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显微镜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分析

2021-09-20 07:12
安徽医专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底节血肿脑出血

王 辉

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神经外科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而且也属于自发性脑出血性疾病之一,中老年人为该疾病的高发人群,出血部位一般为壳核、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变化快,临床病死率为40%~60%,而且患者预后不理想。手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最常用的治疗方案,通过治疗能让神经功能残疾程度明显减轻,让复发明显减少。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微侵袭手术,近年来开始逐渐应用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其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理想,受到了广大患者和临床医师的肯定。我院选择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①纳入标准:满足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经脑部CT检查证实;出血量≥30 mL;自发性脑出血。②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伴重要脏器疾病或其他肿瘤;因血管畸形或脑动脉瘤出血。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3例)与实验组(33例)。对照组中,18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2.77±6.63)岁。实验组中,20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3.08±6.41)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术前协助患者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于发病后24 h内开展手术,术前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神经补给、降低颅内压等治疗。

1.2.1 对照组 选择传统额颞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选择经口插管全身麻醉,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头部应向健侧偏,在患者头皮发迹内额颞做一马蹄形切口,将皮瓣翻向颞颅底侧,钻孔操作,铣刀骨窗成形,大约为6 cm×8 cm,当骨窗边缘间断悬吊硬膜后,将硬膜“H”型切开,并翻向颞颅底侧,通过皮质造瘘处理,进入到血肿腔内,对血肿进行逐步和分块清除,对硬膜进行扩大减张修补,根据情况进行骨瓣复位或者去骨瓣,对头皮、颞肌各层进行依次缝合,给予头皮下引流管留置。

1.2.2 实验组 选择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结合CT影像于额颞部做弧形切口或直切口,让颅骨充分暴露,并进行钻孔处理,骨窗大小为3 cm×3 cm。根据术前CT,避开功能区,选择血肿距离皮层较近处,先对脑表面小血管进行电凝处理,于颞上回或额下回皮层用脑穿针刺入,刺入深度一般为3.5 cm,明确血肿腔位置后,将脑穿针撤出,沿着穿刺道方向皮层造瘘后在显微镜下逐渐深入到达血肿腔,将颅内血肿有效吸出并确切止血。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术前、术后30天,选择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评分(SSS)量表对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根据神经功能改善程度进行评分,具体分为5分(改善程度为90%~100%)、4分(改善程度为46%~89%),3分(改善程度为18%~45%),2分(改善或恶化程<17%),1分(恶化程度>18%或死亡);临床疗效的判断标准为:疗效评分>4分则判断为显效;疗效评分>2分,≤4分则判断为有效;疗效评分>1分,≤2分则判断为无效;疗效评分为1分则判断为死亡;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则为总有效例数。②观察记录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24 h的CSS评分及血肿量。③术后6个月,选择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具体分为: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判断为Ⅰ级;能独立生活,恢复部分生活能力则判断为Ⅱ级;扶杖行走,家庭生活需要他人协助则为Ⅲ级;意识清醒,卧床则为Ⅳ级;植物生存为Ⅴ级。④观察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如脑积水、再次出血、肺部感染。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24 h的CSS评分及血肿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其手术失血量、术后24 h的CSS评分及血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24 h的CSS评分及血肿量比较(±s)

2.2 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术后ADL评分分级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ALD评分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ADL评分分级情况比较 例(%)

2.4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现阶段已成为了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及病死率。现阶段临床中在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如果患者出血量<30 mL则主要选择保守治疗,而当出血量≥30 mL时则需要选择手术治疗。

现阶段临床中还缺乏统一和标准的开颅术式和手术指征,我国临床中主要选择传统开颅术治疗,该术式虽然能直视术野,防止对周围正常脑组织造成损伤,对血肿进行彻底清除,但是却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而且手术操作时间长,术中操作会对脑组织造成较大的干预,可能引起术后脑出血,而脑组织牵拉则可能导致术后脑水肿加重,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而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关键就是对血肿进行及时清除,对颅内压进行缓解,对脑水肿进行预防。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所开骨窗大小仅为3.0 cm×3.0 cm,并在显微镜直视下,对血肿进行有效清除,尽量减少对周围脑组织造成明显干预,并能确切止血,能让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P

<0.05),手术失血量、术后24 h的CSS评分及血肿量均明显降低(

P

<0.05),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让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让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同时术后血肿清除效果也更加理想,能对脑部神经功能损伤进行有效控制。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5%(

P

<0.05),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让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另外,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AL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术后再次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P

<0.05)。

总之,选择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手术操作时间短,能彻底清除血肿,止血更加确切,更大程度上保护神经系统功能,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基底节血肿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
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经外侧裂入路与经颞中回入路手术治疗进展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