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开启中国超级桥梁建设时代

2021-09-22 08:52
科学大观园 2021年15期
关键词:总工程师走钢丝大桥

在浩瀚的伶仃洋,一条雄伟壮阔的“跨海长虹”伫立于此,这就是连接香港、珠海与澳门,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工程——著名的港珠澳大桥,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珠港澳大桥从2009年底开工建设,至2018年10月通车,在建造过程中,海上人工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整个工程中实施难度最大的部分,其中,6公里的深埋沉管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是公认的“当今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这个“最具挑战性工程” 队伍的举旗人是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林鸣。工程筹备阶段,林鸣的团队掌握的全部建设经验资料只有一张3年前在网上公开发表的沉管隧道产品宣传单页。外国专家笃定地对林鸣讲:“你们自己是没有能力做这件事情的。”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林鸣拿起这张宣传单页,带领团队开启了这项世界级顶尖难度的技术攻关,他们首先从充分的研究论证开始。林鸣说:“即使我们的起步是0,我们往前走一步就会变成1。”

一日午饭后,林鸣带领团队成员开始就项目的一个工程环节的可行性进行研讨。讨论激烈,却一直没有达成会议研讨的成果目标。林鸣的习惯大家再熟悉不过——决不开没有结果的会议,决不做没有成效的讨论。不知过了多久,讨论终于柳暗花明,成果纷现。林鸣疲惫又喜悦地宣布散会,隐约感觉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他还细心地叮嘱大家吃点夜宵、早点休息。不想大家面面相觑,无奈地笑了起来:“哪还有夜宵?是该吃早饭了!”低头看看手表,已是早上6点多。林鸣拉开会议室的厚窗帘,明媚的阳光瞬间洒满了整个房间。

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管理团队中,80%以上是“80后”。“别小看中国的‘80后,他们创造力十足!”林鸣评价说。2000多个日日夜夜,荒岛上的挑灯夜战,台风里的顽强坚守,数以万计的工程实验,失败后倔强地爬起,他们的付出,只有他们自己懂。

张怡戈,来自云南大理,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一工区副经理。从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成岛至今,已经在岛上工作生活了6个年头,平时住在岛上的集装箱里。6年时间他只回过一次云南老家。皮肤黝黑的他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他说:“小孩今年上一年级了,我很想他,但在外面干工程就要放弃一些东西。”

刘经国,来自陕西省铜川,31岁的他是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三工区一分区副经理。在他看来,整个隧道工程可谓零瑕疵、零容忍、零遗憾,较真、执着,这是中国的工匠精神。

杨永宏,来自内蒙古包头,“80后”的他已是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副总工程师。他说:“记得来工地那天,是2010年的圣诞节,转眼大桥就要通车了,我们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熟知它的每一个细节。”

当33节巨型沉管最后吊装完工,33面中国国旗插上工程平台的那一刻,杨永宏热泪盈眶,他们欢呼雀跃。“你们的自信来自哪里?”“来源于我们脚下的这个巅峰!我们成功了!”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永宏指着身后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露出阳光般的笑容。

回望30多年的工程建设历程,林鸣常说,当国家需要建设与发展,创新和担当便不仅仅是一位建设者、一支工程队伍的职责,更是企业与行业的使命。林鸣的建设团队都深知他的工作特点:既“严”又“细”,这份“严”已达到“严苛”,这份“细”也近乎“吹毛求疵”。

外海沉管隧道安装因其难度巨大而被誉为“走钢丝工程”,林鸣经常对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设团队讲:“我们就是‘走钢丝的人,而且我们走的,是世界最长、行走难度最大的‘钢丝,项目施工前后需要经过几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零质量隐患;项目上有上千个岗位,每一名施工人员都不能懈怠。所以,这是一场上千人一起‘走钢丝的持久战,任何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必须拿着显微镜去走,严之又严、细无止境。”

◎ 来源|综合港珠澳大桥官网、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总工程师走钢丝大桥
走钢丝的演员
相关论
逃跑的大桥
数鸭子
精彩的马戏表演
港珠澳大桥通行全攻略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总工杨建军被调查
巫婆与总工程师
走钢丝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