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公众号新闻特稿写作探析

2021-09-22 09:59张翅
新闻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新闻写作公众号南方周末

张翅

【摘    要】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在寻求转型之路。以“中国式特稿”著称的《南方周末》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布局各新媒体平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使用内容和文本分析方法,结合新闻特稿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公众号的特点,对2021年1月1日—5月31日《南方周末》在公众号上发布的特稿进行分析,以期为新媒体新闻特稿写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公众号;新闻特稿;《南方周末》;新闻写作

伴随着手机的普及,小屏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随着传统纸媒的式微,各大媒体也在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定位寻找出路。在传统的纸媒时代,《南方周末》在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领域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起了标杆。进入新媒体时代,《南方周末》也敢于创新,积极布局各新媒体端,推出了自己的公众号、APP,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在内容本身以及内容的呈现形式上进行创新。笔者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新闻特稿这种新闻文体的特点,对《南方周末》公众号新闻特稿的写作特点进行了梳理。

一、何为新闻特稿

对于新闻特稿,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曹晚红、杨凤娇所著的《新闻特稿写作》对特稿的概念进行了相对比较全面的界定:“新闻特稿,即通过使用文学手法,融新闻性、故事性、文学性于一体,更加生动、详细、深入地对新闻人物、事件进行报道或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的新闻报道体裁”。 作为一种具有“深度旨趣的新闻报道,与消息那种高度凝练、概括的言说方式不同,特稿所追求的是报道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然而,在内容的容量上,特稿与公众号轻量、迅速、碎片化的特点有诸多不相称的地方。

二、《南方周末》公众号新闻特稿的写作特点

对2021年1月1日—5月31日《南方周末》在公众号上发布的标注了“原创”字样的特稿进行了字数统计(其中有2篇未在正文页标注字数,未纳入统计数据),结果如图1所示。

通过图1我们可以发现,1000字及以下的特稿是0篇;5000字及以上的占比最大,共81篇,占37%;4001-5000字的為62篇,占29%,排前两位的加起来占比66%;2001-3000字以及3001-4000字的文章占比不大。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趋于碎片化、短小化,1500字相对比较适宜,多于这个字数的文章读者可能不会去阅读,常是匆匆一瞥,没有耐心读完,而《南方周末》的特稿字数总是逆向而行。诚然,传统媒体时代特稿字数在万字以上的也不在少数,并且《南方周末》这样做也与自己的读者定位有一定的关系,他们对内容的品质是有要求的。但是,这样的大容量毕竟会对内容传播带来一定的影响。除了在字数上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压缩,《南方周末》公众号的新闻特稿还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特稿正文页“先图夺人”

新媒体时代图片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已经不用多说,除了标题页要下足功夫吸引读者完成“点击进入”动作外,进入后能不能把受众留在正文页也是很重要的。《南方周末》的正文页标题下面首先是一张充满屏幕的与标题和特稿内容相关的大图,在视觉冲击力上延续了标题页的图片,把读者的目光吸引至下方的导读部分,同时也很好地适应了当前读者喜欢读图的习惯。

(二)标题短而新,有网感

《南方周末》的特稿标题充分适应了屏幕宽度有限的特点,不拘泥于形式,写作方法多样。这些方法很难归类,比如,以核心事实说话:“特斯拉事件:行车数据不全,真相仍在路上”;运用谐音:“除了不‘瞒豹,动物逃跑时本该怎样做?”;设置悬念:“这对北京工程师,病中寻一年养老院,却陷退款风波”;作类比:“胖东来:称霸一个四线城市的‘零售界海底捞”;设问:“低碳饮食,非得吃素吗?”;使用直接引语:“余华谈新作《文城》:‘文学不要把哲学的饭碗给抢了”;运用对仗:“阅读障碍:可以避免的悲剧,可以改变的命运”;用数据说话:“发了133亿条营销短信后,南讯股份准备上市了”;用某个时期的流行语:“共享电单车:像‘超生游击队一样活着”;体现反差:“三十而立遗嘱:‘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会先来”;综合运用各类技法:“传宗接‘贷,贷贷相传?”。从以上标题可以看出,《南方周末》充分利用公众号内容和形式丰富的特点,不断对标题进行打磨,在保证新闻特稿深度旨趣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了颇具趣味性的新闻产品。

(三)增加导读部分,为读者做好时间规划

传统纸媒时代,读者打开报纸,会对文章的篇幅和版式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可以快速翻阅报纸的每一页以规划阅读顺序和时间。但是手机屏幕没有那么大的页面,它是竖排的小型屏幕的媒体,需要逐步往下划才能让内容呈现出来,读者很难一眼看到文章的重点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对文字量也没有一个大致的感受。《南方周末》适应新媒体的特点,单独在正文页图片下方正文前面设计了一个导读部分,字的颜色用灰色区分开来。由于特稿内容一般较多,导读部分可能会用几个小段来呈现,因此《南方周末》在排版上加大了段间距,让每小段一目了然,同时导读部分整体从左侧缩进2个字符左右,与正文明确区分开,读者扫一眼便可知道文章的重点。还有一点很人性化,《南方周末》在导读前面标注了类似于“全文共446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的文字,让读者对文章篇幅大致有数,以方便规划阅读时间。

(四)充分利用软新闻的特点,导语先声夺人

一是充分运用软导语的各类写作手法。特稿是一种偏软性的新闻报道体裁,同标题的写作方法一样,特稿导语写作的方法也很难穷尽或者归类,花样翻新,形式多变。公众号与纸媒很大的不同点在于:标题页与正文页是分开的。标题吸引读者点进去,但是如何吸引读者往下读,提高读者黏性,还需要在导语上下足功夫。《南方周末》的许多特稿第一段都是一句话:“小米汽车的新闻发布,像是一场电视连续剧。”“年轻人,你会为自己立遗嘱吗?”“四万学费,十个月课,QS排名前300大学的硕士文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校友。”这些标题文字不多,运用了比喻、疑问、排比等修辞手法,直击读者的兴趣点。

二是切入点小,故事从最有看点的地方写起。费伟伟曾用加西亚·马尔克斯、莫言和贾平凹的作品开头来举例子,说明这些故事开头的一个共同特点:“干脆利落,人物、故事直接登场,内容、主题开门见山,给读者极大的阅读冲击力。” 《南方周末》特稿的第一段往往是从一个典型的具体案例出发,让读者感同身受:“因为售卖费氏牡丹鹦鹉,河南商丘人张亮正处于取保候审中。他不想再提此事,‘回想一下,脑袋就要炸”。“从年前到年后,张恒没能成交一单。”“对28岁的靖夏来说,一夜无梦的酣睡是互联网大厂职员花钱也买不到的奢侈品。”“金黄色的油菜花海,被风卷起波浪。老人背着一捆干柴,从菜地里穿行而过。”以上导语都是从发生在具体人物身上的故事出发,与读者在空间上拉近了距离,把读者带入具体情境中。

《南方周末》的特稿会使用倒金字塔式的叙事手法,也会使用一些新的叙事技巧,它的许多特稿都是从冲突点和悬念点直接切入故事的,比如:“‘她们都走了。女孩有些绝望。”“兔兔决定背起行囊,离开浙江家乡,去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工作——网贷催收的电话铃已经响遍了全村。”“七岁开始接触足球,十七岁成为职业球员,踢了十年职业联赛的马栋梁第一次失业了。”“3个月跑全国8地编出174份环评文件?2021年4月16日,环评师许某和深圳联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联都)被广东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通报。”“老早就感觉身体不对劲,向阳村的杨茂讳疾忌医,没敢跟旁人讲,直到不小心害上一场小感冒,吃药打针控制不住,发展成高烧不退,怎么治都不见效,从此之后,情势急转直下,咳嗽气喘,大气呼不上来。”“半年前,拥有四十多个校区的环球优学遭遇了一场离职风暴——二十个校区几乎所有人同时离职,一千员工走了近一半。”这些特稿的第一段开门见山,入题陡峭,令读者眼前一亮、内心一震,自然而然地就想往下读。

(五)沿用小标题,细分段落

在纸媒时代小标题的使用已经比较常见,小标题能够把一篇长文按照小主题分成几个部分,减少读者阅读的压力,形成一定的阅读节奏。鉴于手机屏幕的特点,《南方周末》公众号特稿每个大的段落被拆分成了几个小的段落,取消段前空两格,增加行间距,避免单页文字过多过密带来的压迫感,适应公众号排版的特点。

(六)体裁专一,轻量化

《南方周末》有自己的APP,APP端的内容相对更为全面,不仅有新闻特稿,同时也按照专栏的形式發布各类新闻。但是公众号上的内容要“轻”很多,标题页只有三个版块,并没有选择做五或者七个版块。头条版块以特稿为主,辅以一部分快讯,下面两个版块一般会有一些《南方周末》的课程推荐或者书籍广告等。在新闻体裁上始终以特稿为核心,形成了明显的以特稿为专长的特点,容易形成媒体品牌,整体内容少而精,符合微信受众喜欢轻量化内容的特点。

(七)选题包罗万象,但视角独特

新媒体具有内容海量的特点,受众可以在新媒体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传统纸媒时代,《南方周末》的特稿有选材广泛,切入点精巧,颇具人文深度的特点,新媒体无疑是把这些特点进一步放大了。比如,针对我国所取得的脱贫攻坚成绩,《南方周末》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特稿:“‘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一个苗寨的振兴”“一针一线里的中国扶贫智慧:‘妈妈的针线活走出国门”;配合我国的火星探测活动:“‘火星84小时:一场改变未来的演习”等。同时,《南方周末》还立足当下,把过去与现在进行联结,如5、6月份是各高校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南方周末》找到了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论文查重。同时,与2019年发生的翟天临事件进行整合,推出特稿:“‘天临三年,论文查重有多苦?”再比如“儿童彩妆野蛮生长:声称是玩具,成分却与成人化妆品无差”,这篇特稿第一段便与读者“套近乎”:“几乎每个80、90后的童年相册里都有这样一张演出照片,无论穿着什么造型的衣服,眉心一定有一颗风靡全国的小红点。这个或用口红涂出,或用贴纸黏上的装饰,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史前时代‘儿童美妆爆款。”这些内容与读者的记忆相联系,使特稿更容易被关注,同时,也展现了媒体的担当:对于某些社会问题,会持续关注。

综上所述,在保证以特稿为特色的基础上,《南方周末》公众号适应手机媒体所具有的物理特点和公众号的交互特点,在特稿的呈现形式以及内容写作方面做了诸多改进,为读者提供了许多高品质的深度好文。

参考文献:

[1]曹晚红,杨凤娇.新闻特稿写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2.

[2]白贵,彭焕萍.当代新闻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93.

[3]费伟伟.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怎样开头结尾[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2-3.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新闻写作公众号南方周末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济源晨报》微信公众号赢得近20万粉丝的“宝典”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模式分析
微信平台促进旅顺口旅游发展的实践研究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