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夕大荔分区农村地区公开建党的过程及意义

2021-09-22 02:37李蓓蕾
陕西档案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党员建党入党

文/李蓓蕾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尽快稳定基层秩序,集中精力发展生产,中国共产党一改过去秘密建党的方式,将党组织和党的活动逐步公开化,并采取“自报、公议、党批准”的方式发展新党员。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荔分区遵照这一原则,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始试行公开建党,并在公开过程中强化对党员的整顿教育,优化党员结构,纯洁党员队伍,进一步筑牢党在基层的组织基础和群众根基,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历程中的一次有益创举

1948年10月,经过西北野战军荔北战役和冬季攻势,东府大部分地区得到解放。1949年3月,大荔、平民(旧县名,今属大荔县)等县相继迎来解放,东府地委机关迁至大荔县城,并更名为大荔地委。大荔地委成立后,即领导所辖各县在恢复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公开党的基层组织,发展新党员,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随着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任务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需要改革党的建设方式,改变地下党的组织形式,将党组织和党的活动逐步公开化,并对原有党员做好教育整顿。新中国成立后,各县领导群众开展了剿匪肃特、扩武支前、减租减息等系列工作,农村地区生产秩序得到有序恢复,大荔分区公开建党工作也在此背景下逐步开展。

一、公开建党的原因分析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一直在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也多集中于农村,党员多为贫雇农出身。党员数量少,素质偏低,党的基层组织力量涣散……种种现状和中国共产党即将领导建设新中国的现实需要是不相匹配的。1949年11月底,大荔分区共有支部395个,党员5047人,其中农村支部266个,农村党员3550人,分别占全区的67.3%、70.3%。从党员成分看,雇贫农为2786人,占全区的55.2%。从文化程度看,初小与稍识字者2100多人,文盲1172人,两者合计3300多人,约占全区的65.4%。公开建党后,不仅有利于将工厂、学校、机关等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充实到党员队伍,优化党员结构,而且农村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健全,可以稳固刚刚建立的基层政权,团结更多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公开建党是党的建设历程中一次重要转变和创举,意味着将党组织和党员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检验,有利于拉近党群与干群关系,方便群众在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接受、靠近党组织,从而建立一个具有强大群众基础的政党。同时,在新党员的发展培养中,非常注意对党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少支部涌现出模范党员,在征粮、扩武、支前等工作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有力支持。

二、公开建党的方式方法

公开建党是为了保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把党组织放在群众的切实帮助与监督之下,因此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公开地进行关于党章、党规的宣传教育。要坚持大胆地发展与慎重地个别吸收,善于在各种群众运动及反封建斗争中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公开前,可实地到党员群众中了解情况,先将支委成员及一些正派、积极、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在党内试行公开,随后结合试点阶段的情况和其他地区(如黄龙分区)的经验,进行普遍推广,从党内过渡到党外,从部分上升到全部,最后转入到对新党员的教育提高上,使党的建设更趋系统化、科学化。

入党对象:农村以各种运动中涌现出的贫雇农为主;城市应注意吸收小手工业者、小作坊工人及店员等从事正当职业者;散落在城乡的贫寒进步知识分子亦应发展。

入党方式:采取“自报、公议、党批准”的方式进行群众性公开建党。自报就是自己报名,报名时要说明自己的年龄、出身、简历、住址、社会关系、政治情况、入党动机、入党后如何工作等个人情况。公议即群众公开评议,接受群众的监督。党批准即将通过群众公议,支部讨论合格的党员,呈报上级党委,上级党委再根据上述意见,作出决定。上级党委批准后,还要经过三个月到一年的候补期,才能转为正式党员。其中农民分子须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知识分子与自由职业者的入党介绍人中,一名要有一年以上的党龄。

从入党对象与入党方式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当时比较看重入党者的个人成分。农村中的贫雇农,城市里的小商贩、店员、工人等无产者和半无产者更容易成为发展培养的对象,入党手续相对简化,候补期较短。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来讲,这类人普遍思想单纯,政治清白,作风朴素,在各类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中,表现积极,更易于被组织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改用“政治面貌”取代了“成分”,“成分”一词退出历史舞台。

入党条件:要求品行端正、作风正派、群众拥护。拥护党的政策,承认党章党规,遵守党纪,执行党的决议,按时缴纳党费,热爱劳动,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政治清白等。这些要求与现在《党章》中的规定从本质上来讲是一致的,可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吸纳新党员。

党员的候补期:根据身份不同,分别为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不等,其概念等同于现在实行的预备党员的预备期。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党员的发展工作。党的三大在修改党章时,将此前对入党者实行的考察期改为候补期,其中劳动者的候补期为三个月,非劳动者的候补期为六个月,在具体执行时可以有一定的弹性。党的八大将党员的候补期改为预备期,规定入党者必须经过一年的预备期才能转为正式党员,取消了不同社会成分党员不同预备期的规定。党的十二大,规定了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算起,此后再无新的修改。

三、公开建党的步骤经过

1.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做好宣传动员和任务分工。党员要到群众中去发现、发展积极分子,启发其觉悟,使其自动向党组织靠拢。一方面可以到农民协会、妇女识字班、成人夜学班等群众团体进行宣传,使群众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扩武优军等重点工作,到村里召开村民大会,讲明公开建党的意义与自报公议的步骤等,引导群众逐步深入和不断提升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再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汇报个人掌握对象情况。会上对每个人了解的可发展对象进行讨论研究,给出初步意见,并安排党员分别负责,进行谈话教育,启发其阶级与政治觉悟,进而有意识地引导其靠近党组织。

3.召开群众大会,报名入党。会上要说明公开建党的相关情况,特别是报名者要当众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有入党意向的群众会上即可报名。

4.讨论酝酿,提出意见。为避免群众公议盲目、公式化地进行,可先在党内讨论,也可在农民协会、妇女识字班、成人夜学班进行酝酿,提出意见。

5.群众公议。待意见酝酿成熟,即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公议。群众公议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规避一些偏颇的个人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讨论酝酿和群众公议环节,党组织要发挥好核心引导作用,以便对报名人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

6.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将经过群众评议,同意报名人入党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并确定新党员的介绍人。

7.呈报上级党委。将群众公议的意见和支部大会讨论的意见、入党登记表等一并呈报区委,区委再根据上述意见,作出决定。如属干部或知识分子,社会关系复杂者,还需要经过县委批准。

8.召开乡民大会,宣布结果。会上要向群众说明批准及未批准的原因,对未批准入党的积极分子要做好鼓励教育。

9.举行入党仪式。除新入党的同志及原来的党员一律参加外,还可邀请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参加。新入党的同志要宣誓,并派出一位代表讲话。

四、公开过程中整顿党员队伍

大荔地委采取严格审查的方针和稳步推进的办法,将公开建党与整顿党员队伍同时进行。在没有党组织而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采取“自报、公议、党批准”的方针和步骤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原来有党组织的地方,首先要进行整党,然后再进一步发展党员,使党组织的发展与巩固逐步推进。

整党是党的发展过程中对党组织的巩固提高,首先要在党内外宣传说明整党的意义、方针和政策,扫除整党工作的思想障碍。其次组织党员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过程中可邀请群众代表参加,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密切党员与群众的关系,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凝聚人心,积蓄力量。

五、公开建党的经验总结

当时,有些干部对公开建党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有包袱,影响了建党效率和效果。群众中也有人因为对中国共产党的模糊认识,对入党存有顾虑。有些地方在发展新党员上犯有急躁症,偏重数量,忽视质量,出现了重数量不重质量的拉夫倾向。相反,有些地方又人为拔高了入党条件,存有关门主义倾向。有数字表明,从1948年7月底至11月底,大荔分区支部数量从276个发展到395个,党员数量从3440人增加到5047人,分别增长了43%、46.7%,总体来讲,成绩很大,这是主流。但是,发展速度过快,难以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甚至可能会将一些不够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来,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大荔分区高度重视,一直在实践摸索中调整改进建党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地胜任新时期的工作需要。综合分析,其主要采取了以下应对举措:

1.坚持发展为主,整顿为辅,贯彻公开建党方针。大荔地委要求农村支部结合发动群众工作,有计划地试行公开建党,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发挥好农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到1950年麦收前,上四县(韩、合、澄、白)农村党员数目应达到全县人口的1%到1.3%,下四县(蒲、大、朝、平)应达到0.5%。

2.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农村支部要领导好党、团员,团结积极分子,密切党群与干群关系,为完成各阶段任务要求打好组织基础,做好思想动员。在群众运动浪潮中,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认真研读,准确传达,坚决执行上级指示、决定。工作中遇到重大问题,要经过党委会的研究讨论,并报告上级党委批准执行。

3.深化党员教育。将党员教育日常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一是围绕党员课本,讲好党的来历、党的性质、党员的模范作用等。二是围绕治安保卫、扩武优军等当前重点工作,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上级指示要求。三是办好训练班、干部学校,有计划地抽调干部进行轮训。四是组织动员干部到农村中去,帮助农村党员进行再教育,并将下乡工作学习纳入考核范围。

4.建立健全党内生活各种制度。一是会议制度:通过支委会、小组会、党组会等,及时掌握党员的工作学习、思想动态和工作作风;二是工作制度:主要聚焦发展党的组织、宣传党的政策、向组织汇报当地情况、对党员进行教育等日常工作;三是学习制度:以党员课本、上级党委批示指示及各阶段重点工作为主,提高党员队伍整体质量。

5.培养储备后备干部。一是要注意在群众运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去培养一些思想进步、政治清白、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先进分子,并及时帮助这些同志进步。二是要把各地团的组织建立起来,使其成为党组织建设发展的后备军。

6.公开建党的成效显著。当年践行公开建党的情况表明,公开党的基层组织的过程中让群众认识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将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站稳了立场,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赢得了民心,汇聚了民力。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前夕大荔分区农村地区公开建党的过程及意义进行了分析与研讨,当年的建党实践使我们受到了教育与启迪,回顾党的建设历史,真可谓“建党百年风华正茂,奋力前行正当其时。”

猜你喜欢
新党员建党入党
建党百年礼赞
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建党百年颂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北安市 以“四招”促进新党员能力素质提升
憨娃入党
家长见证庄严时刻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重温入党誓词
向党旗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