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莱合并经验对武鄂同城化发展的启示

2021-09-22 01:51周睿全
长江技术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启示经验

摘 要:近年来,随着区域融合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化,武(武汉市)鄂(鄂州市)同城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文章借鉴济(济南市)莱(莱芜市)合并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提出对武鄂同城化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济莱合并;武鄂同城化;经验;启示

中图法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21.0408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通过行政区划的改变,将大城市周边的若干中小城市变为自身的附属区域,是大城市提升自身实力最为快捷和有效的方式,有利于迅速实现整片区域空间合理布局和资源科学配置,济南与莱芜的合并就是同城化发展的一个典范。

随着武汉市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及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不断深入,武汉市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承载着承东启西,接南济北的重大历史使命。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武汉市仍然需要不断地扩展其区域规模、提高发展质量,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鄂州市作为与武汉市联系最为紧密的地区,近年来,不断对接武汉市的发展,两地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武鄂同城化的趋势日渐显现、呼声日益高涨。

1  济莱合并的背景

山东省作为全国人口第二、经济第三的大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东高西低的区域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在省域发展中占据明显优势地位,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身处省域中西部,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地位十分尴尬。济南地区生产总值不仅长期低于青岛市,甚至还不如烟台市,济南的省会首位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靠后。城市的综合实力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济南市对山东中西部地区的引领作用,迅速提升自身的实力成为济南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莱芜市地处山区,紧邻省会济南,成立时间并不长,1992年11月由县级市升格形成。莱芜是山东17个地市州中人口最少和面积最小的一个地级市,人口137万,面积2 246km2,区域人口和面积分别不到省会济南的1/5和1/3,也是山东省唯一没有下辖县的城市。莱芜地区20世纪60年代成为中国重要的冶炼中心,莱芜钢铁集团作为市域内最大的企业以及全国最大的齿轮钢生产基地,成立于1970年1月,历史远远早于因钢设市的莱芜。由于莱芜市以钢铁产业为支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单一的弊病逐步显现,经济发展呈现畸形,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莱芜市自成立以来,经济总量一直在省内排名倒数第一,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只有896亿元,只有济南的1/8(见表1)。因此加快与周边地区融合,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是莱芜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于两地的发展窘境,山东省大力推进两地的合并发展。2019年1月,国家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设立济南市莱芜区,原莱芜市钢城区转变为济南市钢城区,济南和莱芜两市合并的大幕正式揭开。

2  济莱合并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2.1  决策规划部署推进

2012年5月,山东省召开的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继续发挥济南优势,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的战略决策部署。会议强调强化省会城市济南的核心地位,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是实现山东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和战略选择。2013年,在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打造济莱协作区。2013年8月底,山东省为了贯彻十次党代会的精神,推动济南及周边地区融合发展,正式出台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规划文本强调做大做强省会城市济南,推动产业和人口加快聚集、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拓展省会发展空间。同时完善圈层建设,按照大都市理念进行统一规划,按组团式思路培育卫星城,即以济南为中心,70km为半径,将莱芜市区等周边区域打造成为济南的紧密圈层。2018年9月印发的《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再次强调,要推动莱芜加快融入省会城市发展。

2.2  资源共建共享推进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濟莱协作区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要加快推进交通、通信、户籍管理、公共服务和资源配置的“五个同城化”建设。

一是优化交通。为了推进济南和莱芜两地的交通互联发展,交通部门将两地间高速最高车速调整为110km/h,高速隧道车速调整90km/h,都提升了10km/h,缩短了两地间的通行时间,加快了流通速度。同时,济南莱芜两地对原有城际快客作出重大调整,实行公交运营,不仅加大发车量、增设停靠站点,还将票价由38元降至20元,大幅降低了两地人员的通行成本,极大推进两地间人员流动。在公路建设的基础上,济南和莱芜还启动了两地之间的城际铁路建设,2017年上半年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

二是统一通讯。两地按照“两步走”的思路,首先实现两市通信资费的统一。2013年8月起,济南、莱芜两市开始取消彼此之间的长途费、漫游费,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通话按照市话收费。在此基础上,两地逐步向区号统一方向发展,力争实现区域通讯无差异化。

三是共享资源。两地在医疗、教育、社会服务等民生领域都加大了一体化推进力度。医疗方面,济南和莱芜两地迅速推动医保、社保异地联网结算,极大方便了两地群众的就医,两地多家医院实现了新农合异地就医报销。省会城市济南的优质医疗资源逐步向莱芜倾斜,莱芜的市民不仅解决了异地求医的不便,且在莱芜市本地就可以享受到省立高等医院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协作上,两市不仅开展中小学间的教师互派、师资培训、学生游学、资源共享等交流与合作,而且两市还大力推进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建设。在两地共同努力下,仅用两年时间,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就完成了一期工程,在2015年秋季开始招生,并且2018年全部建成。在社会服务上,济南和莱芜两市对各自人口信息系统进行改造提升,实现两市人口户籍“网上迁移”,并且在济莱协作区推行居民身份证“全省通办”,在济南的莱芜籍群众,可就近换领、补领身份证。

2.3  产业融合对接加速

早在2008年,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为目标,济南钢铁集团和莱芜钢铁集团联合组建成为山东省钢铁集团,象征着济南和莱芜两地的重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幕就此拉开。《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后,两地产业对接合作步伐高速向前推进。作为省会中心城市,济南市加速提升自身实力,着力推进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而莱芜市作为老冶金基地,拥有工业基础较好,工业体系比较完整的基本特征,成为了济南重要的汽车零配件基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两地在政务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智慧物流城市”等产业项目上积极展开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同时,莱芜市发挥其山区特征优势,对口济南市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和绿色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实现门票互通,部分重点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对口营销,莱芜一举成为了济南的“后花园”和“菜篮子”。

3  济莱合并经验对武鄂同城化发展的启示

济南市与莱芜市的行政区划的合并,并不仅限于两地简单的划分隶属关系,更是两个地区社会发展内在需求的外在反映。从发展的成果来分析,济莱合并并不是两地地区生产总值简单叠加,而明显呈现出1+1>2的特征,人口要素流动加速、产业整合更为合理、内外市场不断扩张、地域辐射向外延展,呈现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对于武汉市和鄂州市来说,无论从区域行政级别、城市综合体量、人口和地区面积比例来说,都与济南市、莱芜市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当前,武汉市正承担着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支点城市等多重国家重任,强化自身综合实力是其最迫切和最根本的任务。而对于鄂州市来说,在现有发展格局条件下,全域与武汉市同城化发展也是其发展的最优选择,同时也是武汉市扩展其发展空间和实力的最简单以及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济南市与莱芜市的合并经验对于武鄂同城化发展是来说具有非常典型的启示意义。

3.1  强引导、重落实

从前文的叙述中可以发现,济南市和莱芜市的合并的思想在山东省级层面的构思已经良久,从2012年的第十次党代会到2013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济莱协作区,再到2013年8月正式出台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济莱市合并在高层谋划、区域规划以及部门积极行动等多重因素的强力引导下,终于在2019年得以实现,可谓行动迅速,成果卓绝。而对于武汉市来说,早在2007年12月,在武汉城市圈正式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以武汉市为核心的区域融合发展战略就是湖北省重点发展的目标。从武汉城市圈的现有发展规划可以看出,武鄂同城化发展也是武汉城市圈的重点之一。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而武鄂同城化的趋势进度远远滞后于目标任务,湖北地区在推进目标的落实力度方面,远远落后于山东。因此,可以借鉴济莱同城化经验,不仅要在高层决策部署上下功夫,在地区的行动落实上更要落在实处。

3.2  推民生、求共享

我国很多地区在区域合并发展中思想守旧,没有在一些民生服务领域作好前期准备,贸然实施行政区域的划分隶属,最终只实现了行政区划的统一,而没有实现区域的融合发展。在济莱合并的前期谋划中,济南和莱芜两地在交通、通讯、医疗、教育、户籍等民生领域共享互助率先实现了突破,极大地消除了两地间的地域分割,促进了两地的地理历史亲缘关系,为两地之间的行政区域合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武汉与鄂州在交通互联方面的推进是比较具有成效的。除了公路外,2017年1月,途径葛店、华容、鄂州城区的武黄城际铁路正式运营。2021年1月,武汉地铁11号线三期葛店段开通运营。城际铁路,尤其是地铁的延伸极大地推进了区域间的融合发展。在通讯方面,2020年6月,鄂州市的区号0711已经开始转變为武汉市的区号027,进一步增进了区域间的认同感。除了交通和通讯外,下一步,武汉和鄂州要在医疗、教育、户籍、生态等民生领域发力,加大共享服务力度,推进同城化进程。

3.3  强产业、助共赢

产业的融合发展一直以来就是区域融合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区域融合发展,最终是否成功,关键要看整片区域的产业发展是否具有活力。济莱合并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产业合作。一是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2008年济钢和莱钢合并为山东钢铁集团后,目前在济莱合并的前提下,已经有意向进一步整合钢铁产业,实现新旧产能置换,将原济南钢铁搬迁至日照。二是市场化产业有序对接。例如近几年,济南和莱芜的汽车及配件产业、信息化产业、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共同发展。借鉴济莱经验,武汉和鄂州同城化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国资重组和政府助推并存的方式大力推进。目前,武鄂同城化有两大项目可以重点突破。一是武钢和鄂钢的深化重组。同属于宝武钢铁的武钢和鄂钢,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两地政府配合国家部委,可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缩减产业规模,推进绿色发展。二是武汉天河机场与鄂州顺丰机场合作。在湖北省的整体协调下,加快顺丰机场建设,武汉和鄂州两地整合航空运输资源,推进天河机场和顺丰机场的客货有序分流,有效增强武汉市的客货运量,打造中国乃至全球的客货航空枢纽。

参考文献:

[1]朱斯斯.福莆宁同城化空间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2]邢铭.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陶德凯.同城化视角下湖北小池空间优化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2016(2).

Th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Experience of Ji-lai Merg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Wu-E's Co-Urbanization

Zhou Ruiquan

(Hube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Wuhan 430077,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call for urbanization of Wuhan (Wuhan City) and E (Ezhou City) has been increasing. The article draws on the main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 of the merger of Ji (Jinan City) and Laiwu City (Laiwu City),and puts forward some enlightenment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Wu-E.

Keywords:Ji-lai Merger;Wu-E's co-urbanization;experience;enlightenment

收稿日期:2021-06-22

作者简介:周睿全,男,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启示经验
张一鸣的9条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