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深部构造单元界线及基底构造变形特征探讨

2021-09-22 07:16张嘉玮向坤鹏胡从亮陈国勇
贵州地质 2021年3期
关键词:航磁造山浅表

王 亮,张嘉玮,向坤鹏,杨 武,胡从亮,陈国勇

(1.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 贵阳 550081;2.贵州省地质物探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81;3.贵州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贵州 贵阳 550018;4.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 贵阳 550004)

1 引言

贵州区域上位于上扬子陆块,处在中国东部滨太平洋板块与西部特提斯-喜马拉雅板块两大全球性巨型构造域之间,因板块相互作用以及受显生宙以来各期造山运动的影响及改造,造成现今独特而复杂的构造面貌,在经历了多次重大地质构造事件后,形成了扬子陆块、江南造山带、右江造山带等不同地质块体(王砚耕,1992)。贵州特殊的地质构造部位和地壳结构的不均一性,在地质上以东部变质岩、中部沉积岩、西部玄武岩为主要岩性分布,地形上表现为由东向西乘势而上的三大阶梯,地貌上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广布区,而地壳构造变形及构造样式内容丰富,奠定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贵州地质构造背景和神秘的地质科普基地,吸引了大批学者入黔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本文基于前人和以往研究成果,运用重力、航磁、地质等区域调查资料,归纳总结对贵州地质构造单元深部界线分布认识和基底构造变形特征概略研究等体会。

2 贵州“一盆三带”地质构造单元地表界线

关于贵州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长期以来是有争议的。1992年王砚耕按照李春昱关于中国大地构造和亚洲大地构造的研究成果与划分方案,在1987年版《贵州省区域地质志》基础上,结合当时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科研成果等资料,依据显生宙以来的板块构造运动机制,将贵州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一块两带”,即扬子陆块、江南造山带和右江造山带(图1),并认为是华南板块内部的构造单元划分问题(王砚耕,1992)。1996年又根据地学理论发展及实践深入和研究程度提高前提之下,认为“一块两带”地质构造单元演变发展为“一盆三带”地质构造单元是适宜的,可细分为四川前陆盆地(属扬子陆块)、鄂渝黔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属扬子陆块)、江南造山带、右江造山带(王砚耕,2011)。

贵州为大陆板块内部(板内)造山带,其地质结构主体属大陆地壳范畴。鄂渝黔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可进一步划分若干变形区,浅层构造的变形样式及其组合,决定了地层岩石的纵向分布(王砚耕,2011)。

贵州分布有“一盆三带”地质构造单元(图1)。其中,Fa、Fb、Fc的构造组合,分别控制了江南造山带(Ⅱ区)、右江造山带(Ⅲ区)、鄂渝黔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Ⅰ区)、四川前陆盆地(Ⅳ区)的分布,后两区属扬子板块内部的次级构造单元。

图1 贵州省地质构造略图(据王砚耕,1992)

“一盆三带”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反映了贵州地质地表的区域变化和物质分布的不同,不同的地质组成单元在地层岩性和构造变形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充分体现了各期造山活动下对不同岩性分布和不同方向地质应力的综合影响,反映了贵州大陆区地壳的构造活动性强烈,主要表现在结晶基底普遍存在多期明显的构造变形及变质作用。四堡运动及其后在境内发生的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等运动,使贵州大陆不同地区的岩石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构造变形,贵州大部位处的扬子板块区伴随构造变形和基底构造活化,各类岩浆活动也有不同程度发育(孙文珂 等,2001)。

扬子陆块,包括鄂渝黔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Ⅰ区)和四川前陆盆地(Ⅳ区)两部分,前者具有侏罗山式构造组合特征,后者具有日尔曼式构造组合特征(王砚耕,1992)。隐伏前震旦纪基底,占据贵州大部分,以海相沉积岩分布为主要,中西部大片分布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次有东北部梵净山区的枕状玄武岩,东部地表各类岩体出露极为稀少。

江南造山带(Ⅱ区),位于贵州东南部,是浅变质岩系宽广分布区,区内零星分布有花岗岩、基性岩-超基性岩、基性火山岩、偏碱性超基性脉岩等。发育加里东期褶皱,具有阿尔卑斯式构造组合特征。

右江造山带(Ⅲ区),位于贵州西南部,为三叠系陆源碎屑复理石分布区,区内零星分布有偏碱性玄武岩及其潜火山岩相辉绿岩、偏碱性超基性脉岩等。发育印支期褶皱,具有阿尔卑斯式构造组合特征。

3 贵州“一盆三带”地质构造单元深部界线

关于贵州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即“一盆三带”深部分界线具体位置确定和对其他深部断裂的推测,从1981—2019年间,先后有贵州学者齐涿、范祥发、王亮、戴传固、吴开彬、屈念念等人作过研究,现在看来所推测结果,在位置、性质、规模、展布、走向等方面存在不足,可能会对贵州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看法产生误解,并产生局限性认识。因此,2019年王亮等通过研究贵州重力、航磁、地质等区域资料,根据深部断裂性质、规模和级别等,初步厘定了贵州“一盆三带”不同地质单元块体深部接触带部位及构造行迹(图2),印证了王砚耕提出的贵州地表“一盆三带”地质构造单元格架构想,呈现出贵州深部存在以“H”型为主干框架结构组成的地壳构造变形图像(王亮 等,2019)。

“一盆三带”构造分界线深浅部对应情况。由图1所见的贵州地表与图2推测的贵州深部“一盆三带”地质构造单元分布形态,具有相似组成图像;图2的“一盆三带”构造组合印记十分醒目,岩石圈断裂1F1、1F2、1F3组成了“H”型地壳构造变形主干骨架;地质构造单元分界线,图1的地表分布位置(Fa、Fb、Fc)与图2的深部隐伏位置存在对应关系,其中:深部的扬子陆块分界线(贵州段)由1F1全段同1F3南段的焊接段组成,其中的四川前陆盆地南部分界线由2F1组成(对应地表Fc),鄂渝黔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分界线由1F1+1F3南段及2F1两组分割控制;江南造山带西部分界线由1F1东段同2F5南段对口组成(对应地表Fa);右江造山带北部分界线由1F3南段、1F1西段同2F3南段对接组成(对应地表Fb)。

图2 贵州省重磁推测的深部(Ⅰ级Ⅱ级)断裂及“一盆三带”构造单元线分布图(据王亮 等,2019修编)

“一盆三带”构造分界线深浅部位移情况。图2的贵州深部地质构造单元,由扬子陆块(e区、d区)、江南造山带(b区)、右江造山带(a区)三大地质块体组成,在两大造山带之间存在一个结合带(c区),而相对应的地质分界线存在地表、深部上的位置偏移。深部的扬子陆块区,由鄂渝黔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e区)和四川前陆盆地边缘区(d区)两部分组成,两大地质体接触带分界线为2F1,相对图1的地表分界线习水断裂Fc北移了约30 km;深部的江南造山带(b区)分界线,相对图1的地表分界线施洞口断裂Fa中南段(凯里以南)向西偏移约60 km;深部的右江造山带(a区)分界线,相对图1的地表分界线南盘江断裂Fb全段整体偏离原位置,其中该段北西向段(东段)向东移动不大约20 km,北东向段(西段)向北移动较大约110 km;另外,图2的深部断裂2F2,相对图1的地表遵义-贵阳断裂F0全段应向西略移约30 km;图2的深部断裂2F3南段,相对图1的地表水城-紫云断裂F3南段(紫云以南)应向东移约10 km。

本文推测的贵州“一盆三带”深部地质构造单元界线及其他深部断裂分布,在其通过的地理位置上、反映的地质及地球物理意义上是否合适,可据后述的图3、图4及图5体现的推测断裂与重磁异常及莫霍面、居里面的关联情况进行对照。

图3 贵州省重力异常与重磁推测的深部(Ⅰ级Ⅱ级)断裂关联图

图4 贵州省航磁异常与重磁推测的深部(Ⅰ级Ⅱ级)断裂关联图Fig.4 Correlation diagram of aeromagnetic anomalies and gravity(LevelⅠto Ⅱ)faults in Guizhou province1—航磁异常负值线;2—航磁异常正值线;3—推测深部Ⅰ级断裂;4—推测深部Ⅱ级断裂;5—航磁异常分区

事实证明,王砚耕提出的贵州地质构造单元“一盆三带”观点,已被众多学者所接受,符合地质构造发展演化的规律,贵州深部地球物理资料。

4 重磁反映的贵州基底构造横向变形特征

自新元古代以来贵州发生了多次重要的构造伸展运动和构造挤压变形,使晚古生代之后的沉积活动,掩盖了先期地质构造形迹及破坏程度,以致境内地表构造变形印记在部分地区难以辨识。

4.1 重力、航磁异常的分布规律

综观布格重力异常、航磁异常的区域平面拓展变化,呈现规律性的区域分布和巨幅扭曲,且方向性突出,异常分区特征明显、异常分带界线清晰,出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景致(图3、图4)。

在图3、图4区域重力、区域航磁异常中,呈“十”字分布的异常特征线,从单一方向上来看,南川-贵阳-罗甸的南北向分界线,使东西部异常分区特征尤为明显,东部异常较为整齐、异常面状规律出现,西部异常较为复杂、异常乱状杂向分布;昭通-新晃的东西向分界线,使南北部异常分带特征大为清晰,北部异常较为整齐、异常规律面状出现、异常以北东向和北西向展布,南部异常较为复杂、异常乱状杂乱分布、异常多方向出现;从两大方向上来看,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异常特征区(Ⅰ区、Ⅱ区、Ⅲ区、Ⅳ区)及组合异常特征区(Ⅰ区+Ⅱ区、Ⅲ区+Ⅳ区、Ⅰ区+Ⅲ区、Ⅱ区+Ⅳ区),反映了它们应是代表着不同岩性组合不同方向地应力作用不同构造形变的地质体分布空间和在特定地区形成的不同性质的地质产物。

4.2 推测的深部Ⅰ级、Ⅱ级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贵州在经历了各期地质造山活动后,横向上受到了来自东西两侧的强烈挤压地应力的影响,在东西部地区区域重磁场上,最为直观的表现是大型弧向构造带的线性受力变化特征明显。

据重磁资料研究,图2推断了岩石圈断裂3条(Ⅰ级,编号1F1-1F3),推测了莫霍面断裂15条(Ⅱ级,编号2F1-2F15)。这是自晚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和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扩大效应所致,形成的一系列构造软弱带,俯冲板片下插引发深部下地壳、岩石圈地幔、软流圈物质的上涌,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在岩石圈底部与板片边缘物质发生混合交代与分异作用和后期岩石圈多次强烈改造过程中壳-幔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王砚耕,2011;孙文珂 等,2001)。贵州重磁异常显示的深部基底构造变形,突出了东西部地区的弧形构造变化特征,是东西向两侧地应力挤压推动的作用结果,以1F1、1F3与2F5、2F6的发育最具特征表现,其向东、向西突出的巨型弧形构造,构成了非常协调的构造分布格局。

所推测深部断裂构造与重磁异常极大关联。下面对与本文主题贴切及有重要影响的深部“一盆三带”主控断裂(1F1-1F3)、几条主要断裂(2F1-2F3、2F5、2F6)特征进行简介。

1F1断裂:斜贯贵州东西,经兴仁-贵定-岑巩的北东向岩石圈断裂,为上扬子陆块与江南造山带、右江造山带及过渡带的分界线。

1F2断裂:纵贯贵州东部,属武陵山重力梯级带的中心活动带,经松桃-岑巩-榕江的近南北向岩石圈断裂,西突的弧向线性特征明显。

1F3断裂:纵贯贵州西部,属乌蒙山重力梯级带的中心活动带,经普安-水城-赫章的近南北向岩石圈断裂,东突的弧向线性特征明显。

2F1断裂:斜贯贵州北部,经习水-道真的北东向莫霍面断裂,对应地表齐岳山断裂带,是四川盆地褶皱区(西侧的隔挡式褶皱)与贵州侏罗山式褶皱带(东侧的隔槽式褶皱)的分界线,盆缘区山前推覆带和山前转换带等构造变形特征明显(王宗秀 等,2019;郭卫星 等,2016;陈世悦 等,2011)。

2F2断裂:纵贯贵州中部,经罗甸-贵阳-桐梓的南北向莫霍面断裂,是一条由南北向狭长展布的紧闭向斜和背斜构造所显示的基底断裂带,是黔中地区南北向褶皱束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岳桥 等,2011)。

2F3断裂:斜贯贵州西部,经威宁-水城-紫云-罗甸的北西向莫霍面断裂,是由一束北西-南东向延伸的断裂和断层相关褶皱组成,向北西经镇宁过水城终止在齐岳山断裂带,向南东一直延伸到十万大山盆地,接南丹-河池-昆仑关断裂(张岳桥 等,2011;黔桂滇编图组,1995;张能 等,2016;陈世悦 等,2011)。

2F5断裂:纵贯贵州东部,经印江-福泉-平塘的北东向兼北西向莫霍面断裂,是东部武陵山重力梯级带(1F2)大型断裂系的西部边界断裂(边界活动带),西突的弧向线性特征明显。

2F6断裂:纵贯贵州西部,经望谟-安顺-毕节的北西向兼北东向莫霍面断裂,是西部乌蒙山重力梯级带(1F3)大型断裂系的东部边界断裂(边界活动带),东突的弧向线性特征明显。

5 重磁表现的贵州基底构造纵向变形特征

重力、航磁异常是深部地质体和浅部地层密度、磁性不均匀性的综合反映,局部异常是浅层构造、地质体和矿体的反映,而区域场主要因素是反映深部地质构造。莫霍面、居里面与重力、航磁异常反映的深部构造轮廓分布格局相一致,推测的深部断裂及深、浅部局部构造,可能与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图5)。

图5 贵州省莫霍面(a)、居里面(b)等深线及与重磁推测的深部(Ⅰ级Ⅱ级)断裂关联图

区内不仅有基底的横向变形特征以线性形态方式表现,而且也有基底的纵向变形特征以圈闭形态方式出现,后一类形变在全省各地重磁场区域分布上,表现出相当范围的圈闭区(两种异常具圈闭形状)或变异区(一种异常具圈闭形状、另一种异常具变异区域)的组合异常共同引起。

5.1 莫霍面、居里面的深部起伏形态

莫霍面是地壳与上地幔之间的界面(代号Mh),其埋藏深度与区域重力场关系密切,可据吴蓉元研究华南地区人工爆破地震资料并建立的模型法或其它地球物理方法计算完成(吴蓉元 等,1989)。

居里面是地壳内磁性体失去铁磁性而变为顺磁性的界面,即磁性体的下界面,可据有关航磁资料应用对数功率谱直接计算得之(屈念念 等,2019)。

地壳内的磁性体由于受地热流的影响,致使居里面的深度和莫霍面的深度有较大的差别,居里面的起伏形态和莫霍面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不少差异(黔桂滇编图组,1995),两者对浅表区域性分布的隆坳构造,在区域矿产分布上有协调控制作用。

莫霍面、居里面的深部起伏形态及分区特征(图5),无不与深部断裂的出现有成因关系,受断裂控制较明显,如2F2分离了东西部莫霍面、居里面地球物理场的分区(东面隆起、西面坳陷的分布)。

5.2 隆起带、坳陷区深部分布规律探索

据重力、航磁异常的有序组合分布,与莫霍面、居里面深部形态规律性起伏,重磁场呈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空间分布特征,这种组合配置有利于不同矿产的对应分布。

对区内浅表隆坳构造的圈定,采用莫霍面、居里面与布格(剩余)重力异常、航磁异常联合完成。

5.2.1 划分地表(浅表)隆坳构造的依据

地表隆起构造,大致位于贵阳以北遵义以南中心部位为纳雍-息烽-余庆一带的“黔中隆起”,其构造部位之下深部是一处大型的北东向展布的低密度地质体,重力场以低值(负值)表现,地质异常模型拟合计算,剩余密度值为2.60×103kg/m3,剩余密度差为-0.07×103kg/m3,推测为隐伏的花岗岩侵入体,位于深7.5 km 处,其至少已是切穿沉积盖层和基底的地质体,航磁场则表现为大型的北东向分布的圈闭磁力低(负)。“黔中隆起”的形成,可能与该花岗岩体的侵入活动有关(范祥发 等,1998)。此例说明,该构造分布区深部反映的是重磁场低值(负值)响应特征,对应到地表(浅表)应为重磁场高值指示,可成为浅部局部隆起构造提取的地质依据。

地表坳陷构造,大致位于贵阳以南罗甸以北中心部位为紫云-惠水-都匀一带的“黔南坳陷”,其构造部位之下深部是一处较大型的近东西向展布的高密度地质体,重力场以高值(正值)表现,莫霍面、居里面、布格重力异常这三种正异常显示最为清晰(贵州航磁场磁性值表现较低,是因岩石被剥蚀、风化影响较重,失去了真实的物性)。此例说明,该构造分布区深部反映的是重磁场高值(正值)响应特征,对应到地表(浅表)应为重磁场低值指示,可成为浅部局部坳陷构造提取的地质依据。

5.2.2 浅表隆坳与深部隆坳构造的对应关系

按照深部构造控制浅表构造理念(戴传固 等,2013),深部微小地质应力嬗动,往往会造成基底之上浅表(地表)岩层很大变形位移,以致有的深部断裂在浅表的微弱显示难以分辨,也使位于深部的地质体固有物理性质和构造受力影响,反映在浅表(地表)的各种物性变化及构造变形特征难以分辨。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居里面均位于基底之下,可视为深部的地球物理界面。

根据深部构造对其上部基底构造通常有比较明显控制作用,因而在构造格局上二者之间往往存在着对应性,华南地区和贵州也不例外(孙文珂 等,2001)。为合理化间接圈定浅部的地质构造,借助重力、航磁异常的某些物性特征变化,表现在浅表的局部重力低、局部磁力低异常所反映的地壳坳陷,其下深部应为地幔隆起,浅表的局部重力高、局部磁力高异常所反映的地壳隆起,其下深部应为地幔坳陷(王亮,2003)。反过来,深部坳陷对应浅部隆起,深部隆起对应浅部坳陷。

5.2.3 推测的浅部隆坳构造分布特征

根据对地表(浅表)隆坳构造的划分依据,与浅表及深部构造相对应原则,结合重磁两种资料,圈定了图6a的浅部变形构造,图6b是为检查图6a而作,由居里面单独形成的。推测的局部性构造表现在位置、性质上,两图隆坳构造呈现正负相间分布格局且能够基本对应,是符合地球物理场分布规律的。图6a局部地区有的隆坳构造虽仅有小范围单一性质异常显示或多个出现,则没有出现正负相间分布情景,可能是浅部异常连续性分布规律遭遇破坏的结果,但对异常提取及分布没有实质性影响。

所推测的局部构造,呈圈闭形态表现,以北东向相间分布的中小型隆起区和坳陷区出现,也与深部断裂的出现有成因关系,且沿断裂走向分布,事实上它们往往与成矿关系是密切的(图6)。

图6a中,划分了沿北东向多条相间分布的位于浅部基底之上的多处隆起带和坳陷带,在2F2断裂以东的规模大、密集分布,而以西的规模较大、稀疏分布。

图6b中,划分了深部基底之下(含基底)大型的贵州东部隆起区(Ⅰ区+Ⅱ区)、贵州西部坳陷区(Ⅲ区+Ⅳ区),两区由2F2断裂分割开来,其间又划分了多个小型的局部地带的隆起区及坳陷区,也具有北东向分布特征。

图6 贵州省重磁推测的基底(a)、居里面(b)变形构造及与推测的深部(Ⅰ级~Ⅱ级)断裂分布图

5.2.4 深部构造成矿机理及对浅表构造成矿的影响

根据重磁异常及莫霍面、居里面等深线的特征分布,贵州深部构造活动区位于东西部,构造稳定区在中部由2F5、2F6之间控制的鞍状异常区一带。通过华南地区研究成果,通常认为莫霍面隆起反映深部有地幔热流上涌的可能,幔源物质的添加对成矿有利;隆坳过渡带常是构造变异的薄弱地带,有利于幔源物质向上活动;幔坡带上的幔坳属高渗透部位,有利于成矿流体的高度富集。居里面隆起对应高热流区,反映地壳块体温度相对增高,因温度差异形成热应力,有利于深部流体的运移和成矿元素的活化;居里面坳陷对应低热流区,反映地壳块体温度相对要低得多;居里面隆坳过渡带之间的温度差异所形成的热应力,对深部成矿流体的运移非常有利(孙文珂 等,2001)。从深部构造总体分布轮廓来看,贵州东部隆起区,岩石圈厚度较薄,莫霍面深度较浅且变化平缓,地壳与上地幔密度偏低,发育壳内低阻层和低速层,居里面埋藏浅,热流值高,如以发育的贵阳-乌当、息烽-开阳及石阡-思南-印江等地温泉群和剑河、天柱、都匀等地温泉就是很好的例证,可以说明当地热源资源的丰厚,也对与热液作用有关联的矿产形成非常有利。贵州西部坳陷区,岩石圈厚度增厚,莫霍面深度加深且变化较陡,地壳与上地幔密度增高,壳内低阻层不发育,居里面加深,热流值较低,区内温泉数量相对东部的却要少得多,出现有水城-六枝温泉带和毕节、习水、兴义等地温泉,同样说明区内热源资源的富有,同时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如黔西北铅锌矿、黔西南金矿星罗棋布,超大型、大型矿床不断问世,无不体现出与深部幔源、岩石圈(莫霍面、居里面)的热源贡献和提供的成矿物质有关。

莫霍面、居里面中穿插的不同形态局部构造,以及不同深度出现的深部断裂,两者有利于地幔热流的相对富集和物质循环,地下热流活动并携带成矿元素,沿各条通道上涌至地壳表层有利部位,即在浅表隆起区、坳陷区两种局部构造上参与成矿作用,并发现有不少的金、铅锌、锑、锰、磷、铝土矿等矿床(点)都产于推测的浅表构造上或距构造边缘不远处,以及产于不同构造带的隆坳过渡带之间,如有磷矿就产在推测的贵阳-瓮安、织金、麻江等局部构造隆起上。可见,区内具有充分的成矿物源和热源条件与不同级别断裂的有效控制,因为贵州成矿地质背景条件优越,重磁资料表明在地下深部有隐伏古老变质基底岩块和花岗岩基极为发育,这些浅表局部构造的圈定,有可能为相关矿产调查,提供了找矿方向和找矿部位。

6 讨论与结论

本文利用重力、航磁、地质等区域资料,综合解译研究了贵州深部断裂构造,根据所提取系列结果,较深入的分析探讨区内可能存在的不同地质构造单元或不同地质构造区块的物质组成和基底构造(线性、圈闭)变形特征,进而为区域成矿规律和地质科学相关研究提供帮助。总体来看,取得了新的认识。

中国及毗邻海区布格重力异常图上,留下了发生于中、新生代的滨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活动的“痕迹”,尤其是后一地区至今仍在活动之中,重力梯级带活动是造成基底构造变形表现的主要形式之一(孙文珂 等,2001)。全国性分布的武陵山、乌蒙山重力梯级带,纵贯中国南北陆区和贵州东西部地区,为贵州“一盆三带”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纵向上,贵州基底形成了不同地区有利成矿的局部隆坳部位。在两大重力梯级带覆盖地区与过渡区域,是地质构造应力活动最强势的区域,形成了不同规模的隆起区、坳陷区,应是不同矿产富集的有利地带。在各期造山活动后,两大重力梯级带经历了不同方向的受力形变,被挤压、推移、上隆、沉陷、调整、稳定、成形,形成了不同构造样式的深部区域构造和浅表局部构造等有利成矿构造部位及相应组合分布区。大致以2F2为界,在区域构造表现上,是东面的莫霍面幔隆区、居里面隆起区、岩石圈厚度较薄区,西面的莫霍面幔坳区、居里面坳陷区、岩石圈厚度增厚区,中间的莫霍面幔台区或幔坪区、居里面梯度带或结合区、岩石圈厚度平稳变化区,以及隆、坳过渡带,以上部位有利于深部热流物质上涌富集成矿;在东面为热流值高值区,地热温泉发育及热源隐藏较浅,如锰、磷、锑、金、汞、铝土矿等成矿异常应大区块分布,群体规模大,西面为热流值低值区,地热温泉不太发育及热源埋藏较深,如金、锑、磷、锰、铅锌、铝土矿等成矿异常应较大区块分布,群体规模较大。在浅表局部构造表现上,成生了北东向相间分布的中小型隆起区和坳陷区,相应矿产有序分布其中及不远处,与隆、坳过渡带附近富集。

猜你喜欢
航磁造山浅表
黑龙江省造山带研究:关于洋壳俯冲造山和陆壳碰撞造山磨拉石的认识*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柴达木盆地北缘造山型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不同比例尺航磁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以伊春森林覆盖区为例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与造山型金矿床的区别
非洲东南部造山型金矿成矿环境与资源潜力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