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腹泻诊治

2021-09-22 11:36王文秀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9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王文秀

摘要:犊牛腹泻是造成新生犊牛发生死亡的原因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养牛业发生经济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具体介绍了犊牛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结合现状提出了如何正确诊断和有效防治的措施,目的是为了降低发生犊牛腹泻的几率。

关键词:犊牛腹泻;诊断;防治

犊牛腹泻也叫犊牛拉稀,是犊牛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该病没有季节性,四季皆可发生,一般多发生在出生后1~5d,发病后感染病例会逐渐增多,对犊牛的生长、成活等产生严重影响,病情严重时,可造成90%以上的致死率,对养牛业造成的影响较大。

1 犊牛腹泻的具体病因

犊牛发生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多为两类因素引发,也就是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因素,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往往会同时出现共同作用。

1.1 非传染性因素

非传染性因素是指养殖中的各种管理因素,主要包括应激管理、环境卫生管理、营养管理等因素,如果没有继发的传染性病变,一般针对出现的相应问题合理解决后,即可治愈。

1.2 营养因素

由于犊牛的自身免疫力较低,这是犊牛腹泻的一种主要原因。母牛在怀孕期内的营养失衡,补充的营养不足、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补充,会导致犊牛出现身体虚弱的现象。另外,母牛的初乳质量高低对犊牛自身的免疫力也具有关键性影响。

1.3 环境卫生因素

由于犊牛的身体较弱,免疫力严重不足,因此,对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标准要求较高。首先,犊牛的生长环境要保持通风良好、干燥,避免在潮湿环境中病原菌大量繁殖引发腹泻[1]。其次,犊牛腹泻还与恶劣天气现象具有直接的联系,养殖人员要注重气候变化状况,优化犊牛的生长环境,避免因环境因素对犊牛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1.4 传染性因素

传染性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三种。病毒主要有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寄生虫主要是球虫和隐孢子虫[2]。

2 犊牛腹泻时的临床症状

一般多数犊牛在出生后的1~5d发病,表现为食欲下降,粪便为黄白色粥样,且带有酸臭气味。刚发病时,犊牛吃乳量明显减少,部分犊牛甚至拒绝吃乳,其体温升高至39~39.5℃,个别超过40℃。随着病情发展,表现出呼吸、脉搏加快、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或绝食,站立不稳多喜卧、排便失禁、眼球凹陷、急剧脱水、全身肌肉不自主颤栗。到了发病后期,病牛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但是其四肢、鼻头以及耳朵等多个部位温度较低,病情严重时犊牛昏迷,最终导致死亡。

3 治疗犊牛腹泻的有效措施

3.1 合理输液治疗

养殖中一旦发现犊牛腹泻病例,应根据患病犊牛的脱水程度及时进行补液。从临床实践来看,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脱水三个级别,治疗时应根据病犊的脱水情况,按照30~100mL/kg·bw的补液量合理进行选择。

3.2 诊断脱水性质

犊牛腹泻脱水会造成自身电解质代谢发生紊乱等问题,一般比较常见的为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养殖人员要对其脱水性质做出准确判断,并确定输液成分。例如;当犊牛出现缺盐性脱水时,病犊表现为口渴、全身疲惫、四肢无力并带有肌痉挛、皮肤弹性下降等低血钠症状。应补充离子溶液,即使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生理盐水对发病犊牛进行输液,补充电解质。随后可使用葡萄糖液进行辅助输液,对其补充水分和能量。暂时对病犊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时,可按照等渗性脱水标准制定输液成分。

3.3 酸中毒处理措施

犊牛如出现严重脱水迹象,大多伴有一定程度的酸中毒问题。此时犊牛表现为躺卧、衰竭等典型症状,特别是当犊牛失水量超过体重8%时,需要立即采用补碱药剂对其进行治疗。为了保障治疗效果,可优先使用碳酸氢钠溶液进行补碱,控制输液量在2~7mL/kg·bw的范围间,随后将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为1.5%浓度后进行输液。出现酸中毒时,犊牛已呈现高钾血症状,此时应注意禁止对其补充钾,避免犊牛发生心脏骤停现象。如犊牛酸中毒比较轻微,可适当补充一些离子溶液,既能帮助其改善体内的血液循环,恢复其肾功能,有效调节犊牛自身的酸碱平衡,完成对酸中毒实现有效纠正,不需要对犊牛额外使用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治疗。

4 预防措施

4.1 强化妊娠母牛饲喂管理

在日常养殖中,妊娠母牛饲养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母牛初乳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对犊牛的健康生长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养殖户需高度重视妊娠母牛饲养管理工作,为妊娠母牛提供充足养分,保证其营养需求得到满足,为胎儿健康生长奠定基础。需适量补充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等,以帮助妊娠母牛提升其乳汁质量。若当地缺少硒,还需做好母牛补硒工作。通常可于妊娠前21d为母牛注射硒酸钠[3]。另外,需要对母牛膘情严格控制,严格按照其需求为其喂食适量精料,避免产后发生酮病,预防发生中毒性腹泻。

4.2 对犊牛加强护理管理

在母牛生产中,必须严格落实其各项接产工作。注意做好接产工具的消毒工作,及时帮助初生犊牛擦拭其全身,强化初生犊牛保暖工作,防止其因着凉而引发腹泻。注意及时让犊牛吃上初乳,增强犊牛的免疫抵抗力,从而对犊牛腹泻有效预防。通常在母牛妊娠结束后12h内,需对母牛初乳质量加强重视,提升其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在此基础之上帮助犊牛提高其母源抗体水平,这样可降低犊牛腹泻等各种疾病的发生概率。另外,还需对犊牛强化护理工作,注意专人看护,定时、定温、定量,避免因人员变动发生不良应激[4]。完善日粮饲喂,为犊牛补充适量的维生素、铁元素以及硒元素等。相关研究表明:断奶期前后犊牛更易发生腹泻。基于此,养殖户需高度重视犊牛乳料衔接工作,帮助犊牛更好的适应饲料,以防止断奶过程出现不良应激。从犊牛腹泻来看,诱发原因较多。但要注意一点,不管是缺乏营养而引发的腹泻,亦或是细菌感染所引发腹泻,只需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对饲养管理工作提高重视,均可获取良好的预防效果[5]。因此,对犊牛饲喂管理中,要针对性地加强预防,同时还应提高诊疗的水平。重点加强饲喂管理,规范操作流程,降低发生犊牛腹泻的几率,促进提高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 董书伟,樊灵书,李磊,等.黄白双花口服液治疗犊牛腹泻的系统药理学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1-10.

[2] 张震,赵玉玺,闫跃飞,等.犊牛腹泻病因及防控研究[J].湖北畜牧兽医,2017,38(8):29-33.

[3] 李丹阳,刘礼孔,王新卫,等.单舍单犊饲养模式提高犊牛腹泻成活率的回归性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21,38(2):29-33.

[4] 智海东,高艳,刘长明,等.病原性犊牛腹泻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控[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7):179-183.

[5] 卢奇成,吴妍妍,张文举.布拉氏酵母菌对哺乳犊牛腹泻率、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及粪便微生物的影响[J].飼料工业,2020,41(9):23-30.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