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感染蓝眼病的诊疗措施研究

2021-09-22 01:42张文静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9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张文静

摘要: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业内对于各种猪病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并对各种疾病展开了相对更为深入的研究,由此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深,为各种疾病的诊疗措施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即分析了猪蓝眼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总结了其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文献以及生产实践提出了猪蓝眼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对业内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关键词:猪蓝眼病;诊断;防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快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猪肉消费量迅速增长,并极大促进了国内养猪产业化的发展,規模化养猪场不断涌现,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由此也带来了养猪水平的整体提高。但是,一场非洲猪瘟的突然暴发国内整体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很多养猪企业直接清场倒闭,直到现在依然在影响着很多猪场,由此也重新引发了业内从业人员对猪病防控的思考,猪病该如何防控才能做好尽可能不发病或者把影响降到最低。

在众多猪病中,蓝眼病是一种容易被大家忽视且了解相对较少的一种疾病,本病是由蓝眼病副黏病毒引起的猪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特性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角膜混浊和繁殖障碍。由于角膜混浊而导致瞳孔呈淡蓝色,故名蓝眼病。该病最开始主要在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发现,后来在其他地区也偶有报道[1]。国内因为引种的原因,在部分地区也有了相关病例出现,因此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控,防止其扩散造成更大传播及伤害。

1病原

蓝眼病副黏病毒(blue eye paramyxo virus)是副黏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成员,是一种RNA病毒[2]。病毒粒子呈多形性,大小范围在135~148nm到257~360nm之间,但通常近似于球形。病毒囊膜上有两种糖蛋白,一种为血凝素一神经氨酸酶(HN),另一种为融合蛋白(F)[3]。该病毒具有血凝性,可以凝集哺乳动物和禽类红细胞。可在猪肾、猪睾丸和幼仓鼠肾细胞(BHK-21)及鸡胚中生长。甲醛可消除蓝眼病副翻病毒的感染性和血凝性,56℃ 4h可灭活病毒[4]。

2流行病学

猪是已知能自然感染蓝眼病副黏病毒且出现临床症状的唯一动物,亚临床感染猪是蓝眼病副赫病毒的主要传染源[5]。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人员、交通工具、鸟和空气传播。

3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在商品猪生产过程中,幼龄仔猪对本病的感染最为敏感,哺乳仔猪及断奶仔猪常常会伴有明显的神经症状以及极高的死亡率,常常是先造成大批死亡,然后死亡率又快速下降。育肥猪死亡率虽然有所降低,但过程类似。具体来说,基于猪处于不同的年龄期,临床症状也有较多的区别。

出生后两周龄内的仔猪发病时间短,常常突然侧卧虚脱或出现神经症状,体温快速升高,被毛失去光泽且凌乱,有些仔猪出现腹泻,之后开始出现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肌肉震颤、姿势异常等。一些病猪有角膜炎,并伴有眼睑水肿和流泪,眼睑紧闭,黏有分泌物。最早发病的仔猪在48h内死亡,后出现的病例在出现症状4~6d后才死亡[2]。

断奶之后的仔猪发病表现相对哺乳仔猪要平缓一些,临床上主要有厌食、发热、打喷嚏、咳嗽等症状,神经症状较少出现或者表现不明显,可见到倦怠、运动失调、转圈,呈单侧或双侧性角膜混浊和结膜炎等症状,持续一个月左右,病死率低。

成年猪群临床上表现不明显,偶见角膜混浊,妊娠母猪表现为繁殖障碍,表现为产死胎和木乃伊,返情率增加,可达20%[6],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下降,可持续4个月,一般不发生流产。公猪单侧性睾丸增大,14%~40%的公猪繁殖力降低,睾丸萎缩并伴有附睾硬化[7]。

病理解剖时没有特征性眼观病变,仅见肺心叶及腹侧有轻度的肺炎等变化。仔猪有中度胃、膀胱扩张,腹腔积有少量混有纤维素样的液体,脑充血、脑脊液增多,常见单侧性结膜炎、结膜水肿和不同程度的角膜混浊[8]。

4诊断要点

在急性病例,根据其临床症状如仔猪脑炎、角膜混浊、母猪繁殖障碍、公猪睾丸炎和附睾炎等可对蓝眼病做出初步的诊断。根据其组织病变如非化脓性脑炎、房前色素层炎、角膜炎、睾丸炎、附睾炎,神经元和角膜上皮内的包涵体等对蓝眼病可做出进一步诊断。

目前国外已建立了蓝眼病的血凝抑制试验和ELISA等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病原学诊断需要进行蓝眼病副黏病毒的分离鉴定,采用病猪大脑或扁桃体处理后接种猪肾细胞,进一步进行病毒或病毒抗原鉴定。

5防治措施

5.1预防

1)综合性预防

本病目前尚未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此积极采用各种措施预防本病的发生是减少本病带来伤害的最主要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多个角度采取综合性措施。首先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猪场应该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如果不能做到,则必须从健康猪群引种,进行血清学检测排除感染猪,并群前实行隔离,购买猪只的时候尽量选择去口碑好、规模大的企业去购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控制人员流动,场外人员严禁直接入场,确实要进场的,一定要隔离消毒至少一周后才可进入场区,防止携带外部病源进入,场内人员进出也要严格管控,能不出场尽量不出场,严防野鸟、野鼠侵入,尤其是鼠类,携带病毒能力强,迁移距离远,带来的传播范围更广,再就是要及时清除废弃物和死猪。对于已经发现感染睾丸炎的种公猪或者其他不育的公猪,应该及时淘汰,必要时可采用人工授精。特别注意怀孕母猪和小母猪的发情症状,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并提供充足营养,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2)免疫预防

可用细胞培养和鸡胚增殖的蓝眼病副黏病毒,制成油苗或氢氧化铝佐剂苗用于该病的预防。但目前尚无商业化疫苗。

5.2紧急预防与治疗

感染蓝眼病的猪场要立即封锁,彻底消毒,实行全进全出制,扑灭临床感染猪,及时清除死猪,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监测。目前,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中枢神经紊乱的猪一般以死亡告终,仅有角膜混浊的猪只可康复,抗菌药常见用于继发感染的治疗和预防。

5.3诊疗注意事项

临床上,有神经症状的仔猪应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猪脑心肌炎等相鉴别。出现繁殖障碍的妊娠母猪应与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日本乙型脑炎等相区别。

6 结语

养猪产业虽然仅仅是畜牧业的一个产业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与国民生活高度相关,其发展也关系到很多社会层面的许多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养猪产业的发展保持高度的重视。在众多猪的传染病中,蓝眼病带来的危害不是特别严重的,但是从规模化猪场发展运营角度来看,任何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都会对猪场带来经济损失而降低猪场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一定要从预防角度多下功夫,尽可能通过各种饲养、环境、管理等举措降低本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苏宏松,钟桂海,杨文祥.猪蓝眼病的流行、诊断及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16(4):83-84.

[2] 叶进辉.猪蓝眼病的流行与防控[J].山东畜牧兽医,2015,36(12):23-24.

[3] 王艳彬.猪蓝眼病及其防控[J].养殖技术顾问,2012(6):150.

[4] 刘建,汤德元,李春燕,等.猪蓝眼病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2,29(9):94-96.

[5] 郭蓉,罗轶,俞宁.猪蓝眼病[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Z1):46-47.

[6] 赵立红,陈德威,乔健.蓝眼病--一种新猪病[J].中国动物保健,1999(3):6.

[7] 王红.猪蓝眼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控[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10):149-150.

[8]鲁春霞,王士栋.猪蓝眼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6):74.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