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杰
[摘 要] 随着“00后”学生成为中职生的主要群体,其群体意识有了明显变化;同时,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企事业单位也对人才素质要求有了较大变化,中职德育需要寻找有效的德育办法与实施途径。而基于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管理、情感融合、专业引领、评价激励四维育人模式是一种以考虑学生自身价值实现,采用情感融合育人与过程激励评价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能适应当前德育工作变革。
[关 键 词] 生涯规划;中职;四维;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182-02
教育部、人社部于2010年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地位、职责和保障机制,将中职班主任工作从“参照中小学政策文件做提升”至“专门政策文件管”。[1]可见,中职班主任具体工作实务也必然与中小学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管”,已不适合目前中职生了,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管”和“育”。
一、目前中职班级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学生现状认识不足
当前的中职生是“00后”,处于“三观”养成阶段,“非主流”意识普遍影响着这代人。而这代人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家长的呵护有加,长期处于被溺爱与保护状态,个性比较强烈;同时也是伴随着网络一起成长的,接受信息的渠道广、能力强,形成一定的网络公共价值。同时,中职生往往是中考的失败者,因为未正常考取高中的失落情绪,导致这些学生易于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班主任由于在时间精力和对于网络资源信息把握的有限性,与中职生相比差异较大,无形中拉大了思维差距,致使班主任对班级动向不能及时掌握,不能及时了解个体学生思想情绪。
(二)德育方式不适应
在德育工作中,以教师为主导的“管”的理念根深蒂固,教师往往把学生“服从”作为衡量学生德育工作的效果,这与育人过程人本理念不相符,致使“管理”无法实现“长治久安”,也是目前极为常见的中职班级管理现状。在实际德育管理过程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很容易得到班主任的器重,易忽视(或漠视)成绩较差(后进生)的学生,这在伤害后进生自信心的同时也降低了班主任的说服力。
(三)班主任观念的偏差
与普教班主任相比,中职班主任工作更具特殊性和复杂性。[2]在家庭百般呵护中,没有经历过生活历练的“00后”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较弱。而目前班主任的育人理念还是如何维护班级秩序,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是一种“管“为主的方式。这种管理制度往往将学生德育工作简单化地进行量化处理,量化的指标基本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最终将其分值作为学生德育分数。在一些改良型的方案中,再加入阶段时间内的差值比对,并以此为依据作为学生考核与评比的依据。而这一分值更多体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这与学生德育考核是有很大差异的。
二、四维育人模式建构
可见,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未从学生角度出发,并没有激发学生自主约束、自主发展的潜能,不能顺应学生成长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班主任工作有学生思想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组织班级活动、职业指导工作和协调沟通工作五大职责。所以在具体班级育人过程中,要建立生涯规划教育引领下的制度育人、情感育人、专业引领、评价育人四维育人模式,如下图。
(一)生涯规划教育引领育人全程
围绕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我想到哪儿去?”“我如何到那里去?”五部分,从时间上讲,由学生入校延伸到工作岗位,并稳定在社会上工作5年左右时间跨度;从空间上来讲,跨越家庭、学校及未来就业场所。我们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与指导重点围绕上述“五个我”,细致安排3~5年在校学生生活。
为了能够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三观”,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考虑,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开展生涯规划,并以此来激活学生发展动力。同时也要组织各类有特色的德育活動,以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心理素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与独立意识。
(二)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在生涯规划指导下开展德育工作,需要相应的制度加以保障与约束,才能使生涯规划落地、做实。这些制度包括良好班风、班集体建设制度、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制度、班级制度建设、家校联系沟通制度、主题班会制度等。在制度的规范约束下,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施加积极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3]
基于这样的理解,就要将日常的德育渗透制度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德育活动,将德育寓于活动之中,体现过程德育。中职学校不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体验,但中职班主任可以设计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以担责的形式参与情境角色扮演,提高责任意识。本着共同的目标,学生之间在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出现心理、行为、道德偏差时,加强与学生的个别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找出纠正偏差行为的对策与方法,为学生排忧解惑,将制度执行得更具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
(三)构建情感融合的师生关系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要从学生利益角度出发,争取得到学生的信任与支持。在日常过程中要建立学生档案,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要主动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善于观察学生,开展个别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