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荣
【摘要】目的:以分组形式明确中西医康复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意义。方法:研究对时间线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进行回顾分析,将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人群。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完成分组,将应用西医康复方案40例患者设立为对照组,将联合中医康复40例患者设立为观察组,疗程结束时开展指标对比,评价各自SAQ分值、症状发作情况、心理状态等。结果:干预前两组SAQ各维度分值相当(P>0.05),在干预后两组呈现明显化差异,即观察组各维度分值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相当(P>0.05);干预后观察组胸痛发作时间更短,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分值相当(P>0.05),在干预后两组呈现明显化差异,即观察组SAS、SDS分值更低(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中西医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发作频率,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中西医康复护理模式;冠心病;心绞痛;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1-0104-02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内科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主要因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血流受阻所致[1]。冠心病患者发病时以心绞痛为常见症状,在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病情,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常规西医护理对病情控制有一定效果,但单一应用西医护理并不理想。中医在临床护理方面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辨证施护、三因制宜,依据患者体质开展相应护理,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保障疗效。我院就中西医康复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对时间线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进行回顾分析,将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人群。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②患者在知情情况下加入研究。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②伴有认知、精神、沟通方面的功能障碍;③伴有恶性肿瘤、严重合并症。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完成分组,将应用西医康复方案的40例患者设立为对照组,将联合中医康复的40例患者设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0.21±4.0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08±0.21)年。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2.08±4.00)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11±0.25)年。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显示数据相当(P>0.05),不会对研究公平性造成影响。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西医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突然,患者大多对心脏疾病缺乏认识,容易受病情影响导致心理负担加重,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治疗工作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情绪变化针对制定心理疏导方案,并积极与患者家属交流,建立家庭支持系统,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馨,稳定患者患者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②健康教育: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结合患者理解能力、文化水平告知患者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流程、病情转归等,并强调负面心理对疾病的负面效应以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疾病配合度。③运动疗法:依据患者并以及机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可选择慢跑、太极、散步等有氧运动,结合患者耐受程度合理控制运动强度,3次/d,30 min/次。④饮食指导:肥胖、饮食不良等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护理人员需合理指导患者日常饮食,结合患者饮食喜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严禁辛辣、油腻,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增加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则,稳定血压、血脂,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中医证型上包括寒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两类,其中寒凝血瘀证患者可予以麝香保心丸,实现理气温通的效用。环境方面需保持阳光充足,室温适当调高,因温热饮食为主,严禁食用生冷。气滞血瘀证患者可予以行气导滞,饮食可鼓励使用山楂、木耳等,结合患者病情鼓励其适当运动,改善体质。②穴位按摩:主穴选择神门穴、至阳穴、内关穴等,以拇指指腹对相应穴位进行按压,遵循先揉后按的原则,直至患者感受酸胀。保持按压力度从轻到重,确保患者耐受。③经络推按:以天泉穴、曲泽穴、劳冲穴、内关穴、天池穴、中冲穴等作为主穴,依照患者证型增加相应配穴,血瘀者增加足阳明胃经,肾气虚者增加足少阴肾经,脾气虚者增加足少阴经,心气虚者增加手少阴经。医师在推按前推先将双手搓热,运气于手,沿经络走向单向推按1次,再沿经络自上而下拍打,持续3~5次,侧经络推按手法与其相同。血瘀者经经络自下而上进行拍打。经络推按每次控制时间为15~20 min,每周2次。
1.3观察指标 ①SAQ分值: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予以评价,分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等5个维度,共19条目,各个维度分值为0~100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向关系。②心绞痛发作频率: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心绞痛发作时间以及1 d内心绞痛发作次数。③心理状态:通过记录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数值变化,完成护理方案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评估,量表的评测分值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属于正向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或多组的比较,两组或多组的比较,计数资料用c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或F检验,计数、计量资料分别显示为率(%)与均数±标准差(x±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SAQ分值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SAQ各维度分值相当(P>0.05),在干预后两组呈现明显化差异,即观察组各维度分值更高(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相当(P>0.05);干预后观察组胸痛发作时间更短,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SAS、SDS分值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分值相当(P>0.05),在干预后两组呈现明显化差异,即观察组SAS、SDS分值更低(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在目前,祖国医学发展迅速,中医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也开始受到医学界的关注[3]。冠心病心绞痛在证型上包括气滞血瘀、寒凝血瘀两种证型,因此我院针对不同证型开展辨证治疗,使不同类型的患者得到针对性治疗,保障了护理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而穴位按摩、经络推按则是基于中医经络、腧穴理念,通过按摩、推按的方式,经交通阴阳、舒经理络发挥祛邪、缓解病情、恢复阴平阳秘的效果。穴位按摩依照证型取穴进行按压,可疏通心脉,其中按压内关可改善心率、心肌耗氧量,恢复左心功能,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对微循环调节有积极影响。经络推按中的手法拍打可使经穴ATP复合酶得到激活,经穴能量得到强化后,组织细胞间通道通畅,从而使经络间能量流通速度提升,有效修复神经功能。
我院在常规西医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康复护理,结果得出,干预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相当(P>0.05);干预后观察组胸痛发作时间更短,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中西医康复护理模式的开展,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缓解症状。干预前两组SAS、SDS分值相当(P>0.05),在干预后两组呈现明显化差异,即观察组SAS、SDS分值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SAQ各维度分值相当(P>0.05),在干预后两组呈现明显化差异,即观察组各维度分值更高(P<0.05)。表明中西医康复护理模式在稳定患者心态情绪的基础上,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康复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病情症状以及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王岩. 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12): 297.
[2] 吴霞, 文博.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可行性分析[J]. 健康前沿, 2018, 27(9): 101.
[3] 李久梅. 中西醫结合辨证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 2019, 34(21): 3347-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