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通 白钰
[摘 要]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从而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以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课程为例探索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努力将学生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028-02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现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对建筑电气施工工艺流程、工程质量及细部做法加以控制,本课程为学生考取“施工员(设备方向)”和“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电气)”提供了必需的知识储备,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从事建筑安装业的施工及施工管理人员,使之具备工程制图与识图的能力,具备建筑电气设备与产品的选型等能力,具备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具备建筑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维等能力。同时,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具备以下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高,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
(2)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责任心和大国工匠精神。
(3)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2)爱岗敬业、严谨务实、踏实肯干、团结协作,树立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意识。
二、思政元素的融入研究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课程共含9个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含1个实践教学任务。课程总共融入15个思政元素,部分思政元素的融入如表所示[1](见文末)。
三、思政元素融入案例
思政元素的融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生硬讲解、生搬硬套,要做到过渡自然、润物无声,这样学生才会身临其境。比如在讲照明装置工程时,课前首先播放一段建筑物“灯光秀”视频,建筑物选取本地有特色的建筑如“银川未来中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银川用这种方式为祖国庆生,视频画面中“我爱你中国、祖国万岁”的字样格外醒目,呈现出的是一幅幅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科技、中华文化”的画卷,这样的灯光展示不仅仅是银川这座城市庆祝祖国生日的方式,而且在北京奥运会、G20杭州峰会等重大活动中,都会以灯光展示来营造美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这样意境式的学习,更加坚定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增强了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学生普遍认识到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课前学生通过观看这段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LED灯安装技术”。
四、结论
本文以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课程为例,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环保意识、崇尚标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尝试新方法,继续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作为备课的重点,将思政元素与工科专业课的有效衔接作为今后教学的长期课題。
参考文献:
[1]何晶.以《电工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探究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J].智库时代,2019(12).
[2]陈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研究:以LED照明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7).
[3]黄晓龙.高职《PLC控制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农家参谋,2020(10).
[4]高素美.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探讨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