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承办的“2021科创中国·科学家企业家创新论坛”上,视野开阔的政府官员、敢为人先的科学家、锐意进取的企业家以及深度观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合智慧、经验和远见,展开一场科技研发与产业提升的思想碰撞,探索如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科技要素和生产要素紧密结合的创新路径。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的一个新的战略要求,就是要把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起来通过举国体制、企业主体的产学研结合,才有可能把创新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在论坛致辞中表示:2020年,中国科协响应党中央号召,创新推出“科创中国”品牌。“科创中国”以数字平台为支撑,以试点城市为依托,以组织创新为核心,持续构筑科技、经济相融合的发展生态。一年来,“科创中国”围绕“产学研供需对接的信息平台、技术服务与交易的运营平台、人才与技术的赋能平台”三大目标,已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公共基础服务与交易平台,并广泛汇聚问题库、项目库、人才库,不断促进要素集成,开放融通,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科创中国”在全国范围内选取65个试点城市和园区,积极组织210家全国协会,按需组建科技服务团,不断带动人才、技术、成果下沉到企业和园区。通过持续打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枢纽,不断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论坛上,2021年“科创中国”榜单活动正式启动。该榜单将聚焦“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资源环境五大领域的产业创新需求,推介一批先导技术,优选一批支撑试点城市重点产业的新锐企业以及服务重点区域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产学研融通组织,引导探索技术服务与交易的新业态、新组织、新模式,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殷皓希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学家、企业家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科创中国平台的枢纽作用,携手合作,不断提升现有产业,支持孵化未来产业,不断在经济主战场上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在《拥抱开源——构建科技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演讲中提到,开源已经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的一种模式,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据统计,在新兴的领域像互联网,开源软件比重达到80%,在教育科技、网络安全这些领域大概是75%以上。期待中国逐渐从“开源大国”发展到“开源强国”,推进开放创新、协作创新,共建人类科技领域命运共同体。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介绍说:“科技发展的目的是应用,是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通过探月工程的实施,探索出一条重大科技专项管理的道路。同时,探月工程研制17年,带动了一大批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发展,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
熊彼特早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里提出创新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到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
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科技经济两张皮这个难题一直没有破解,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整体布局外,还有科學家、企业家、投资家的生态融合问题。
一年来,“科创中国”围绕“产学研供需对接的信息平台、技术服务与交易的运营平台、人才与技术的赋能平台”三大目标,已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公共基础服务与交易平台,并广泛汇聚问题库、项目库、人才库,不断促进要素集成,开放融通,资源共享。
谈及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的关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认为,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的灵魂是创新,但他们的方向又有所不同,科学家的创新是要解决发现和发明,企业家的创新体现在解决产品在市场中的推广应用,但在今天的经济社会中,他们要优势互补,高度融合。企业家得有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准确地去发现和把握机遇,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也需要了解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家紧密地结合起来。他表示,创新模式目前有四种:自主创新、集成创新、颠覆性创新、持续性创新。一般而言,国家研究院、高校和大企业的中央研究院进行自主创新,需要大规模的时间和资金投入。而集成创新是现在企业普遍应用的创新方式。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当前产学研合作,存在三个问题:聚焦需求不够、供给和需求错配、企业动力和能力不足。他提出,要打造创新的生态圈,着力点应该是促进创新联合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一是要真正确立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发挥企业作为一个创新研发出题者的作用。二是创新研发的组织者的作用,真正由企业牵头,形成高校各方面参与的创新联合体。三是我们要研究真问题,真问题哪里来?要通过选好题来聚焦。四是在研发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一个高效的共性技术供给平台。五是提倡院所和企业之间人才联动,把这些创新要素关联起来。
作为企业家,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认为,新工业时代、新能源时代和新工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家和企业工程师应该开天眼,洞悉事物的本质;开天窗,积极跨界融合;开天路,敢为人先。从企业角度来看,要舍得在企业研发、引进人才方面烧钱。
企业创新的土壤在于融合,不仅仅是技术的融合、产品的融合,最难的是思想的融合。公司采用每一到两个月组织所有核心骨干互相交流分享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敲定所有战略问题、重大决策问题,这样大家在一起心不累,而且效率更高。
做科学和做企业有很大的不同。身为有国外高校产业+北大教授+创业者经历的代表,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必旺有亲身体会,关于纳米技术,中国发表的文章现在远远超过美国,发表文章数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但几乎所有卡脖子环节都跟纳米技术、纳米材料有关系,经过长时间的创业,他很清楚高校跟企业主要症结在哪儿:在实验室证明技术的可行性,两年时间就足够,但要把技术转化成一个有竞争力的颠覆性产品的时候,要花整整10年时间。因为高校的技术没办法直接转化,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接。另外一个感悟就是科学家不要去做企业,如果做企业一定摆正好心态。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联席 CEO米磊认为,当前产学研合作存在问题,其实是科技成果国家缺乏顶层设计和完整的科技成果体系建设。高校或科研院所并没有把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支撑经济发展放到一个核心的位置。
如何构建产学研的生态圈,最主要的是要有创新的生态,我们不妨把它比喻为雨林生态,在这里,创新的要素是高度聚集,即当一个科学家有成果转化的时候就有各种专业的要素去弥补在其他专业上的不足,然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要素,最后帮助他转化成功。如果把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短板补上,把公共技术这个支撑体系建设好,打通产学研一体化,以后不会出现这么多卡脖子技术。
无独有偶,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也认为,我们只有打造一个创新的全要素,生态圈才能具备。打造生态雨林,就是加速小苗子企业加速成长的推进器,未来的生态雨林就是企业成长真正的加速器,
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三家共进,三生万物。让科学家专注做科研,让工程师专注做工艺、技术,让企业家专注于做创新、做市场、做整合、做管理,当这些要素能够聚到一起的时候,产学研的雨林生态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