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超
[摘 要] 中职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特点,把握中职学生的特殊性,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扭转语文课堂的被动局面。为此,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以班主任身份来教学;中职语文教师要拥有“十八般武艺”;根据学生特点整合教材资源;根据学生特点细化、简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内容,确保学生真正吸收语文知识。总之,中职语文教师应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应有价值。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学生特点;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086-02
中职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然而,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却令人担忧。但我们不可否认,语文课程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逻辑思维和审美能力,是学生日后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前提条件。那么如此重要的语文课程,我们应如何教学才能取得实效呢?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理论比较欠缺实效性
眼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呼声不断,很多中职教师和有关学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推动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热度较高的几种理论有“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探索”等。综观这些理论观点,提出的设想虽好,论述的方法却难以取得实效,囿于理论的窠臼,而缺少实践意义,仍不免雾里看花、隔靴搔痒。
二、深入把握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
要想中职语文教学活动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并将研究学生特点放在首位。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具有如下特点:
1.语文学科基础较差
2.学习氛围不浓厚
3.学生不够重视语文学科
4.学生性格叛逆、敏感、迷茫
5.学生性格活泼、爱实践、重感情
三、以中职学生特点为基础,重新思考语文教学方法
为改变中职语文课堂上不和谐的局面,我们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学生为本”,首先,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应树立“关注人”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其次,“以学生为本”还要破除教育领域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教师中心论”,完成教学角色的转变。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1]
面对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常规的教学方法已很难奏效。我们必须以学生特点为中心,以学生水平为起点,“出重拳”“下猛药”,才能扭转语文课堂的局面。
四、基于学生特点的中职语文创新教法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的有效学习,笔者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一)以班主任身份来教学
2009年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项体察人的情感、塑造人的心灵的伟大事业。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情况,相较于其他老师,是更清楚的,而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直面人的内心、触动人的灵魂的学科。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都是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到课堂的。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以班主任的身份来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情感生活、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过往经历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在教学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工作。这样才能贴近学生内心,符合学生口味,使所教知识入脑入心,而不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语文课堂是人文教育,是爱的教育。语文教师必须有一颗爱心。在语文课堂上,要时时刻刻奉献爱心:一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和身体,多鼓励和赞赏学生,以积极和温暖的态度感染学生。[2]
(二)拥有“十八般武艺”
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多媒体教学普及,但是不少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至于学生提不起兴趣,老师也讲得枯燥乏味。传统教学方式不仅无法使学生学会科学思维、提高知识技能,反而费时费力,甚至难以完成教学任务。[3]
陈丁胜老师在《试论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做过调查,教材内容吸引人、教师讲课富有感染力的选择占对语文学习有兴趣者的87.51%与90.35%。在学习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中,教师教学方法呆板的原因占43.60%,这说明中职生希望拥有更多、更好、更适合他们的教法。[4]
1.朗诵技能
在讲授诗歌作品如《将进酒》时,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誦课文,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较有带入感,稍显夸张也可以。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师的语调、姿态,也较容易熟悉诗歌的韵律,理解诗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