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蕾 沈湘君
【摘要】目的 探讨有效降低采集血液复检不合格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910例血液复检不合格标本做对比,回顾性分析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对复检不合格率的影响。结果 复检不合格率从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2018年的0.568%下降至2019年的0.402%。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使血液复检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减少了血液报废,节约了血液资源。
【关键词】无偿献血;品管圈;初筛;复检
2020年,随着COVID-19在全球的大流行,无偿献血人数骤减少,临床用血紧张更为明显。世卫组织发布2020年世界献血日活动主题:“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如何在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下,把血液报废率降到最低,为临床用血提供保障值得进一步探讨。我站从2019年1月开始实施“降低血液复检不合格率”的品管圈(QCC)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时,血液复检不合格标本(ALT>50IU、HBSAg阳性、梅毒阳性)534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复检不合格标本(ALT>50IU、HBSAg阳性、梅毒阳性)376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复检不合格率(ALT>50IU、HBSAg、梅毒)。
1.2方法
1.2 .1 成立品管圈组与确定主题
成立品管圈小組,由科主任及初筛组4名工作人员组成,由初筛组长任品管圈圈长,主持品管圈活动,圈名为同心圈。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工作中关注、有疑惑、需迫切解决的等各个方面问题,按照“可行性”、“急迫性”、“圈能力”、“上级政策”、“重视程度”五个方面进行投票,以得票最高分“降低血液复检不合格率(ALT、HBSAg、梅毒)”为本期QCC活动主题。
1.2. 2调查现状
抽取2018年1-12月复检不合格(ALT、HBSAg、梅毒)标本534例,不合格率占当年采集总人数的0.568%,依据柏拉图分布结果和统计分析,依据80/20法则,将“降低血液复检不合格率(ALT、HBSAg、梅毒)64%”作为本期改善重点。根据现状调查明确改善重点后,通过品管圈的目标值设定公式,确定目标值。圈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2 .3设定目标
目标值 = 现况值 - (现况值 × 改善重点 × 圈员能力) = 0.568% - (0. 568×64% × 30% ) =0.459% 。
1.3 QCC活动
1.3 .1原因分析
同心圈圈员实施头脑风暴法,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绘制了特性要因图,经过讨论后,现场验证确定了几个要因:(1)初筛工作人员标本加样手法规范性低,工作责任心不强,诊断漏诊;(2)干式生化仪维护保养不当,影响ALT数值;(3)加样量不足,金标试剂灵敏度不高,试剂反应时间不够;(4)试剂存放不当,试剂变质;(5)环境温度低。
1.3. 2制定对策及组织实施
1.3.2.1 加强业务培训
单岗位工作单岗位工作2年以上(采血),熟练掌握本岗位工作,按轮转规则至其他岗位(初筛)。初筛岗位不少于2周培训期,由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合格培训者资质的人员带教,由考核小组考核,考核内容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合格后方可上岗。科室制订规范化初筛操作流程,定期进行考核。初筛岗工作人员的绩效在与工作量挂钩的同时与初筛报废率及血型差错率有关,在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其工作的责任心。
1.3.2.2 定期维护保养设备
⑴科室内指定仪器设备管理员,制定仪器设备档案,定期盘点,发现异常及时报修报废。⑵干式生化分析仪每次开机后使用质控条进行校准,每周进行转氨酶光源检查,每周一次清洁维护保养。⑶每月一次,转氨酶质控品同源比对。⑷不定期对移液器孔,转氨酶光源检查。⑸根据维护保养协议,由厂方派专人对干式生化仪保养维护。
1.3.2.3规范金标法操作
金标法与ELISA法的灵敏度有差别,金标法的灵敏度稍低于ELISA法。金标法的灵敏度可达1 ng/mL,而ELISA试剂的灵敏度可达0.5 ng/mL,可能是造成 ELISA 法检测弱阳性的标本金标检测阴性的主要原因。在试剂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假阴性及漏诊,按说明书要求的时间读取结果,在进行团体采血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加派工作人员,避免献血员催促导致缩短判读时间。按要求留取规定末梢血量,避免过多或过少血量影响标准判断。
1.3.2.4加强试剂使用管理
实行试剂统一贮存、发放、领用,严禁使用不符合标准试剂,工作中做到随用随取,避免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有形结果
2018年1-12月全血采集共93992人次,因复检不合格(ALT>50IU、HBSAg阳性、梅毒阳性)报废血液534袋,血液报废率为0.568%。2019年实行品管圈活动后,1-12月全血采集93487人次,同复检不合格报废血液为376袋,报废率0.402%
目标达标率 = (改善后 - 改善前) ÷ ( 目标值 - 改善前) × 100% = (0.402% - 0.568% ) ÷ (0.459% - 0.568% ) × 100% = 152% 。 进步率 = [(改善前 数据 - 改善后数据) ÷ 改善前数据] × 100% = [(0.568%- 0.402% ) ÷ 0.568% ] × 100% = 29.23%
在试剂本身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通过开展QCC活动,使复检不合格率(ALT、HBSAg、梅毒)明显下降,减少了血液报废,节约了血液资源。
2.2无形结果
通过这次QCC实践活动,圈员们在解决问题、责任心、有效沟通、团队凝聚力方面均有明显提高。(见下图)
3讨论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发组成的1个小团体,通过分工合作,解决工作场所的障碍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的。最早是在工商管理中成长起来并逐渐形成的,近年来在医疗行业内被广泛应用,其目的在于利用商业的品质管理手段来改变医疗系统的管理模式,让基层医护人員自己发现解决问题,激发广大医护人员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最终达到提高医疗行业的服务质量及医疗水平的目的。
高质量的献血初筛检验工作,可减少血液复检不合格(ALT>50IU、HBSAg阳性、梅毒阳性)标本的数量,降低因检验因素导致的血液报废,避免相应医疗资源的浪费。在本次QCC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圈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次头脑风暴,确定了在献血前初筛工作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发现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初筛工作中按照指定的措施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集血液复检不合格率从改善前的0.568%下降至改善后的0.402%。目标达标率152%,进步率29.23%,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
QCC活动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手段,充分调动了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从被动管理转化为主动管理,可试行推广到血站工作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去,推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全面发展,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保障临床供血。
参考文献
[1] 潘爱芬.头脑风暴法对护理质量控制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14,36(2):267-268.
[2] 高小焕.品管圈在降低标本信息错误缺陷率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2018,18(8):1112-1115.
[3] 张翠, 马晓云. 金标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漏检原因分析[J].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1,22(3): 107-107.
[4] 黄乙清,邢益森.金标快速检测HBSAg漏检原因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24):4115-4116.
[5]郑田,焦慧勤,张风琴,等.品管圈活动提升口腔外科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1):2920-2925.
[6]邹正渝,许洲松,史苏,等.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率[J].临床医学与检验,2017,14(17):2613-2615.
作者信息
第一作者:江苏省苏州市中心血站 沈蕾
通讯作者:江苏省苏州市中心血站 沈湘君