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烈,能去除阴霾湿邪。”邓燕君[5]也提出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行性,认为藿香正气口服液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抵抗新型冠状病毒。针对体虚之人的预防多以补益药物为主,以黄芪、或用桂枝汤、玉屏风散、神术散等方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
3 艾灸法
《备急千金要方》云:“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瘟疫论》中对艾叶的评价是“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中医认为艾灸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可以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增强免疫。余瑾[6]在对2003年非典的中医预防保健措施探讨中就提到,隔姜灸气海、脾俞、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扶助正气,顾护脾胃。关元、中脘、足三里都是养生的重要穴位,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功能[7],身柱[8]、肺俞[9]作为治疗小儿体质虚弱的要穴,擅长温通、温补,在治疗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显著的作用。除了对穴位的直接刺激,艾灸中产生的烟雾也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有实验表明,艾条灼烧产生的烟雾对空气的消毒效果和常用的紫外线消毒效果相近[10],并且对呼吸道合胞病毒 有体外抑制作用[11]。在临床中,还有医院可以将艾条熏蒸作为病房杀菌消毒的手段[12]。艾灸时产生的挥发油可以抑制多种空气中的病毒[13],从传播途径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4 针刺法
针刺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使用毫针刺激穴位,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有研究发现[14]针刺可能通过刺激末梢神经,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起到平衡内分泌,调节免疫能力的作用。罗伟[15]等人实验发现电针刺激大鼠肺俞穴可能通过调节或抑制炎性因子治疗病毒性肺炎。陈波[16]认为2019-ncov引起的炎症反应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基础,病人后期多因脓毒血症而死亡,而针刺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17],在未被感染时可干预调节免疫,感染后又可以预防疾病向晚期的脓毒血症发展。在预防方面有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18]肾俞等强壮保健穴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力,刺激抗体产生,活化巨噬细胞、诱生其他细胞因子作用的IL-2[19]的生成,建议使用平补平泻手法或者温针灸发挥预防感染的作用。
5 足浴法
常见的足浴法有普通热水浴和中药浴。热水足浴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缓解肌肉身体的疲劳。研究显示[20]足浴 20min可使 50%的脑部血液分至各处,有降压安眠的作用。中药足浴就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入中藥来泡脚,起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现代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足浴不仅有镇静止痛的作用,还能抗呼吸道感染[21]。黄成汉[22]等人也提出多个足浴方剂治疗多种流行性感冒,认为此方法不易产生耐药性,也不易因为毒株变异而失效。王宏[23]的临床研究发现加味玉屏风散煎剂足浴可有效预防治疗虚体反复感冒。
6 佩戴香囊
中国自古就有制作香囊辟秽的习俗,《温疫萃言》提到“醒头草佩带身边, 名为避瘟方”。中药香囊在预防疾病中起到“辟邪气”和“扶正”的作用[24],通过从口鼻吸入挥发油以防治疾病[25]。已有实验[26]证实中药香囊有抑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生长的作用,还有许多药物挥发油分别有抗炎、抗氧化、兴奋中枢神经、抗疲劳、增加免疫力等作用。王旭东的香囊抗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实验[27]结果证明辟秽香囊可以降低实验小鼠的死亡率和肺病变。王力宁[28]等人还发现,中药香囊在改善小儿肺炎恢复期症状、促进体质康复方面疗效显著,对肺炎防治方面有价值。在《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诊疗手册》[4]中也建议使用藿香20g,苍术20g,菖蒲15g,草果10g,白芷12g,苏叶15g,贯众20g制作香囊,以大剂量中药产生足够的挥发油起到芳香辟秽的作用。同样的,在周洪立[29]等人发表的关于周明军先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外用处方中也有提到使用大剂量芳香化湿解毒药制成香囊放于枕边和胸前佩戴有御邪之效。中药香囊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观点,且同时具有低价、简单、方便的优点[30],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好方法。
7 养生运动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生活中应该躲避外邪侵袭,注重调摄精神, 只有人体精神状态饱满,才能养生避病。阳气为生命之本,《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在经络营卫气中,阳气指卫气,发挥卫外固密的功能,保护人体免受外来物质的侵害。患者感染程度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人体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有赖于阳气的推动,而运动可以鼓动机体阳气,加强阳气的作用。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心肺功能。
8 结语
目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国内新增确诊病例多为境外输入,人民做好预防工作仍是有必要的。除了文中提到的预防措施之外,还可以考虑中医刮痧,放血,或情志疗法,加强人体抵御病毒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道文, 李得民, 晁恩祥, 等.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病因病机的思考[J]. 中医杂志, 2020, 61(7): 557-560.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J]. 中国医药, 2020, 15(6): 801-805.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非典型肺炎中医药治疗防治技术方案(试行)[N]. 中国中医药报, 2003-04-18(5).
[4] 王琦, 谷晓红, 刘清泉. 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诊疗手册[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0: 27-28.
[5] 邓燕君, 刘博文, 贺桢翔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藿香正气口服液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活性化合物研究[J]. 中草药, 2020, 51(5): 1113-1122.
[6] 余瑾. 2003年非典型肺炎流行的中医五运六气分析和预防保健措施探讨[C].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筹委会. 2004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筹委会: 山东省抗衰老研究中心, 2004: 292-296.
[7] 蓝怡, 王健. 艾灸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用穴规律探讨[J]. 中医学报, 2019, 34(1): 214-217.
[8] 娄必丹. 身柱穴: 调摄阳气通督脉[J]. 中医健康养生, 2018(1): 56-57.
[9] 刘小敏, 沈毅韵, 梅玉霞. 肺俞穴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 2019, 39(5): 790-793.
[10] 吴爱须, 李彦平, 吴爱华, 等. 外科病房空气消毒方法的比较研究[J]. 河北医药, 2010, 32(13): 1818-1819.
[11] 韩轶, 戴璨, 汤璐瑛. 艾叶挥发油抗病毒作用的初步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5, 25(2): 14-16.
[12] 胡晓蓉, 何静松. 艾条熏蒸消毒血液科病房[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32(7): 660-661.
[13] 赵志鸿, 王丽阳, 郑立运, 等.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0(2): 301-304.
[14] YinN, YangH, YaoW, etal.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histaminemediated neural activation during acupuncture[J]. Biomech Model Mechanobiol, 2017, 16(5): 1659-1668.
[15] 罗伟, 王军英, 刘春雷, 等. 针灸“肺俞”穴对病毒性肺炎小鼠肺指数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J]. 针刺研究, 2014, 39(4): 293-297.
[16] 陈波, 金观源, 陈泽林, 等. 针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并发脓毒症的科学依据探讨[J]. 世界中医药, 2020, 15(2): 140-143, 149.
[17] 陈贞羽, 龚杰, 庄晟坚, 等. 炎性痛电针镇痛参数优选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 浙江中醫杂志, 2019, 54(2): 100-101.
[18] 施茵, 吴焕淦. 足三里穴在免疫功能调节中的应用[J]. 现代中医药, 2003, 35(3): 3-6.
[19] 唐智勇, 王晓铃, 李苏, 等. 针灸强壮保健穴对中老年人IL-2调节的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41(9): 804-805.
[20] 张艳霞. 浅谈中医沐足养生的重要性[J]. 双足与保健, 2018, 27(20): 127-128.
[21] 张新喜, 王勤, 金成花. 中药足浴联合通络捏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30(1): 69-70.
[22] 黄成汉, 胡献国. 怎样辨证足浴治疗流行性感冒[J]. 中医杂志, 2007, 48(9): 855-856.
[23] 王宏. 加味玉屏风散煎剂足浴预防治疗虚体反复感冒的临床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10(10): 36.
[24] 李杰. 中医香囊辟疫研究[D]. 浙江大学, 2012.
[25] 干正. 辟秽防感中药香囊干预海军航空兵部队官兵感冒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
[26] 陈瑞云, 李敏, 彭莺, 等. 中药香囊抑菌性研究[J]. 山东化工, 2019, 48(24): 25-28, 31.
[27] 王旭东, 谢飞, 高益明. 辟秽香囊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6): 927-929.
[28] 王力宁, 李洁, 周志宁, 等. 壮药防病香囊对小儿肺炎易感人群的干预效果研究[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22(3): 29-34.
[29] 周洪立, 陈海彬, 周红光, 等.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 2020, 40(3): 332-335.
[30] 张晋, 宋昌梅, 杲春阳, 等. 中药香囊辟瘟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用探讨[J]. 北京中医药, 2020, 39(2): 131-133.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新冠肺炎科技攻关应急项目,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的中医药社区防控技术研究(编号:2020YFS001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编号:2020YFS0013)。
作者简介:刘柔(2001-),女,本科生在读,E-mail:1875169164@ qq.com;
*通信作者:黄叶芳(1984-),女,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E-mail: huangyefang@cdutcm.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