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丛,蔡玉萍,王迎春,朱文波,董凤兰,王迪,周艺艺,亓雪燕,程佳彤
(解放军第960医院,山东 淄博)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较大的改善,再加之物流交通的快速发展,人们每日餐桌中的食物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从而推动饮食结构发生巨大转变。但从另一方面而言,由于很多人在饮食上无节制,导致各种代谢性疾病发生,且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即是其中疾病之一[1]。该疾病在临床属于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血糖代谢异常,若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况,则极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且目前尚无法治愈,仅以血糖水平控制,来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2]。本文观察分析给予糖尿病患者施以临床饮食指导与健康教育干预,对其临床病症护理效果的影响及应用意义。
抽取的临床资料92例为本院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诊的糖尿病患者,以每组46例将其均分为参照护理组与观察护理组。所选患者均已确诊,且均符合国家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精神疾病者及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均已排除。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见下表1示,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存在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
参照护理组患者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方案,观察护理组患者则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指导与健康教育干预方案。主要护理措施[3-6]:一是给予患者饮食指导:针对患者具体病情,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给予患者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向其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常见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指导其合理且均衡饮食;嘱咐患者科学饮食,即多食用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少食多餐,同时为预防低血糖的出现,可以随身携带糖块。二是给予患者运动治疗:嘱咐患者要进行适度运动,每周至少需进行3-5次有氧运动;指导患者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应运动方式。三是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嘱咐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且不可擅自更改服用时间与剂量;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患者服用药物后的反应,一旦了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采取应对措施。四是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通过耐心倾听与询问了解患者焦虑原因,以安抚与疏解等方法,给予患者以理解和关爱,使其情绪稳定;通过引导患者将心中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并借此告知其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向其介绍成功病例,以增强其治疗信心,提高其临床治疗配合度;针对个别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问题,需明确告知患者尽管糖尿病无法根治,但通过药物控制、适当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可使其血糖水平得以有效控制,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主要指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
本次分析中,所涉及观察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经t和χ2检验组间各指标对比结果,若P>0.05时,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若P<0.05时,则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8]。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见下表2所示,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对比经t检验P>0.05,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参照护理组改善情况明显差于探讨护理组,且经t检验,组间各指标对比结果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表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以上分析可知,糖尿病患者而言,目前虽无法根治,但日常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针对影响血糖指标升高的因素入手进行干预,以确保患者血糖指标得以有效控制[9]。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较于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方案,患者在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指导与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后,其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护理干预前,得到明显改善。分析结果提示,即[10,11]:一是良好的饮食指导干预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患者患病后,其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的根本保证。二是健康教育干预利于患者充分知晓糖尿病相关知识,从而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更好的遵医嘱服用药物,科学合理进食。三是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再配以心理护理干预、用药指导及运动指导等护理措施,更利于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消除其心理负面情绪,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患者血糖控制。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患者施以临床饮食指导与健康教育干预,获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较于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疗效确切,更利于患者临床血糖指标得以改善,其血糖得以有效控制,临床可以积极推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