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成都一位妈妈因为被7岁儿子不断“呼叫”,和儿子签下了一份“不要喊妈条约”。“不会写的字请查字典,不要喊妈!”“早起自觉洗漱后,打开衣柜找衣服穿,不要喊妈!”“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等爸爸回家后,喊爸!”
同一个世界同样爱喊妈的娃,让不少妈妈身心俱疲,尤其是那些职场妈妈更是苦不堪言。平心而论,“不喊妈条约”并不苛刻,其目的在于提高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一生受益的好习惯。“不喊妈条约”并非妈妈推诿卸责,而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隐伏着家庭教育观念的重塑与更新。
在单一、片面的社会评价体系的裹挟下,“以分数论英雄”让一些家长一叶障目;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哪怕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哪怕孩子性格乖张偏执,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喊妈条约”打破了这样的认知局限,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生活方式的塑造以及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
每一个爱喊妈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愿意放手的妈妈以及长时间、经常性“失陪”的爸爸。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以及“儿童中心主义”,让孩子们得到了万千宠爱;许多孩子可以自力更生的事情,一些家长也主动替他们想了,抢着为他们做了。正是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宽容与纵容,孩子才会对妈妈形成极强的依赖心理,动辄喊“妈”;许多原本孩子们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他们已经不再相信或者不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去做到。
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同的孩子之间也存在着千差万别。有的孩子喜欢安静,有的孩子调皮好动;有的孩子是慢性子,有的孩子是急脾气……家庭教育没有万能钥匙,每个孩子都需要一把专属钥匙;尽管如此,孩子将寻求妈妈的帮助当成一种习惯,明明自己可以胜任却不愿意去尝试,动辄喊妈,隐伏着家庭教育中某种共性的短板与问题。
关爱过度就会成为溺爱,放松过度就会成为放纵,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看似爱孩子,实际上却是“害孩子”。习惯将对孩子欲望的满足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手段,习惯“越俎代庖”替孩子操持一切,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可能让孩子将来长大后沦为“巨婴”。
关爱孩子与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并不矛盾,与那种无节制、无底线的溺爱相比,有边界、有约束的“不喊妈条约”并不意味着母爱打了折扣,而是一种家庭教育观念的重塑与更新。
适用主题:学习困境;捆绑的爱;教育……
素材链接
《小舍得》:妈妈爱的是考满分的我
2021年4月,聚焦孩子“小升初”阶段中国家庭的电视剧《小舍得》一经播出, 好评如潮,令广大网友直呼真实。剧中,田雨岚和南俪两组家庭对儿女的教育模式,反映了当今教育内卷下各个家庭的教育焦虑。
原本田雨岚坚持的教育理念是爱拼才会赢,而南俪则主张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但在疯狂的教育内卷中,南俪也变得越来越焦虑,最终不得不紧随时代大流,开始“鸡娃”(指“虎妈狼爸”为了孩子读好书,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活动的行为)路程。剧中有一处情节引发大众共鸣和心疼:田雨岚的孩子颜子悠拿起话筒,当着全班同学和家长的面哭诉:“我觉得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也许《小舍得》就是想要探讨这样一个问题: 多少父母以爱的名义忽视孩子的感受,对孩子进行情感上的绑架?
李雪琴:我是“北大废物”,我想快乐地活
北大才女李雪琴的走紅,源于她在抖音上的一段视频。 但当人们得知李雪琴来自北大时,质疑的声音接踵而至:北大的居然来拍视频当网红?而李雪琴的一条微博,暴露了她真实的想法:“北大怎么了?念了北大就不能当一个废物了吗?我只是恰好高考考得好,擅长考试而已。”高中读了辽宁最好的省重点中学,本科上了北大,李雪琴路上见到了太多满脑子精英意识的年轻人,他们名企实习,系内保研,考公务员。但她始终觉得自己资质平凡,很难与这类人融为一体。大四时,她被确诊患有抑郁症。直到后来,她终于决定不活在别人的期望里,不活在世俗对成功的定义中。甘愿做一个“北大废物”的她,努力成为一个没心没肺的“快乐小孩儿”。这样的她,活出了人生的另一种模样。完美本身就是不存在的,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