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如何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2021-09-22 14:00崔自杰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1年9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行动计划职业技能

崔自杰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为扩大就业,教育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使职业院校成为就业创业培训的重要阵地,职业院校年承担补贴性培训达到较大规模。”

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职业院校需承担的社会培训职能。本文着重从开展职业培训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推进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策略及措施,为职业院校扩大职业培训规模提供借鉴参考。

一、厘清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

一是全面开展职业培训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迫切需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孙诚认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严峻挑战,必须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在职在岗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水平。

二是全面开展职业培训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培训对象而言,通过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有利于提高就业创业的能力;对国家而言,通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有利于提高广大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的现状及成效

为积极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河南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并提出:“3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其中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万人次以上。”同时,河南省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等有关工作也做出了明确要求:2020年全省职业院校要全面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00万人次以上,其中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以上。

2019年以来,河南省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整合教育培訓资源,积极推动《行动计划》的实施,依托全省各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河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职业培训月报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全省职业院校通过线下集中培训、线上培训及线上线下混合培训等形式开展职业培训工作,共计完成各类职业培训35.09万人次,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23万人次,对照年度目标任务来看,完成总体尚未过半。

三、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职业院校对开展职业培训认识不足

职业院校目前主要还是围绕“学历教育”来办学,对承担社会培训这一职能从思想认识上还不够重视。据调研,多数职业院校目前还没有成立相对独立的培训机构或部门去规划、统筹、承担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面向社会需求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方面缺乏一定的制度基础。

(二)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质量不高

据调查,多数职业院校在开展职业培训前缺乏对项目培训的分析需求调研,特别是在培训项目资源研发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缺乏针对性,培训模式较为单一,对参训人员的个性化培训需求关注度方面也存在欠缺,加上培训对象不好组织、培训时间及培训内容等灵活度需求又高等因素制约,职业院校开展的职业培训与社会实际用工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培训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职业院校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体系有待完善

职业院校的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体系一定程度上缺乏连续性和指导性。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方面,56.8%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很重要”;17%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4.2%的学生对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方面“不了解,没有考虑过”。同时,调研还显示,在入学第一年就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仅占28%左右,第二年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占30%左右,而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方面的培训,只寄希望于学校在毕业前给予集中指导。这表明,学生在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方面缺乏主动性,学校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体系。

四、对推进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建议

(一)强化对承担社会职业培训职能的重视程度

职业院校要围绕《行动计划》进行贯彻落实,深层次认识到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及时更新办学理念,借助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全面开展职业培训,强化开展职业培训在学校整体功能中的定位,建立实施职业培训动力机制。

(二)建立健全职业培训长效工作机制

省级层面建议成立协调推进办公室,明确职能,做好培训的监督管理工作,运用好“职业培训工作月报”平台,分行业领域、分培训对象做好职业培训数据整理汇总工作,形成全省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工作的长效推进机制。职业院校层面应成立独立的社会培训管理部门,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多方协同培训机制。

(三)基于校企合作,搭建共建共享机制

职业院校应当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共建共享教学机制。首先,职业院校要积极对接企业,共同发力,深度合作。其次,职业院校要引导企业协同推进《行动计划》,借助双方资源优势,共同建设培训资源开发中心,搭建平台。最后,职业院校要开发紧贴岗位实际工作的培训课程资源包,增进教学、培训、生产、研发等,满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四)探索“互联网+培训”混合培训模式

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互联网+培训”的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模式,并探索开发“职业培训地图(线上版)”平台,结合移动APP(应用程序)等,将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培训政策、培训时间等数据信息清晰展示到平台上,使参训学员通过微信就可以简单便捷地选择需要的培训课程内容,使职业培训服务更加人性化。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的现状分析与质量提升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YB0818)

(责编 桑 涛)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行动计划职业技能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教育部:拟支持20所高校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教育部:拟支持20所高校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创新职业培训工作体制机制?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