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摘要】滑模施工技术是基于支承杆、开字架、千斤顶、木板、栏杆、外膜桁架、内膜桁架、外吊架、内吊架等设施的一种建筑施工工艺,在实际建筑中应用中,具有较多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就从滑模施工技术的安全要求出发,结合滑模施工技术的特点,分析滑模施工技术的施工技术流程,并针对相应的技术重点做出研究性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滑膜施工技术;技术分析;技术应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0.
引言:
高层建筑施工是常见的一种施工,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得到不断地延伸,对于房屋的选择就有了更大的能动性,特别是对于房屋建筑的安全问题也就有了不同的见解,但大部分都是根据建设技术来进行评估的。因此,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滑模施工技术就是一个重点的应用层面,也是需要进行解读和不断研究的技术。如果从安全的层面上更进一步的考量,滑模施工技术是能够在很多方面满足高层建筑施工需求的一种辅助工具,也是人们较为重视,使用应用较多的一种建筑施工手段。
1、滑模施工技术的安全要求及标准解读
滑膜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是较为常见的,也是需要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工程事故的一种施工情况。一般情况下,涉及到滑模施工技术的安全要求及标准可以分为文字类型和数据类型。文字类型就是从条例、规则、标准的角度来展示,比如,在滑膜施工设计的时候,就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审视施工过程的安排,对施工结构中的安全性、稳定性、精确性进行评估。其次,整个滑膜施工的操作中,还需要设置专业的人员,在对应的场合和时间点进行安全防护的把控。再次,施工中还需要注意照明设备的应用,在应当采用照明设备的场合做出合理安排和时间控制,注意照明设备强度的把握。可以说,涉及到滑模施工技术的安全要求和标准是比较多的,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针对于数据类型的滑模施工技术安全要求和标准解读,根据实际的操作情况和现场的安排,结合笔者个人的经验归纳,大体上能够从每次滑升时间间隔、每次滑升高度、同一层面钢筋接头数、竖筋个数、横筋层数、滑升行程测定次数、每次滑升前油泵空转动时间、给油终了时间、回油时间、紧急停滑措施這几个参数项目上,进行较为普遍的参数标准归纳,其具体的数值整理如下图表2--1滑模施工技术的安全要求及标准解读示意。
2、滑模施工技术的特点研究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采用滑模施工技术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技术处理,而这种实际情况,则是来源于滑模施工技术的特点,即滑模施工技术能够因为对应的特点而更有效地进行高层建筑项目施工,使得项目的建设更加合理。从实际的工程现状来看,滑膜施工工艺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来源于传统的脚手架工艺,是一种有较长历史的工艺,其中凝结了无数人的智慧,是经过检验,经过实践淘汰后能够稳稳地存留在施工建筑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建设技术。其二,滑模施工能够较为精确的控制高层建筑施工结构的外形,在尺寸的精度上能够采取更大空间的设计,并且,往往项目建设的外形尺寸能够得到保证。其三,滑膜施工工艺本身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建筑物表面的光滑性,但是,能够结合相应的技术措施,使得建筑物表面达到期望中的光滑属性参数标准,符合大多数建筑物的选择。其四,滑模施工技术是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具有一系列的操作步骤,分板块、分模式、分计划的开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使得在最后的工程验收中,采用滑膜施工工艺技术能够保障整体建筑物的不同方向的平整,也就是没有施工缝,安全性、稳定性有保障。其五,滑模施工技术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设定相较于其他的施工技术是更高一层的,这也使得他的成果在某些方面会优于其他的施工工艺技术。
3、滑模施工技术的施工技术流程分析
3.1模板系统的技术分析
首先,根据整体的滑模施工技术分析表(图表2)可以知道,模板系统是滑模施工技术的第一个重点,也是第一个施工技术流程。对于这一个系统的施工,一般情况下,是采取面板、内外桁架、提升架等相应的技术设备和配件进行施工处理的方式,其主要的原理是根据混凝土的力的作用来完成的,却决于各种力之间的相互作作用、反向作用和协调作用,同时还依赖向上滑动时的摩擦力、阻力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应的附加荷载的参与。其次,细化来看,面板的作用主要是辅助成型,是一种塑性的模具,主要应用于混凝土。如果想要控制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和水平,就需要控制面板的好坏,因为面板能够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过程。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来看,为了确保混凝土成型的质量,一般的面板应当采用钢板来制作,钢板的长度和宽度都是重点控制的方向。再次,桁架分为内部和外部的桁架,不论是在哪一个部分,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支撑模板,对模板的稳定性做出贡献,使得模板能够处于一种加固的情况,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紧接着,对于提升架的作用,其主要是一种连接的构件,是把整个模板系统链接为一个整体的存在,也是安装模板系统的关键,同样有一定的加固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模板系统变形。
3.2操作平台系统的技术分析
操作平台系统是从整个施工情况来进行整体性工程控制,从图表3的具体施工过程可以看出,操作平台需要对这一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把控,其中的工程量是非常巨大和复杂的,特别是涉及到两者到三者之间的共同执行关系,操作平台系统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细则划分、时间设计来进行技术控制。一般情况下,操作平台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操作平台,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场所,其中包含各种使用材料、设备工具等的放置,也是相关的技术施工人员进行具体操作的时间场所,是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个施工局部地点。第二个是辅助盘,主要对应的流程是检测混凝土成型质量,也是就是脱模后的情况,并根据不同的缺陷和漏洞,对相应的地方实施弥补措施,进行护养、修复等操作。
3.3液压提升系统的技术分析
根据图表4所展示具体模板装置结构,液压提升系统就是作用于支承杆,并依赖与千斤顶、液压控制台等相应的设备的系统组成,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承担滑模系统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荷载。主要的原理是建立在电动机与高压油泵之间的作用,在供油、回油操作之间循环往复形成的。因为支承杆还具有轨道的作用,能够帮助千斤顶进行向上移动,所以需要额外注意支承杆的承重性能,在钢管长度与质量的选择中,要贴合实际。除此以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受力的关系相互作用,就需要避免力过于集中的情况,特别是需要控制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力的集中,在设计方案中需要重点处理。
3.4垂直运输系统的技术分析
垂直运输系统本质上就是一种通道,从字面意思来进行理解,其实就是一个运输的通道,辅助各项材料的上下往返运输,保证材料之间的输送。在实际的设计中,垂直运输系统需要有卷扬机、料斗、门字架、轮滑共同组成,其中,卷扬机的型号可以根据不同的现场情况和需求,进行不同的选择,并且,在应用这个机器的时候,需要用可控制、可调整的电阻器来进行设备速率的把控,例如,在某项操作中提升整个机器运转的速率。除此以外,垂直运输系统的技术重点主要是在保证各项目材料运输之间的衔接上,需要及时供应各方的材料,达到提升工程效率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何种技术,其实是与实际的设计要求、环境要求、工艺需求等一系列的现实因素有很大的联系的,特别是涉及到各个步骤的处理,就更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相互衔接的模式,共同完成整个施工项目。因此,熟知高层建筑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例如滑模施工技术就是一种从技术手段上获取施工项目质量提升的策略,也是在理论层面上结合实践结果的一次次突破。所以,在面对高层建筑的施工项目中,特别是涉及到滑模施工技术,根据前文的分析,就应当从混凝土的选择、各项原材料的选择这种基本的步骤出发,把握关键性材料的有效性,从源头上提升施工技术的质量,并且,在后续的施工中注意分步骤技术的时间、次数上的设计。在滑模施工技术的要点上进行高层建筑施工,使得滑模施工技术能够真正地、科学地、合理地应用于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杜友庚.高层建筑施工中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与研讨[J].东方藏品,2017,000(004):P.228-228.
[2]赵可伟,张秀华.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3):00175-00175.
[3]李伟军,张瑞.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初探[J].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13):193.
[4]王志伟.现代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000(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